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
此明定学的四种:(1)大乘光明定,谓从定中发出无分别的慧光,照了一切大乘的理、教、行、果,名光明定。三地名发光定,所以有人将此定配前三地。(2)集福王定,王是自在的意义,菩萨在禅定中修集无量福德而得自(P875)在,如世间的国王,具大自在,有大势力,能集多财,无有与此相等的。(3)贤守定,贤是仁慈,守是护,得此定的,能守护世出世间的贤善之法而不散失。(4)健行定,就是首楞伽三摩地,十地菩萨与佛是雄猛无畏大精进的健者,健者所修的定最为刚健,所以名为健行定。此四的所缘,谓一切大乘教法,不论世俗行相或胜义实性,行相果相等,皆为菩萨定心的所缘境。此四的对治,谓菩萨在定中,发出无分别智,遣除阿赖耶识中的二障粗重。此四的堪能,谓菩萨安住于静虑中,能不受定力的拘限而受果,能随其所欲的要到什么地方受生,就到什么地方受生,如是名为堪能。此四的引发,谓由禅定的力量,能引发随往一切世界自在无碍的神通。此四的作业,谓能振动等,就是可作十八种的变化。如余处说,就是如余《摄大乘论》等详说。
【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二、根本无分别慧,三、后得无分别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缘、所缘、行等,如余处说。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已前,若(P876)种若现,俱通三种,八地以去,现二种三,无功用道,违加行故,所有进趣,皆用后得,无漏观中,任运起故。究竟位中,现种俱二,加行现种,俱已舍故。】
此明慧学的三种。三慧的主要者,在根本无分别慧、加行慧。虽仅作相似的无分别观,但能引发根本无分别慧,所以就从所引发而得名加行无分别慧。后得慧是从根本无分别慧所生的,带相观如,所以就从能生的,得名后得无分别慧。此三慧的自性据《摄大乘论》说,离五种相以为自性。“所依”谓三慧是以非心而是心的东西为所依的。“因缘”谓三慧是以闻熏习及从闻熏习所起的如理作意为因缘,“所缘”谓三慧是以无我真如为所缘的。行是行相,等是等于任持、助伴等。如是一切,如其余的《摄大乘论》处所说。像上所说的三慧,在资粮、加行的初二位中就三慧的种子说,悉皆具有,因为具有法尔无漏种的;就三慧的现行说,是即唯有加行慧,无根本、后得的二慧,因为还未证到真如的。于第三通达位就三慧的现行说,有根本、后得的二慧,因于见道十五心中刚刚证得真如,是没有加行的;就三慧的种子(P877)说,三者悉皆具有。于第四修习位若在七地已前,不论是种是现,都是通于三种的,因为七地已前,位位之中皆有无间、解脱及胜进道的;假使至八地已去,现行方面唯有根本、后得的二慧,无有加行,因到无功用的地步,不假加行而得胜进的,所以说无功用道,违加行故。然而一步一步的向前进趣,是用什么慧呢?所有进趣都是用的后得慧,因为于无漏观中一切都是任运而起的。于第五究竟位中,若现若种,都唯俱有根本、后得的二种;至于加行慧,不管是现是种,在金刚道后的解脱道中都已经舍去了的。
【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若并助伴,皆具相摄。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策三故。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及守护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此正解说三学与诸度的相摄。假定是自性相摄,各举其当体而言,那就三学中的戒学唯摄诸度中的戒度,定学唯摄静虑度,慧学摄最后的五度。假定是并诸助伴相摄,助伴理通于三,三学一一具摄十度。假定是随作用互相(P878)相摄,戒学摄前布施、持戒、忍辱的三度,因为施是戒的资粮,戒是戒的自体,忍是戒的眷属,所以能摄前三。定学摄静虑度,慧学摄最后的五度。精进总为三学所摄,因为它能遍策三学的。假定是随相显明其相摄,戒学摄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四度;摄前三度的理由,如前所说,所以加摄精进者,由精进力勤加守护,令戒得以清净。定学唯摄静虑度,慧学能摄最后的五度。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习位中,其相最显。然初二位,顿悟菩萨,种通二种,现唯有漏。渐悟菩萨,若种若现,俱通二种,已得生空无漏观故。通达位中,种通二种,现唯无漏。于修习位,七地已前,种现俱通有漏无漏;八地已去,种通二种,现唯无漏。究竟位中,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此明五位的现种相摄。此十波罗密多于五阶位来说,二位中皆悉具足。不过比较起来,在第四修习位中其相是最明显的,因通有漏无漏,而能无边行的,所以经说:初地菩萨于檀波罗密最为增上等,是即最显义。然而(P879)在资粮加行的初二位,如果是顿悟的菩萨,种子通于有漏无漏的二种,现行则唯是属于有漏。为什么现唯有漏?应知有一类的菩萨,在初二位中烦恼所知的二障种现,完全没有伏灭,一直到达初地,才开始顿断分别二障种现,名为顿悟。所以于初二位中所修胜行,不论是种是现,唯是属于有漏的。为什么种亦通于无漏?当知这是约法尔的无漏种说。如果是渐悟的菩萨,不论是种是现,都是通于有漏无漏的二种。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因在地前已伏分别烦恼的现行,已得生空的无漏观,所以通于无漏;但因俱生现起的烦恼犹还未能永灭,所以亦通有漏。在第三通达位中种子通于有漏无漏的二种,现行则唯是属于无漏。在第四修习位中如果是七地已前,若种若现,都通于有漏无漏的二者;到了八地已去,种子通于有漏无漏的二种,现行则唯属于无漏。到最后究竟位中,不论是现行还是种子,统统唯是无漏的。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密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密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P880)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密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
此明十度在因位中,有三种差别不同的名称——(1)名远波罗密多:谓行菩萨道的菩萨,经过最初第一大无数劫的长时间,修行施等诸波罗密多,成就无量的功德善法;可是这时的施等波罗密多的势力仍还非常的微弱,不特未能制伏种种活动的烦恼,而且被诸烦恼之所制伏。由于是这样的关系,所以烦恼在不自觉间而起现行作用。烦恼既还不自觉的现行,依胜解力所修胜行当然只有到彼岸的名字。如约位次判别,是属资粮加行的初二位。(2)名近波罗密多,谓行菩萨道的菩萨,从初无数劫进入第二大无数劫,经过这样一个长时间,所修施等的力量一天天的增加,而又成就了无量善法。虽说这时烦恼仍经常的生起活动,但所修施等,不特不为烦恼之所制伏,而且施等的力量能够制伏一切烦恼。由于这样的关系,所以作意现行了。由此继续不断的前进,渐渐接近大菩提果,所以名为近波罗密多。如约位次判别,(P881)是属通达位及修习位的七地已前。(3)名大波罗密多,谓行菩萨道的菩萨,从第二无数劫进入第三大无数劫,经过这样一个长时间,所修的施等势力,越发转为增长,而又成就无量善法。菩萨到这地步,由于任运的修一切波罗密多,所以有力量能毕竟克服一切烦恼。由于是这样的关系,所以从此烦恼永远的不再现行。虽然如此,但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的存在,所以仍未达到究竟。不过由烦恼的不起现行活动,而且能于一行中起无量行,所以名为大波罗密多。如约位次判别,是即修习位中八地已去乃至十地。
【此十义类,差别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虽十地行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此十波罗密多的义类如果详细的说起来,其差别是有无量无边的,如《解深密经》说的度清净、度最大等,恐怕学者厌恶繁文,所以只好略示纲要,其他请读《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可知。十度的修习,在十地中实是每地都修的。虽说地地皆修十度,但随其相的相增,又可说是地地唯修一(P882)度,如初地施为增上而修一施度,乃至十地智为增上而修一智度。菩萨行者在十地中所修胜行,虽说是有无量门那么多,但都可以摄在这十到彼岸,并不是但说十度,更不说余行。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犹明与暗定不俱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无间道时,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为舍彼品粗重性故。无间道时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及证此品择灭无为。】
从此以下明十种障。第一,异生性障,有的地方叫做异生性无明。这异生性障,是依见道所断的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而立,所以说依彼种立异生性故。行者未入见道时,不能了达诸法实相,是凡夫,就因有这障存在。假使(P883)入于见道,将这异生性断了,就证悟诸法实相,名为圣者。所不同的:二乘学者的见道现在前的时候,唯断分别烦恼的一种,名为获得圣性;大乘菩萨的见道现在前的时候,就要具断分别烦恼所知的二障,始可名得圣性。于此成为问题的:有部宗的学者认为见道之前,断异生性,无间道起,与惑得俱,因而如我所说,若异生性在见道前舍,无漏果起,没有凡圣俱成就的过失;汝今既依见断种立,即无间道有惑种俱,异生未断,怎么凡圣无俱成就的过失?现在回答他说:二真见道现在前的时候,彼烦恼所知的二障种子必定是不得成就的。犹如光明与黑暗,明来则暗去,二者是决定不能俱生的。又如秤的两头,或低或昂,其时绝对是相等的。为什么呢?要知一切相违不同的法,在道理上必然都是这样的,是故凡圣二性,没有俱成的过失!反过来说:假使如你主张无间道与惑可以相俱的话,的确倒是有凡圣俱成的过失的。小乘学者又这样的难道:我所说的无间道还有或得可以生起,其解脱道自与惑得相违;如汝所说的无间道,已经没有惑种的存在,还要复起解脱道做什么呢?现在回答他说:生起无间已后,复又生起解脱道者,约有(P884)两个原因:(1)无间的目的是希望断惑,解脱的期求则在于证理,所期之心有别,能起之道当然更起。(2)是为舍去彼惑无堪任的粗重性,但这一定要起解脱道方舍。当知无间道生起的时候,虽然说是已经没有惑种,但还没有舍彼无堪任性。现在为舍这个无堪任性,所以特又生起解脱道,一方面断彼无堪任的粗重性,一方面以证此品的择灭无为。
【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起烦恼,是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后准此释。或彼唯说利钝障品,俱起二愚。彼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如入二定,说断苦根,所断苦根,虽非现种,而名粗重,此亦应然。后粗重言,例此应释。】
此释不说业果之疑。经说菩萨见道,亦断恶趣诸果及感恶趣诸业,现为什么但说断异生性?答曰:当见道生的时候,虽亦断除恶趣诸业果等,而今(P885)姑且就能起的烦恼说。因为烦恼是业果的二种根本,以本摄末,所以略而不说诸业及果。由于这样的因缘,初地菩萨说断二种愚以及彼之粗重。那二种愚?(1)执着实有我法的愚痴,就是此中所说的异生障。因未见道的行者站在异生位的立场,观察我及诸法,不知我无主宰,法无自性,于是执著有个实我实法,所以有此妄执,是因有这愚痴的存在。(2)恶趣杂染的愚痴,就是恶趣的诸恶业果。未入见道的行者既还是个凡夫,当就不免要造恶趣的三杂染,其原因是就有这愚痴的存在。有这样问:业果为什么也名为愚?因为所起之业及所感之果都是属于愚的品类,如业是由愚所起,果是由愚所感,所以总说为愚,后面所要讲到的愚皆准于此释。或彼初地说要断的二种愚,就是利钝障品相应而起的二愚。如执着我法愚,明是利障品俱起的愚;而恶趣杂染愚不一定是指业果,但是钝障品俱起的愚。所谓彼粗重的这句话,是显示彼二种愚的种子,或者就是彼二愚所起的无堪任性。如《瑜伽论》第十一说:入第二定,断彼苦根。苦根种子在初定中虽说已断,而今复再断彼苦根粗重。所断的苦根虽然不是现行或种子,但可名为粗重。当知此中所说粗重(P886)无堪任性,其义也是一样。后面所要讲到的粗重两个字例此应该也是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