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五(经文卷三之二) (经文卷三之二)2
    申三蹑失名义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蹑无分别遂失识名。以识正惟分别是其义也。

    午三破空生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按前双征。不合有此科。且诸界皆无。属之味生。又颇无意味。疑若衍文。殊未敢定。然佛语自在。依孤山意。另开一科无伤。

    午四破共生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元无自性者。言合而为一。无两开各自之性也。云何界生者。言根尘既已合一。尚无自性。岂有中间空隙以容识界之生乎。孤山曰。初因舌。破自生。二因味。破他生。三空不生。破无因生。四和合。破共生。此意亦好。别界不全。又当知彼是般若密意。但破四生妄计。以显诸法无生而已。此更直指一性。以显诸计皆妄。方为真了义也。

    巳四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舌界者。舌识界也。此与下二科皆系根以为别名。余并准上。舌味识三界已竟。

    辰五身触识界。分四。巳一标举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巳二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巳三分合难破。又分为三。午一破因身生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温陵曰。觉观。即身识。而以合离二境为缘。若无缘则无识矣。

    午二破因触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蹑无身而决其必不知合离矣。

    午三破共相生。三。未一标定合显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物不触知者。徒物不能自触而知也。身知有触者。必因合身方知有触也。先以标定触知必因身合而显。所以张下正破之本矣。

    未二正破共生。又分为三。申一所生无兼相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