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别求有学总持
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别为有学而更请者。正求初心方便。要使具足五住无明者亦得入门也。向下圆通先得人空。道场方许一果。盖可见矣。畴昔攀缘。即无始来我法二执分别。承前开示。已悟知见。而不能入者。二执障之也。故须摄伏之。陀罗尼。解见二卷。一念总持三藏圆入之法也。后文一念反闻。不劳诸观。乃至寂灭现前。知见即入矣。
辛四拜恳候教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庚二如来教示一门深入。分四。辛一分门以定二义。又二。壬一欲开修路。又二。癸一标所为之机。又分二。子一令在会者安心。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
佛慈虽云普为。而二乘犹为当机。故特举之。意兼有学。非独无学也。回小向大。即二乘发菩提心。未自在者。即不得其门而入者也。
子二令当来者发心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
此众生不独凡外。亦兼小乘。与上科互影略也。
癸二明所说之法
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无上乘。即一佛乘。然理实一乘同教犹为有上。而一乘别教方为无上。妙修行路。即下耳根圆通。欲开修路已竟。
壬二建立义门。分三。癸一标示。又为二。子一本其发心勤求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
小乘原于五百由旬。中路疲倦。而恋止化城。今如已灭化城。决定进趋宝所。故不复疲倦。妙三摩提即趋宝所之路也。
子二教其究心义门
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即从本觉而发始觉也。初心。即最初起修之正念也。决定者。即定见定依无犹豫也。
癸二征起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癸三分判。又分为二。子一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以因同果四字。便是第一决定之宗。澄浊等。便是此宗之趣也。盖言所以必欲因果相同者。以因果不同。则不能澄浊取涅槃也。经文显然可见。然此一义。文短而义长。义长者。盖直至如来断果。究竟极证也。又此虽因果双举。而意在略明果证之远。非比小教化城之果仅齐圆之七信。亦非比始教曝腮之果。仅止圆之二行也。由彼皆以生灭识心为本修因。而因果不同。故不能远趋佛之常果。是故先须说此第一决定也。此旨妙甚。分三。丑一正令审观。又分二。寅一令克体审观。克体直就因果而加研穷也。又三。卯一标本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