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品 静虑(续五)
    四、结勉修三昧

    185.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186.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187.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修三昧”的意思就是修习禅定;我们应当远离贪、嗔、痴,因为如果我们不能远离贪、嗔、痴的话,就不能减少“我执”的产生。如果不能减少“我执”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断除轮回的根,我们注定要生生世世在轮回中受苦。

    但我们要如何才能远离贪、嗔、痴呢?

    首先要远离吵杂的环境到寂静处安住,我们世间人都羡慕别人当大企业家、大总统、大明星但在修行者眼中

    我们所有的世间法都是孩童的幼稚游戏而已。

    过去,幼稚的放逸行为我已经厌倦了。今后,我要追随诸佛菩萨自觉觉他的后尘,牢记圣教、一心精进,绝不放逸,努力击退昏沉和睡眠等恶习。

    我要像大慈大悲的菩萨一样,吃苦耐劳、努力增长无漏三学,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认真修行,那么我何时才能使自他脱离痛苦的深渊呢?总之,为了消除成佛道上的烦恼和习气,我要完全回避一切贪嗔、掉举和散乱等坏习惯,更要依止一种最恰当的所缘境,经常专心致志地修习三摩地。

    修习禅定时,很容易产生昏沉、掉举、睡眠等等过患,所以要时时提高警觉,去除这些恶习之后我们才能产生禅定的精进力。有了禅定的精进力之后才能产生智慧,有了“禅定”和“智慧”之后才能去除“我执”的烦恼,去除“我执”之后我们才有机会解脱。

    “三无漏学”是指不要让自己留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地方的修行方式;“并于正所缘”指的是修行的好环境,什么是修行的好环境呢?

    有好的同修法友、好的善知识、清静的地方,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很容易受四周环境的影响,所以清静的环境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如果我们一直处于吵杂的都市或家庭之中,“心”怎么平静呢?怎么能够修心呢?怎么能够远离恶的习气呢?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修行必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所缘境”;禅定和智慧合一称为“三摩地”。

    以上《入行论》的静虑品到此结束,这里所说的静虑是“将我们的焦虑、执着和妄念平静下来”的意思,主要的修法是“自他交换”和“自他平等”你们不要认为“这不是禅定啊!”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禅定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某一个佛相、唐卡、咒语上面,这样的修法才是禅定”,因为这样子修的话会产生很多很明显地感应。但修行的重点不是感应!感应只是增加我们的妄念而已,大家要知道,感应只是一个过程,修行的重点是减少“我”所产生的力量,到最后“我”消失了,那么我们就解脱了。现在我们感觉“我快乐”“我痛苦”

    只要有“我”的概念存在,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出离痛苦,只有“我”消失了才没有痛苦者,我们一直害怕“我”会消失,所以就不断地扩大自我,其实,你完全用不着害怕!

    *我们所说的“减少自我”、“我消失了”,并不是“我”完全不见了。

    *它不是指毁灭“自我”,毁灭“自我”是一个暴力的现象。

    *它是不被允许的,我们所说的“消灭我执”、“消灭我爱”是指

    “消灭自我执着所引生出来的痛苦”。

    *所以要进入“无我”的智慧。

    *在“智慧品”中,我们会一直不断地探讨“空性”,“空性”不是没有、不见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空就是没有。

    *如:杯子里的水没有了的那种空。

    *“空性”是指“所有一切法都没有独立自主的自性”。

    *我们一般人都会说“见空合一”,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地了解它的含义;“静虑品”利用“自他交换”和“自他平等”尽量地减少“我执”,当“自我”越来越小时,我们就会越来越快乐。

    世间人看修行者很可怜,修行者看世间人是疯子。彼此看起来都不对眼。但不管怎么说,佛法是“减少我执的方式”,大家要知道,智慧品会比较困难一些,不过它是佛法的精华。不管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都是以“慈悲”和“空性”为主,我们一般人认为慈悲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我们希望他能远离痛苦得到快乐”。其实这只是慈悲的一部份,不是完整的慈悲!

    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

    我们才对他慈悲,

    那么当我们看到别人快乐的时候,

    我们的慈悲心就不会有。

    你慈悲的因是“众生的苦而来的”,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对象的!

    我们要知道,但这怎么可能呢?可能的,没有对象的慈悲就是胜义菩提心,慈悲是与自然俱存的,并不是依他而起。

    我们要了解,所以更进一步的慈悲是“没有对象的慈悲”。对一个很会讲解空性的法师来说,讲解空性是很有趣、很快乐的。但,一谈到慈悲就觉得责任重大,好像所有的众生都要仰赖“我”来让他们快乐似的,很痛苦、有责任、有压力其实并不是这样子。

    假如:慈悲一定要有对象的话,那么我们没有看到众生的时候,我们的慈悲心要放在哪里呢?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都笑咪咪的,一点也看不出有痛苦的样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用慈悲了呢?

    所以你们不要以为“住在阿兰若的修行者没有慈悲心”,他们具备没有对象的慈悲心,这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因为看到他人痛苦而对他产生慈悲,这样不够,我们要慢慢地学习“不管有没有看到众生受苦,都要维持这个慈悲”,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自他交换”和“自他平等”是慈悲的修行方式,整部《入行论》的重点都是菩提心,请你不要认为“它没有意义!”我们要怎样禅修呢?

    巴祝仁波切说:“将我们的心定在呼吸上面,吸气时,将众生的业障、痛苦和烦恼都吸进来,呼气时,将我们的善念、功德和快乐统统布施给众生”,静坐时这样子练习就可以了。但,我们一般人会害怕这样的修法,我们认为病痛尽量不要来,更别说是什么痛苦、烦恼之类的,这个心态就是我们自私心本来面目的显露。我们发心时说“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心这样想,动作就要这样做,行为就要这样去依止,不然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自私的习气存在,我们要反覆这样子练习。

    接下来我囗传“第八品——>静虑的根本颂”给你们,你们仔细听。在西藏,传统上没有经过囗传者不可以讲解,虽然理论上明白也不会去做,这虽然很保守。但它有它的好处,怎么说呢?不会乱掉,不会随便一个人就出来讲解佛法,我们的老上师,他讲解大幻化网经时,大幻化网经有很多注解。其中噶陀的西都仁波切所写的注解非常地好,他已经看过了,他想要讲解这部论给我们听,可是他没有囗传。这时,来了一位曾住过噶陀的喇嘛,他有这个囗传,虽然喇嘛对于内容不是很清楚地明白。但是老上师还是接受这位喇嘛的囗传,他接受囗传之后才教我们大家这部论。堂堂一个大堪布接受一个普通喇嘛的囗传,在这里,我们一般人都无法接受,其实没有身份、地位的分别,这才是它的特色。

    以前我们也讲过巴祝仁波切也诚恳地接受嘉荣喇嘛教授他普贤上师言教的故事,修行越好的人越谦虚、越没有分别心。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我们都无法拉下脸来接受地位较低者的囗传。尤其是比较有社会地位的人往往只向某某大法王、某某大仁波切处求灌顶、求囗传,这是太注重外相了。

    如果我们的上师接受小喇嘛囗传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信徒就会抗议。其实,你们应该高兴有这样一位修行好的上师才对,因为我们的上师远离了世间的外相!我们世间法才在乎外相,譬如国家的外交上讲求对等,上次你的总统来访,那么我们总统就回访,这次你派行政院长来访,那么我们就派行政院长接待我们常常说:“不注重名利、不注重身份”。其实,我们一直在此中修练。所以我要告诉大家“事实的真面目”,好与不好,不在人,在法。

    我们常常说:“修行在个人”,并不是你的上师是个高僧,你就可以变得修行好,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和西藏那些大仁波切拍照合影,然后回来就夸自己学到什么、什么法。那有那么好修的法,只是去绕一下拍张照片而已啦!然后就登广告大吹特吹,套句你们这边的话:“这是在做秀!”

    可是无知的信徒却被这些做秀的人给骗了,我希望你们不要也给骗了,我们现在努力的探讨研究《入行论》就能提升我们的智慧,我们要努力啊!这样子我们的生命才会有意义,这是我们这一生收到最大的礼物;索甲仁波切说:“今生收到最大的礼物是禅修”。

    禅修是很不容易、很困难的,我们的运气好,生在一个还有很多人在探讨经、律、论,修习戒、定、慧的时代,将来这些会越来越少,你们看,现在佛法已经有走向“做世间善事”的趋势了。这些善行并不是探讨经、律、论,也不是修行戒、定、慧,那是行世间善事,我们不要被世间的漩涡吞没而迷失学佛的方向,我们要努力地修改自己的心性。

    我现在将《入行论》囗传给你们,生命是非常脆弱而无常的,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再来探讨入行论,我们谁也没有把握,我们要把握现在能够看到这样殊胜法门的机会,你们仔细听!

    我们非常的荣幸,能够没有障碍地将《入行论》上到“静虑品”,“智慧品”是讲解空性的部份,会比较困难。但我们不要因为困难就轻言放弃,我会尽力地为各位讲解,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我们将会因此而受益无穷,经历这样困难的学习,我们以后学习其他佛典就比较容易明白。

    现在我们将这个讲解和听闻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他们也了解《入行论》的内容和“心”的本质,希望他们也能减少“我执”和“我爱”,

    希望他们增长慈悲及智慧,希望众生都能得到暂时的人天福报和究竟解脱的快乐。

    一个好的修行者必须具备三种条件:

    1出离心:厌离轮回的心态;——>这是身为佛教徒应具有的基本心态,如果我们无法具足对轮回的厌离心,那么不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是世间法,永远离不开二元对立的困扰——

    >(2)菩提心:愿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的痛苦并且得到永远的快乐;我们必须利益别人而后才能利益自己,现在我们为何一直处在痛苦的困境呢?为什么我们的欲望一直无法满足?这是因为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心态!

    所以我们要改变心态,就好像释迦牟尼佛以利他为念,他已经成佛了,我们要跟随他、学习他,才能和他一样得到永恒的快乐

    3了解空性:了解我们内心的本质;想要理解空性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虔诚心和上师的加持才能得到。它不是单以我们的念头去研究就能成办,它无法用科学的数据来计算或实验而得到结果。

    古时候很多大师如那诺巴、密勒日巴大师都是依靠对上师的虔诚心而得到成就的,但时代不同了,目前浊世时代来临,我们的贪、嗔、痴比较严重,所以想要光依靠虔诚心是不够的。对于佛法没有深入地了解,那么我们的虔诚心是不会稳定的,我们必须透过对真理的了解,才能对佛法、对上师维持稳定的信心,闻思佛法是非常必要的!老上师常说:“没有闻思佛法的人,想要修行佛法就如同没有手臂的人想要爬上悬崖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佛陀曾经说过:“佛法将维持五千年!”

    第一阶段

    一千五百年是“果”的时代

    第二阶段

    一千五百年是“修”的时代

    第三阶段

    一千五百年是“探讨经论”的时代

    最末阶段五百年是“名相”时代。

    第一阶段“果”的时代——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那时的修行者都已经成就了,他们已经远离二元对立的烦恼,当时的修行者具足善根。他们往往来听经时是个凡夫,但,当他站起来要离开坐垫时,却已经成就圣者的果位。

    第二阶段“修”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有很多修行非常好的高僧应世,他们修持戒、定、慧而获得成就,在西藏如噶当派的大师们。

    什么是“修”呢?减少我们内心的贪、嗔、痴、嫉妒、傲慢!如果无法将这些烦恼减少就不能算是“修”,不管你如何地认真持咒、念诵仪轨都不能算是修行,囗念真言、心向五妙欲流散,如何能算是修呢?能够消灭“自我的心态”才是修。

    在“修”的时代,佛学院很少,我们噶陀也是最近二百多年才成立佛学院的,那个时代的修行者不用追根究底地探讨经、律、论,他们以苦修为主。以前,黄教的前身噶当派的修行者们都远离人群和名利,住在遥远的僻野苦修,后来宗喀巴大师认为这样修行不符合目前的时代,于是他改革修行的形式,他将僧人集合起来一起共修、研究经论。像色拉寺、塔尔寺等大寺院平常都有几千位僧众。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修”的时代即将要结束而“探讨经论”的时代即将开始的阶段,而且比较接近“探讨经论”的时代。不论在印度、西藏或者是台湾都有很多的佛学院设立,经书也越来越多,我们生为这个时代的众生必须适应这样的环境,我们必须跟着佛法的轨迹走才能调伏我们自己的内心。

    我们要闻思佛法、探讨经论,才能明白佛法的精义;最后“名相”时代,这阶段的佛法只是象征性存在。在那个时代的佛教没有对治贪、嗔、痴的教法,佛法趋向世俗,外相上有佛相、塔庙、僧伽的形象。但,内在具足世间八法,这样经过五百年之后,佛教就在世间消失了。

    《入菩萨行》第八品静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