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众华严饰
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唐本》下(初左)云:「居两岸边,多栴檀树,修条密叶,交覆于河,结实开华芳辉可玩(岸树交影),乃至(此间说人天游乐及河底庄饰)天曼陀罗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弥覆其上。(水上宝华)」《汉》、《吴》两译如《会疏》引。
《宋译》云:「又水两岸复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花卉恒芳,光明照耀。」(文)
「有栴檀树」者岸上宝树,《唐》云「居两岸边」是也。「优钵」等水上所生,故云「弥覆水上」。栴檀树,具云「牛头栴檀」,或此方无,故不翻,世间第一香木也,岸上吉祥果树何止此已哉!今就世所知,且以举之。
「天优钵」等,天者清净义,或可褒妙好华为「天华」也。(《大论》)「天」言冠下四华,其四华者,《法华玄赞》云:「新译经说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云优钵罗华、拘某陀华、钵特摩华、芬陀利华,如次配之。」(西引)四色莲华,《小经》四色是也,此乃表涅槃四德,诸文如《音义》等所引。
「杂色光茂」者,如《小经》说:「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文)又下经云:「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文)
「弥覆水上」者,《苑音》一(九右)曰:「覆,芳富切。《汉书》、《音义》曰:弥,满也,言遍满覆荫也。」(文)
四水德无碍有三:一资用自在,二水性澄洁,三流注安祥。初资用自然者: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此初,明水从人好,后「开神」等明其得益也。
《唐译》云:「群生游乐随意往来,(池岸)或有涉河濯流嬉戏,感诸天水善顺物宜,深浅寒温曲从人好。」(文)
《汉译》二(四左)云:「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浴时,各自入其七宝池中浴,诸菩萨阿罗汉意欲令水没足,水则没足,意欲令水至膝,水则至膝,意欲令水至腰,水则至腰,意欲令水至腋,水则至腋,意欲令水至颈,水则至颈,意欲令水自灌身上,水则至身上,意欲令水转复还如故水,则转还复如故,恣若随意,所欲好憙。」(文)
次明浴后快乐,《吴译》上(二十四)亦同之。《宋译》中(九左)云:「若彼众生,过此水时,要至足者,要至膝者,乃至要至项者,或要冷者、温者、急流者、慢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令受快乐。」(文)此水随菩萨等所好意,来至还复而浴沐自在,佛力所致,实无漏依果不思议也。
「自然灌身」者,不假以手灌之,德水所成,故云「自然」。
「调和冷暖,自然随意」者,明冷暖自在。寒热得中云「调和」,「随意」,得中也。又欲冷则冷,欲暖则暖,只随意故云「自然随意」。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者,后明适悦身心,荡,大浪切,流荡、涤荡,《释名》:荡,排汤,去秽垢也。《礼》:昏义荡天下之阴事。
憬兴云:「心垢者即烦恼之名,唯慧所除,而水除者,触水为缘,发慧荡除故。」(文)若然者,水但为缘,应非水除垢,何为水德自在乎?未详也。然望西、贯思、梵响依用憬兴者非也。《会疏》、《略笺》、《义记》并以为水之当体为佛事,可详矣。
《略笺》云:「因其水触而开悟心神,适悦身体,是以心垢除去故,虽光水异而消除三垢是也云云。」《义记》引兴已云:「然今家意,《注论》之义,水之当体为佛事义,贤护大士开悟浴室,香严童子观香圆通,况愿智力,焉可思议!」(文)
今谓:此文显从假入真之相,谓自力狭劣者灌浴此水,则忽开狭劣心悦其体,故云「开神悦体」,世间水但除身垢,不能除心垢,彼土德水能除心垢,故云「荡除心垢」。心垢者,化土变易垢,与《观经》「度苦众生文」同,到彼浴池,荡除无明心垢,方转入真土,於于此示从化入真之相,可知矣。
二水性澄洁
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
「清明」者,其水清净明了也。
「澄洁」者,澄,《麟音》七(六左)云:「《切韵》:水清也。《考声》云:澄,定也。《说文》:凝也,亦作澂字。」《琳音》二十九(十右)曰:「韵英曰:澄,湛也。」(文)洁,无浊也,澄净无一尘浊,故若无水形,故云「净若无形」。
「宝沙映彻」等者,池底宝沙、八德池水相映彻至底,无深而所不照,故云「无深不照」,犹如视金水。
三流注安详
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澜谓波澜也,微澜犹如小波。回流者,回,《琳音》二十(十左):「又作洄,胡瓖反,《苍颉篇》:洄,水转也。」(文)其波潺湲,洄池而流也。
「转相灌注」者,水波往复,互相击扬,展转生波也。
「安详」等者,示池水流注之貌也,谓安详而静流,徐徐而缓逝。
「不迟不疾」者,不缓不急,得其中也。
《觉经》一(二十)云:「池中水流行,转相灌注,池中水流亦不迟不驶,皆复自作五音声。」(文)《吴本》上(十九左)同之。
后明水音说法中有三:初总标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
《唐译》云:「复次,阿难!彼国人众,或时游览同萃河滨,有不愿闻激流之响,虽获天耳,终竟不闻,或有愿闻,即时领悟百千万种喜爱之声。」(文)
《宋译》云:「又于水中出种种声。」(文)
净影云:「下明出声,于中有四:初『演无量自然妙声』正明出声,二『随以所应』下善应物种种异闻,于中初总,次别后结。」(文)(望西、《略笺》依之)「演无量」者有异本欤?又取波扬之意而牒乎?
然《会疏》云:「其波澜相长短高下种种不同,故云『波扬无量』。愿力所致,非七处触突发声之类,故云『自然』。」(文)此解「波扬」而为波澜激扬。「无量」者,谓波扬之相种种也,此亦一义,而今不取之。宗家依此文,云「波扬实相音」(文),依此意,「扬」字被自然妙声而取义。净影亦同此义,故以「演」字换「扬」。今据此义,无量妙声者,下所列诸声是也。
「随其所应」等者,随其所欲,皆能闻也。
二列诸声
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及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
《唐译》云:「所谓佛法僧声、止息之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所畏声、神通声、无作声、无生无灭声、寂静声、边寂静声、极寂静声、大慈大悲声、无生法忍声、灌顶受位声。」(文)此中无生无灭即大涅槃声,与今经不起灭声同,「寂静」等三句重累彰大涅槃声也。
《宋译》云:「佛声、法声、僧声、止息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力声、无畏声、通达声、无行声、无生声、无灭声、寂灭声、大慈声、大悲声、喜舍灌顶声、出如是种种微妙音声。」(文)
《会疏》云:「初三句标三宝,『或寂』以下别列,谓初四句(寂、空、慈、波罗蜜)是法声,『或十力』等二句是佛声,『诸通慧』以下是僧声。」(文)但是三宝总别而已,说皆说念佛念法念僧,故亦是一义。
师说曰:「此解局矣。今释:初三宝声,次真谛声,(寂静无我)以『大慈悲、波罗蜜』是菩萨声,『十力』等是佛地声,『诸通慧』等三乘声,次『无生忍』已下十地声也。」(文)
有说:「配属三宝如《会疏》亦得矣,但寂静乃三昧也,无所作乃二乘果所作已办声也,不起灭乃菩萨所证不生不灭涅槃声也,无生忍乃初地无生忍,从第二地至第九地略之,故云『乃至』,甘露乃第十地而已。」(《渧记》)
各据一义,取舍随情。
「或寂静声」者,《会疏》云「法性寂灭义」,《略笺》云「寂静谓无为」,《梵响》云「奢摩他寂静三昧声也。」(文)今谓:寂静者,《唐》、《宋》两译「止息之声」同之,止息者,禅定静虑之义,即第一义禅也,如《弘决》四之一(五十三)引《宝箧经》。若为寂静无为者,与后不起灭涅槃寂灭声何有差别,故知为寂灭无为者未稳也。
「空无我声」者,《唐译》云「无性声」,人法无自性,空无我之义故。(此二真谛)
「大慈悲声」者,《唐译》次寂静声明大慈大悲,此乃约果上。《宋译》云「大慈声、大悲声、喜舍声」,此乃约菩萨四摄,今此中亦似约菩萨慈悲。《略笺》云:「天台曰: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又云: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分段苦、变易苦,故云『悲能拔苦』。」(文)此约佛果。
「波罗蜜声」者,即是六度也,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乘此六法,从二种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此二是菩萨声,乃是自利利他也。
「十力无为不共法声」者,唯佛果所得也。《梵响》云:「于是处非处等如实知力也,其数有十,故云十力。(一知是处不是处力,二知诸业力,三知诸定力,四知诸根力,五知诸欲力,六知诸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处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也。如《大论》二十四等。)智力内充,于大众中无所恐畏,四无所畏、(一正知一切法,二尽漏及习,三说障道法,四说尽苦道。如《论二十五等。)十力无畏广略异耳,十力内充,无畏外现,不二乘菩萨共有,故云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论》二十六等。)
「诸通慧声」者,《会疏》:「已下具举三乘德,通谓神通,慧谓智慧,通有六通,慧有三智,三乘所得各自不同,故云『诸』。」(文)《略笺》同之。《梵响》云:「诸通慧声,通名慧性,天然慧性通达无碍,故云『通慧』。此与无所作、不起灭通声闻菩萨声也。」(文)
「无所作」等,《会疏》:「无所作等菩萨十地也,初地无所作,二地不起灭法,越隔中间七地,故云『乃至』。甘露灌顶即十地也等。」(文)阙无生忍声,释可谓疏矣。
《略笺》:「无所作、不起灭、无生之三并为第八地,无所作八地已上无功用之行,不起灭者,八地所证之涅槃理也,无生忍乃能证之智也,『乃至』者,越隔第九地,甘露灌顶第十地。」
有《记》意无所作乃二乘果,所作已办故,不起灭乃菩萨所证,不生不灭涅槃声也,无生忍即初地,从二地至第九地略,故云「乃至」也。
今谓:无生无作声者连于前通慧而显其德。《维摩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文)不起灭声即《唐译》云「无生无灭声」,即大涅槃声,何以知然者?如《净名疏》一(四十九)云:「若论无生者,寂灭之异名也。《大经》云:『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故文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义,寂灭即是无生,何所疑也!」(文)然则菩萨所证之理也。「无生忍声」者,菩萨初地无漏真智,忍可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冥合,名「无生忍」,故从第二地至第九地云「乃至」,第十地名菩萨灌顶位,十方诸佛以智水灌菩萨顶,是名受职灌顶位也,如《理趣疏》上(二十三)明,(《音义》)《略笺》引《华严》〈十地品〉,可见。
三闻益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
《唐译》云:「得闻如是种种声已,获得广大爱乐欢悦,而与观察相应、(总句)厌离相应(苦)、灭坏相应(无常)、寂灭相应、寂静相应、边寂静相应、极寂静相应、义味相应、(六句念法)佛法僧相应、力无畏相应、(二句念佛)神通相应、止息相应、菩提相应、声闻相应、涅槃相应。(五句念僧)」
初三句结前生后,「称其所声」等者,水音说法各称宜,获得广大爱乐欢喜也。「随顺」下明其得益。
随应者,《唐译》云「与观察相应」,故知随顺是相应义,心境相应,故曰「随顺」。观察相应者,境智相应也。
净影云:「『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顺涅槃也,『随顺三宝』等,顺菩提也,此前顺果,『随顺通慧』等,随顺其因。」(文)憬兴依之。
今按:《小经》鸟音说七科道品,彼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义准此中,初「清净」等句彰法声益,次「三宝」等句彰前佛地声,以佛为宗故,后「通慧」等句彰前僧声益。
问:若然者,应是佛法僧次第,何故先念法耶?
答:《贤首三宝章》云:「若约起化次第,先佛次法后僧,若约入证之次第,先法次佛后僧,谓法是诸佛所师故,能生佛故,先明也。」(文)据此等说,义不必一准,今就水音说法,且分其相,故念法居先,可知。
《梵响》云:「『随顺清净』等,清净离欲应上寂静空无我声,寂灭实相理体应上无所作、不起灭等声。『随顺三宝』等,佛具三宝,于佛法中说总三宝。『力无畏』等应上十力等,『随顺通慧』应上诸通慧声等。」(文)
《渧记》:「清净者谓清净句,即无为法身法性清净义也。离欲者离善法欲也。」引《涅槃》、《华严》、《安乐集》云:「此乃菩萨如量智前有可求菩提,有可化众生,是以不可舍善法欲也,如理智前一切众生旧来成佛无可配菩萨,无可化众生,谓之大寂灭,此时离善法欲。然今此文说寂灭真实之义,故云『离欲』,此乃随顺如理智所照之境故也。『真实之义』者,谓真如实相之义,即第一义也,证入此第一义,及解此第一义,并云『随顺』而已云云。」
「随顺通慧」等者,三乘之行也,一乘世界何说三乘所行耶?解云:《行卷》引《涅槃经》云:「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云云。」若约真土,一切人天悉一乘,言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其于一乘中分三乘者,是化土相也。今此池水说法,从假入真之处,岂不说三乘行耶!
上来明宝池竟。第三广列诸庄严之科尽于此焉。
第四结显国名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唐》(下二)《宋》(中一)两文如《会疏》引。净影属之宝池出声中第四科,憬兴亦属宝池科,望西、《略笺》、《梵响》并依用影科,《会疏》亦宝池庄严六科中此文为第六因解处名,皆非也。独《贯思义》不属宝池科,为器世间总结,可谓详矣。《渧记》从之。
今谓:安乐之国名何局宝池耶?总结上「其佛国土七宝为地」已下,《唐》、《宋》两译亦不局宝池,可见。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者,结上「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等。三恶趣名「难」,是八难之名,苦谓苦受,不苦不乐,受名皆无有故,名尚无,况有实乎,名体俱无,故云「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此乃无三恶趣愿、不闻恶名愿之报也。
「但有自然快乐之音」者,结上宝树、宝池等音声说法。
「是故其国名曰安乐」者,承上「名曰安乐文」,总结宝地已来国土庄严。经曰:「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文)须呵摩提,又须摩提,又须摩题,此云「妙乐」,亦曰「安乐」。下文云:「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文)「安乐」之名出于此,若通化土言之,则义寂云:「身无危崄(三途苦难)曰『安』,心无忧恼曰『乐』。(但受诸乐)」
上来土德有五中明前四段竟,已下第五约人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