一云:二十年已后,经是亲闻,已前是传闻。《*轮经》云:(出《杂阿含》十五失名附东晋录)阿难结集时,自说偈云「佛初说法时,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佛游波罗捺,为五比丘众,转四谛*轮。」故知已前非亲闻也。(《佛本行经》及《阿含》、《智论》等此意也)
二云:皆是亲闻故,《萨婆多论》云:「阿难为佛侍者时,请愿云:佛二十年中所说之经,悉为我说。」《毗尼母论》亦同此说,故知总是亲闻。(《报恩经》、《六贤愚经》等意同)
若依大乘,一切皆亲闻。亦有二义:
一佛重为说,如《胜鬘经》等,佛还本处,重为阿难说。又如《大悲经》中,佛总重说,故是亲闻。
二阿难常闻故,《涅槃经》云:「阿难多闻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与无常义。」又云:「阿难得觉位三昧,佛所说经,远近常闻。」(《金刚华经》及《舍利弗经》、《十二游经》等同意)又《仁王青龙疏》上之一(廿六)以四义释:一本愿力故,二佛加持力故,三依三昧力故,四闻法力故云云。
三、言「一时」者,时成就也。时有二种:一迦罗时,二三摩耶。迦罗是实时,如年、月、日、时等;三摩耶是假时,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别时体。《大论》一(廿八)曰: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云云。
「一时」者,为化之辰,因之为时。「一」者拣异余时,说经之时无量故,拣余言「一时」。如《涅槃》说「我于一时在王舍城,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我于一时在恒河岸」等。(《影疏》)此「一」言简别之辞也。
又可,「一」有共之义、究竟之义。《小经贝本》……《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言一时」(文),此共一义也。……肇法师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文),《探玄》云:「初『一时』者,依《佛地论》,或一刹那,或多相续,但取说听究竟,是故总名假立一时。」(文)例如事究竟为「一念」,今愿王启悲运机缘顺熟,法王乘时欲开本怀,时究竟故言「一时」,是故三摩耶之上加……句,译场诸师含梵义译出耳。《祥疏》有二释,后义甚非也。
四、「佛」者主成就也,《瑜伽伦记》第十上云:「若依梵本,一切经首皆言『薄伽梵』,不著『佛』言,末后亦无『世尊』号也。」(文)由此思之,梵本不举十号等,皆言「婆伽梵」,译家使方俗易知,省略或云「佛」,或云「世尊」,佛陀、世尊梵名本不同,德名别耳。是以《大品经》等云「婆伽梵」,《华严》、今经等并称「佛」。
《智论》二(十六):云何名「婆伽婆」?「婆伽」秦言德,「婆」云有,是名「有德」;(是一,《探玄》曰总)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是二,智德)复次「婆伽」名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得名声如佛者故;(是三,福德)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破淫怒痴,故为「婆伽婆」。(是四,断德)乃至问曰:婆伽婆止有此一名,更有余名?答:佛功德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复有名「多陀阿伽陀」等乃至广说。此乃智断福德具足德名,故名「有德」,举此以摄诸德,故举此德名。
又《佛地论》有六义,颂云「自在炽盛及端严,名称吉祥与尊贵。」具斯六种,总号为「薄伽婆」。
此一名总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立此名,此彰能说教主德名也,婆伽梵有八啭,如《梵章》。
慈恩《小经疏》云:「准诸经梵本,皆称本师名『婆伽梵』,佛教安置,以此一言含众德故,翻译之主意存省略,随方生善,故称『佛』名。」(文)可准知。梵言「婆伽梵」,译主会意,或为「世尊」,或为「佛」,佛是能证得之体,体所具德名「婆伽婆」故。
《智论》二(廿六)云:「复次佛有二事:一大功德神通力,二第一净心诸结使灭。诸天结使不灭故,心不清净故,有福德而神通少;二乘虽结灭心净,福德薄故势力少。佛二法满足,故胜一切人,婆伽婆名『有德』。」(文)
《仁王青龙疏》引天亲《真实论》,(真谛译)以十义明唯置佛号,可往捡。
所谓「佛」者,具曰「佛陀」,存略为「佛」,此翻云「觉者」。谓菩提是所觉之称,女声啭,佛陀是能觉智,男声啭,故云「觉者」。
《大论》二(廿五)云:「复名『佛陀』,秦言『智者』,知何等法,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等。」
「觉」谓觉察、觉悟义,《佛地论》云「如莲华开,如睡寤」等,此初觉所知,后觉烦恼,或二觉谓自他满,即有觉者名觉者。(《探玄记》二之八)
五者「住王舍城」等者,处成就也。《观》、《小》二经云「在」,今《经》曰「住」。《观经台疏》云:暂时曰「在」,久停名「住」。此一往耳,在住无异。《序分义》初牒云「从一时佛在下」,后牒云「从在王舍城下明游化之处」,初属能住,后属所住,能所并取耳。
今按:于处中「在」皆第七啭声分境依,但是依转声译出「住」、「在」中之字,非梵本别有「住」、「在」梵语,但于城山中,佛与大众游于此说法之义也。然有引《大日经疏》三「僧坊梵音毗诃罗,译为住处」者,未可也。故能所并通,今所言「住」者,游化居止之义。《玄赞》一(四十四)云:「游化居止名之为『住』,『住』者,居止、游化、安处之义也,居止在山,游化在城中,佛依此中游化安处。古人因此解圣、天、梵、佛等『住』,住名虽同,义意全别,语深义幽之处曾不属心,名同理别之文虚张援据,此为未可也。」(文)宗家分境界、依止二住者,(良贲《疏》引,真谛全同)其义相似矣。
《大论》第三(初)云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王舍城;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住」;复次三种住:天住(六欲)、梵住(梵天乃至无想)、圣住(佛、辟支、罗汉),是三住中,住圣住法,怜愍众生,故「住」王舍城;复次布施、持戒、善心名天住,慈、悲、喜、舍名梵住,三三昧名圣住,佛于圣住法中住;复次四种住:天住、梵住、圣住三住如前说,佛住者,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惠,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