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禅密净四行论
一四门之统摄
甲戒律
乙禅观
丙密咒
丁净土
二四门之类别
甲律禅与密净
乙禅密与律净
丙律密与禅净
丁律与禅密净
戊净与律禅密
己密与律禅净
庚禅与律密净
三四门之序次
甲律禅密净
乙禅律密净
丙密律禅净
丁净律禅密
一四门之统摄
佛法的修行,我尝分作律、禅、密、净的四行。故于世佛苑的计划中,亦分设戒
律、禅观、密咒、净土四林。这四门,我以为可包括佛法中一切的修行法门,而且是
各应独立为门类的。
甲、戒律戒律为三藏或四藏中的一藏,不惟在研究上为庞然巨镇,即于修行上
亦能综贯无余。通常虽只认为三学或六度之一(或四,包括施戒忍进),然如菩萨戒依
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之三聚,综摄自他二利;声闻戒别解脱定共道共之三级,贯持因
果诸位;何况忏诵仪轨以及密咒诸戒诸仪轨,亦斯流类,云何不摄?能专从戒律中行
,所谓服佛之服,言佛之言,行佛之行,行至圆满,染无不止,善无不作,即身成佛
,复何所疑?且修他行或有流弊,如依戒律而行,则决无过错。佛寂初二百年,可云
唯依戒律修行,故圣真相续,血脉不断。盖戒厚则定自生而慧自发,自成解脱解脱知
见。三四百年后律部分裂,论师纷出,于是解行者多而证果者渐鲜矣。
乙、禅观禅那、三摩地──三昧、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奢摩它、毗钵舍那、
瑜伽等名、皆指凝心一境,寂照静明之修习言。此为佛法修证中必经历必成就之事;
神通智慧皆出于是。律密净三行至相当程度时,亦必有此经历成就。所谓定共戒及得
悉地与念佛三昧等,何莫非此?特彼三行所侧重者各有其相耳。今不曰禅定或止观而
曰禅观者,意在总摄一切禅定止观等门,将五停心、九次第定,以至中道观、唯识观
、一心三观、法界观、如来禅、祖师禅类为一聚,而以专提祖师禅之禅为禅之极致。
禅宗最重师承,亦犹密咒之金刚乘亦必师傅也。此中既统括一切止观,故台贤等止观
不另列其修门矣。
丙、密咒密咒续轨各部,亦几埒律部而别成一藏,然其“续”原归经藏,其“
轨”应编入律之大乘“作持”(例声闻律各跋渠)。要之皆轨范身语意业之所行者,谓
之三密相应,正相应于此行轨耳。然自咒蛇之大孔雀咒,以至龙智、善无畏、金刚智
、不空、莲华生、宗喀巴、空海、最澄以来集大成之密咒聚,悉皆摄属为此一修行门
类。其特点则或诵或观,不离唵(嗡)阿(哑)吽娑哈五字,尤重坛仪礼供,摄三业以
合于所崇奉之佛圣天神耳。既有如此殊异,故与律禅净不能不分家也。
丁、净土净土行门,本通于十方一切佛菩萨之净土,而在中国、高丽、日本、
唯普遍弘扬弥陀净土。但近来发见于炖煌石室者,则于弥陀净土变外,更有药师净土
变,千手观音净土变,弥勒净土变,地藏净土变等,则知唐以前修净土行者,不限极
乐,而皈心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者尤伙今此所谓净土行,亦总摄兜率净土、极乐净土
、以至华藏净土、寂光净土等一切净土行门;在舍此短浊身器后,别取一常净身为所
归处。据兹特点而统摄十方诸佛圣净土法行为一类,故能与律禅密各立而为四也。
以上,依此四各成一门类言,每一门类中各摄众多行门,例如仅一弥陀净土行门
,集中、日自庐山远公以来之宗派行轨,何虑千百?而此四行门之可摄尽佛法一切修
行方便,可无疑议。然约类别与序次,则犹有可言者。
二四门之别类
甲、律禅与密净此于四中,显然易见可分为二者,即律禅为一类与密净为一类。遍考东西古近一切济人度世之教学,其所修行皆不外“身心改进”“神圣感应”之
二途,斯即律禅自力与密净他力之别。就中国言,儒近改进身心自力行,道近感应神
圣他力行。细分则儒之经术近律行,而纬术近密行;道之仙道近禅行,而天道近净行。他若耶、回等礼拜祈祷近他力行,而柏(拉图)、康(德)等明智严肃近自力行。尢显
然者,与佛法相先后之印度教学诸派,其先期婆罗门弥曼萨派,则专重四吠陀之拜祭
赞祷,唯是他力之神圣感应;迨受刹帝利业果与解脱思想影响后之吠檀多派,则渐趋
重于其自力身心之改善,尢以数论派为专重自力解脱之代表。佛陀起于崇尚自力解脱
思想极盛之时代,且业果之思想源于刹帝利,而释迦族亦刹帝利种,业果由观自身所
行善恶得所报乐苦,推及前世后世而成,进观业果之升坠靡常乃求解脱。此业果与解
脱思想,实为印度刹帝利种之特产,而达到圆满成就者则为释迦族之大圣释迦。本唯
祭祷之婆罗门各派,则为纂承于此义者;故原本正常之佛行,决为自力之律禅,换言
之,即戒定慧行。他若瑜伽派侧近禅行而胜论则近祭行。即吠檀多亦始终不放弃梵神。虽修禅观亦以专念代表大梵之唵(嗡)字为唯一方法。至中国盛唐时,此派之商羯
罗为纂承佛法思想之极点,不久又以“梵”与“毗纽笯”人格神一致,谓修行解脱亦
非得此“神”之加护不可。释迦灭后六七百年间之龙智兴世,亦渐将彼教祭祷礼赞之
方法,移摄来用为感应佛圣天神及归向圣刹之密净行。至密宗盛行,则亦有非受“密
佛”灌顶加持不得成佛之说兴。要之,印度起于婆罗门之他力行,至后期佛教之密净
乃完成;起于刹帝利之自力行,则于初期佛教之律禅即已完成。故改善于自行与感应
于他行,虽均至佛法始获圆满,然不能不以律禅为佛行立本质,而密净为佛行之变体。故律禅之锻炼身心,密净之供祈佛圣,实为修行之两大别。
乙、禅密与律净若从此四行门发达之极诣(例禅之禅宗)者为代表以观其类别,
则于另一义上又可禅密为一类而与律净为别。盖律依众团折伏自我而至于解脱,净依
圣国引摄自我而至于往生,皆以屈抑自我为行者;而禅密则反是。禅由即心是佛而至
于呵佛骂祖以示超越,密由即身成佛而至于纵淫恣杀以示奇特,则以伸扬自我为行矣。故猖狂者当裁以律净,而畏缩者当奋以禅密;勇强者可摄入禅密,而怯弱者可导归
律净。复次、禅密必定心而律净通散心,律净平易而禅密严峻。
丙、律密与禅净汉土古多禅净并修者,而西藏黄衣派亦律密兼重,则禅净与律
密可各成类别。大抵律密皆繁礼褥仪,名相精细,轨制森严,学者非童而习之,纵拘
守规矩绳墨中积之既久,不能入于神化。其影响于世人者,亦能使于佛教有较明之认
识,此黄衣派之所以可名律密,而异于红衣派之为禅密者也。至于汉土民性,豪迈通
脱,乐于简易。唐末五代之乱,性相经论与律密规制皆不复行,禅净之行与台贤之说
相依,二三豪杰时能直得佛法之玄髓,妙用无方。然大都藉一个话头一句佛号为躲跟
,陷于一切不知,而民俗之于佛教亦鲜辨晰之信;盖尚玄妙而忽规绳,上上人得之中
下人失之也。
丁、律与禅密净律之本质为伦理学、道德学,专从身语或及心意之实际行动上
,导人于止所当止作所当作之轨道,不须理解亦不须灵悟。从实行经验上所证知,亦
为行之产物,故实证为行之本质。所谓“修行”,虽但以“持律”一名代替之,亦无
不可。佛所教授教诫,曰法与律,余法皆为化导之教,唯律是制行之教,由此古人判
律曰制教,余法皆为化教。化教中禅密净三、有十八回互。
戊、净与律禅密律须由戒生定生慧,证涅槃方算成就;禅之就体消停得力迟诸
止观等且不论,即从缘荐入相应疾之宗门禅,亦必透末后关得大自在方可;密尤须无
量学习勤苦修持,方有大悉地之希望。唯净土行则若极乐、若内院等,皆许以称念若
弥陀若弥勒等圣号即可往生,一经往生即不退堕,其行极易。故于此行门一生决信,
心即安定,既不虑所行之不能达所愿,则身虽未往生而心已等于往生者之安乐自在。
日本真宗之为净土宗极诣,即以现能信入心安,便顿同已生净士住不退地,游化世间
矣。故古人判“净”为易道,余法皆为难道。难道中律禅密三,有十八回互。
己、密与律禅净密咒行至于大成之金刚法,不论在解在行,皆与余法门大异其
趣。一切皆有玄密神秘气味,形似凡俗而实最圣真,表似反常而裹偏顺正。必藉曾亲
修验证者教授而亲修验证之,方获其效而仍莫尽测其故,唯可云从上师傅如是行故而
如是证。故古人判为密法,而以余为显法。显法中律禅净三、有十八回互。
庚、禅与律密净禅观行中虽摄观而亦以止为依,修止即须止息攀缘而除一切想
,若不先止则定心之观不成,纵观亦是散乱游观而不成寂静深观。由此不唯宗门禅别
传于教外,而止修则解绝之一切禅行,孰不言思俱寂?但心言绝处了了相应之一著,
实为万法宗本。然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之宗门,专在文义路所不通处。导令深疑力究
,不同其他之皆从文义解路入。故此称宗门,余为教门。教门中律密净三,有十八回
互。
三四门之序次
甲、律禅密净以律为首,可有律禅、律密、律净、律禅密、律禅净、律密净、
律密禅、律净密、律净禅、律禅净密、律密禅净、律密净禅、律净密禅、律净禅密之
十四变序;益以三三三山山诸式,有二十一变序,共三十六序次,兹不具论。试一论
以律禅密净为序次之进程:谓对佛法既了解具信已,实践修行,首持戒律,进习禅观
,乘是戒定慧始觉之力,引契秘密藏中之本觉法身功德,乃得入诸佛菩萨妙庄严刹。
此其进行之程次,例之龙树菩萨,至为显然,故为最根本最自然之序次。以禅律为因
行自力之增进,以密净为果德他力之加持;以因行契同果德、以果德成满因行,此为
最可遵依者也。
乙、禅律密净此中亦有诸变序如上。以禅律密净为序次,亦大有用。例吾以慕
仙佛神通而出来,后虽受戒读经仍茫然不入;以八指头陀提撕参究无义味话头,由阅指
月录而传灯录而诸祖师语录,渐增疑闷蕴结;虽听讲天台贤首教义经论,探阅大藏经
典,疑闷如故,可云于佛法之信解终未获成立。后因同阅藏经一老宿,教令勿乱抽阅
,当从大般若经循其次第而阅览。如是月余而四百卷垂尽,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
刹那间回观身器如幻如影,般若经义灿然现前。进而涉猎法华华严台贤教义及龙树僧
肇论旨,亦甚痛畅,机锋迅捷,不复被语句所缚。爰庆快生平,于佛法由胜解生确信。吾本未多读书,至是于世间学说亦多一目了然,文思风发泉涌,益放恣自喜,颇有
弘法利生,今世舍我其谁之概。渐患身心不入律行,乃掩室普陀,欲勤戒定,痛治骄
惰,究律藏以整行事,研法相经轮以整思理,身心乃严肃有依。盖由禅悟而中道实相
法界诸观一味圆融,至法相唯识观乃精细坚实。其尢得益者在律仪,整理僧伽制度论
即作于此时,志在整僧制,行在菩萨戒,则由禅而律矣。净密之行虽时挹助,而意无
专向。民十二元旦,序慈宗三要,束禅观于真实义品,摄律行于瑜伽戒本,特发挥弥
勒上生经旨,遂于内院净土有其专趣,则由禅律而净矣。顷年以境缘增上,受习密咒
,然最后所归仍在回向兜率。则律禅密如次而贯达于净,亦为兼习四行之一序列。
丙、密律禅净此中诸变序亦如上。以密律禅净为次序者,如一修密咒行者,或
欲以戒律自检,或由大悲心欲持律仪以摄徒众,则由密而律。或由持戒生禅定,或由
有相密律而悟入无相禅体,则由密律而禅。再加以回向净土,或密律禅行成就者,当
然归入于或变化或受用或法性净土。如永明寿禅师之诵咒持律悟禅而净土是归,亦此
序次矣。
丁、净律禅密此中亦如上有诸变序。今若论净律禅密,则初以在家而泛修净土
易行道者,后出家受戒持律,乃浸假而专精律行。由持戒进修禅观或澈悟禅旨,欲穷
探咒轨之秘,更习密法,而归极于密宗,则其序如是。
今此四行回互,连根本四行及加四行总持,都有一百四十九门,每一门中复摄无
量行,较圆觉二十五轮更加无数方便,堪为圆摄佛法一切行门之总聚。(见海刊十六卷
四期)
性释
中国自古言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
,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言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
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此即
不得谓之性。此义有三:一者、本现成义。谓凡言性,必是从本以来现成如此,此简
由积集后起不得言性也。二者、不变坏义。谓凡言性,又必常住不变永存不坏,此遮
随缘改转有变有坏者不得言性也。三者、遍一切义。谓凡言性,复须遍一切法无所偏
缺,此遮各有体用义相不得言性也。
持此三义,以衡法界诸法而观世间及圣教等所言之性,今试约为述之:一者、指
“诸法离言自性”(亦曰诸法离名种分别之自相,亦曰胜义胜义)以为性,此即强名一真法界
,又名非安立谛,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二者、或指诸法空理以为性,此即我法
二空所显之真如理,真如理与诸法不一不异。若说定一,则无为与有为应无分别,若
说定异,则应诸法之理性而别有一物曰真如。然即诸法本来空寂之性名曰真如,亦即
诸经所说之三无性。三者、或指诸法不增益不损减之如实相以为性,此即唯识等所说
之三自性,谓一切法遍计所执自性,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虚妄;一切法依他起自性,
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如幻;一切法圆成实自性,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真实。此三自性
,不增不减,法尔如是。如其实相而为施设,故名实相。以上三种言性,皆是无为,
实即一法,惟随方便施设而异。以第一非安立,二三皆属安立。二就遮诠安立名法空
,即三论宗之所明;三就表诠安立名实相,即唯识宗之所明。四者、指心心所之自性
以为性,此即觉体。在庄子名灵台,后人或名灵觉,亦名灵知,在佛法,如云一切有
情皆有佛性者,即说凡属有情皆有心灵知觉。虽其觉有分量不同,不可言无,若无觉
则不可言心,亦不名有情。如言火定有热性,无热则不得名火,言水定有湿性,无湿
不得名水;言心定有觉性,亦复如是。五者、指各各有情之自体以为性,此即一切有
情一期生中之总报体,即第八果相之真异熟识。是一报之主体,于有情受生先至,死
时后去,即八识规矩颂所云:“去后来先作主公”者是也。六者、或指诸现行法亲能生
之种子因以为性,此即第八识所藏无始以来亲生诸法一一自果之功能差别。名一切
种;以种为诸现行法各各之自因,故多说为诸法所由生之本性。七者、或指亲能生起
无漏佛智之无漏种以为性,依此说为佛性,故说佛性三无二有。涅槃经等说一切皆有
佛性,指一真法界言,或指心之觉体而言。此言佛性即无漏种,亦名二空智种,谓有
此智种,方能起二空智断我法二执,圆满清净无漏成大菩提。八者、或指异生之分别
二执所具生之二障种子以为性,此即二十四种不相应行中之异生性,与佛种性圣种性
相违者。然论指分别所起之二障现行分位言,故属假法;今指其种子言,故亦属实,
如以无漏种为圣性佛性。若得二空无分别智现前时,即能断除。九者、指诸法相似不
相似之差别分位以为性,此即通俗所云类性,胜论所谓同异性,小乘萨婆多部所谓同
分,大乘百法明门所谓众同分之分位假法。如人与人有其相似同类分,天与天亦有其
相似之同类分,兽与兽亦复如是。又人与天与畜等相望,复各有其不同类之分,即指
此类与不类之分理曰性。十者、指所谬计妄执之一个实在质体以为性,盖一切法皆缘
生自性空,无实在之体质,而异生从依他起上起遍计执,执为有固定实在之体质。简
单言之,即我法二执所执之我法实质性。盖能执是心心所法,所计似我法相乃心心所
所变之相分。如病目者见空中有华,本不了无华,执实有华,了华本空华即无实。目
惟有病,虽了是病,而病犹有,一切异生之所言性,不出此所执我法性。然皆于依他
上不了而起,或依心体、或依报体、或依内种、或依类分、执为实我法之本体,故不
能通达三自性三无性,遣二执而证真法界。
如是已分别所言之性竟,今更总辩:如前说一至三,虽皆无为,而实相、以三自
性分之,则依他属于有为,而所执无法则非有无为。自四至九概属有为;其十则双非
有无为。前三及第七唯属无漏,但第三依三自性分,亦可依他一分及遍计属有漏。第
五第八第十唯有漏,余通有漏无漏。前二全真,三则通真幻妄,四至九皆幻,十则全
妄。一至八皆实,九十皆假。一至九皆有法,十属无法。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
教之谈性差别。在通达诸法离言自相者,其谈性皆方便假施设言。要之,未悟一切法
皆缘生如幻无自性,此缘生如幻无自性之诸法自相,终非比智假诠能及,则所谈性总
不离遍计所执实我法性而已!
严核于必如何乃谓之性之三义,则十中唯第一第二足当之耳。故唯识性亦指此二
,而余则皆唯识相也。(大圆记)(见海刊四卷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