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辩宗教异致
    二、辩宗教异致

    离言——宗(契悟)

    (一)宗教的定义

    即言——教(演说)

    何谓宗,何谓教。演说之,宗教皆教。契悟之,宗教皆宗。

    为避免互为混滥,先要分清楚宗和教的各自的定义。无论宗门中的语言——如古德的语录公案等,或教下的语言——如佛祖的经论等,凡属以语言演说,皆名为教;凡属将心地契悟,即名为宗。

    因师为演说宗门或教下的语言文字,学人则从闻而思而修持,所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梵语三摩地,亦称三昧,意为正定、正受,是一种远离沉掉、寂照不二、定慧一如的境界。于此随机受益,或顿或渐,功夫到家,发明心地,便成契悟。宗与教的分别,不是在于所学之法的语录公案或经教卷帙的本身,乃是在于能学之人的或用演说、或即契悟。

    无论宗或教,凡即言而演说,皆谓为教;无论宗或教,凡离言而契悟,皆谓为宗。离言契悟曰宗,即言演说曰教,非谓禅祖的语录为宗、佛说的经教为教也。

    (二)宗教的教理

    1.总示

    教固有宗,宗亦有教。

    宗,是佛法的核心,乃佛祖的心要;教,是为发明这一核心心要的方便。教的目的便是为了显示并证取这一核心心要的宗。所以,教若无宗,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吗!所以,“教固有宗”。

    宗虽然是无上尊贵的诸佛诸祖的心要,除非乘愿再来的大士,要想得到,岂是那么容易!因此,诸祖师善知识不得不用种种语言行为,施设方便,曲为诱导,这便是宗门下的教了。因此,“宗亦有教”。

    2.别示

    教家之宗——实相妙理,三德秘藏(体、目的)

    ①教家之宗教

    教家之教——经文语言,法门行相(方便、手段)

    教家之宗,即实相妙理三德秘藏,乃宗家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也(此对宗说,故以体为宗。若就教论,即名为体。教中之宗,乃是入体之门,不堪与宗之向上一著对论)。教家之教,即经论所说文字语言及法门行相,无不皆诠妙理,皆归秘藏。亦犹宗家之机锋转语,种种作用也。但教则未悟亦令解了,宗则未悟不知所谓为异耳。

    吾人的真心本性——离念灵觉为色受想行识五阴所覆盖,妄执四大假合的幻躯为自身相,妄执对境生心的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于是起惑造业,轮回生死不休。虽然如是,真心灵觉,依然现成,如《般若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离念灵知,便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即是“实相妙理,三德秘藏”,这既是“教家之宗”,同时也是宗家的宗,宗家所用的名词术语有“衲僧本分”、“向上一著”、“本地风光”、“本来面目”等。

    “实相”,即真如实相,亦即吾人之心性。一切大乘经教,皆依真如实相为体。真如实相,非关文字言说,非关思惟分别。为吾等迷人,不得不假诸文字语言以为解说。如蕅益大师释曰:“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见蕅益大师著《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玄义分》)

    如上蕅益大师对“真如实相”的解释,可以说是非常精要的了,因为他是过来人,亲见的“现量”境界。我们迷人,根据他的指点,为了更好地牢记在心,我想可以更加精简,概括为:“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汝我本来面目的真如实相。

    “三德”,谓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是皆吾人本自具足,与佛同俦,而被埋没在四大幻躯的五阴丛中,故曰“秘藏”。怎样才能把“三德秘藏”发掘出来呢?天台宗第九祖唐•荆溪湛然禅师在他所著的《始终心要》中有非常切要而简明的叙述。全文287字,仅比《心经》多出27字。文云: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

    然此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谛,即真理。这个真理不可改易,是谓之“谛”。空、假、中,即诸法相,所谓一境三谛,一心圆具。依此修观,断惑证真,则“三德秘藏”得以显现。

    又,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开示真如实相与修行念佛的关系,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等精采的重要文字,吾人何幸今得遭遇,其开示说:

    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

    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班。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

    如前序分所述,达摩祖师乃至六祖大师传佛心印,名之曰宗,是即宗门下的宗。今言“教家之宗”,亦无别宗,以佛祖心印唯是一法,更无有别。印光法师为避免读者产生歧义,在论文中用括弧小字特为注出,指出:这里所说的宗是禅宗的“宗”,不同于教家讲经的“五重玄义”——名、体、宗、用、相的宗。这第三重玄义也叫宗,这个宗,是“宗趣、趣向”的意思,是趣向第二重义的“体”的途径。这第二重玄义的“体”,正是同宗门下的“宗”义相当,即真如实相、向上一著。

    如蕅益大师讲经,讲到五重玄义第三重玄义的宗,解释说:“宗是修行要径,会(趣向)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例如《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重玄义:以信、愿、行(持名念佛)为宗要,由此趣向“一心不乱”,证入念佛三昧,即第二重玄义之“体”。如《楞严经》,以“不生灭因果为宗”,依此趣向“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体。

    所以,印光法师说,教家是以“体”为宗家之宗,“若就教论,即名为体”。教中(五重玄义第三)的宗,乃是会入(五重玄义第二)体的门径,是不可以同禅宗“向上一著”的宗相提并论的。

    “教家之教,即经论所说文字语言及法门行相。”

    经论,即经律论三藏教典。佛经的语言文字,通常按其内容和形式分别为十二部,如《孤山颂》曰:“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部,广如《大论》三十三。”《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对十二部(亦称十二分教)有详细的说明,需者可往检阅之。

    唐代以前,靠手写佛经,清•光绪年间发现的甘肃敦煌卷本,成为世界稀有珍宝。佛家经典在唐代已经被刻成木版印刷流通,首先是《金刚经》,开世界印刷史之先河,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三藏教典刻版印刷,则始自北宋开宝年间,称《开宝藏》,共为5048卷。今天的三藏教典,包括《续藏》以及藏外遗存者,估计应有二万数千卷,是世界上任何一家精神文化思想财富所不能比拟的。

    “法门行相”,如天台教家判释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和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统称“五时八教”;贤首教家判释为“五教十宗”[1];慈恩教家判释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三时”[2]等。统论“法门行相”,则不外乎教理行果与信解行证,前者就能被的教理而说,后者就所被的根机而言。三藏教典,皆无不有详尽周密、圆满究竟的说明。

    “皆诠妙理,皆归秘藏”,经典是标月之指,教人依指见月。这同禅门中的“机锋转语,种种作用”,其实是一个样的。其不同处仅仅在于教典的文字语言,没有开悟的人也能够读懂;宗门的机语,没有开悟的人,便不能懂得了。

    宗家之教——机锋转语,棒喝拳拂等(方便、手段)

    ②宗家之宗教

    宗家之宗——衲僧本分,向上一著(目的)

    宗家之教,即机锋转语,扬拳竖拂,或语或默,种种作用,皆悉就彼来机,指归向上。是转语等,乃标向上真月之指。非转语等,即是向上真月。倘能依指观月,则真月直下亲见。所见真月,方是宗家之宗。

    “宗家之教”,即五家善知识的禅师指示学人明心见性的方便手段。其所以分成为五家,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手段——接纳学人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即家风(宗风)不一样。试姑为略陈一二。吾人虽属门外汉,莫究其所指,但亦不妨且为瞻视作为“宗家之教”的直指“真月”的手指。

    按五家宗派成立的年次,首先是沩仰宗。沩,即沩山灵祐禅师(771—853)。沩山在湖南省的宁乡县,古称潭州。仰,即仰山慧寂禅师(814-890)。仰山在江西省宜春地区,古称袁州。沩仰宗的教学特点有“圆相六名”,六名为:圆相、暗记、义海、字海、意语和默论。圆相之作,始于南阳慧忠国师,以授侍者耽源禅师,传于仰山,遂成为沩仰宗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晦岩智昭禅师著《人天眼目》(六卷)评述沩仰门庭家风是:“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捧饭,我便与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缘即用,忘机得体,不过此也。”这是沩仰宗家的教学主要方法。

    二、临济宗。临济禅院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古称镇州,位于滹沱河畔。此宗祖义玄禅师,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圆寂,年岁不详。他的方法是“三玄三要”、“四料拣”、“四宾主”等。

    三玄者:玄中玄、体中玄、句中玄。

    三要者:一玄中具三要;自是一喝中,体摄三玄三要。

    四料拣者:中下根人来,夺境不夺法;中上根人来,夺境夺法不夺人;上上根人来,人境两俱夺;出格人来,人境俱不夺。

    四宾主者:师家有鼻孔,名主中主;学人有鼻孔,名宾中主;师家无鼻孔,名主中宾;学人无鼻孔,名宾中宾(与曹洞宾主不同。印按:“鼻孔”,即“向上一著”的另一术语)。

    此外尚有:

    “金刚王宝剑”——一刀挥尽一切情解;

    “踞地狮子”——发言吐气,威势振立,百兽恐悚,众魔脑裂;

    “探竿”——试探你有师承无师承,有鼻孔无鼻孔;

    “影草”——欺瞒做贼,看你见也不见。

    义玄禅师得法于黄檗希运禅师,实悟于大愚禅师,皆是以大喝和大挥老拳为佛事,所谓“青天轰霹雷,陆地起风波”。

    还有后来衍为一派的黄龙慧南禅师的“黄龙三关”,也颇为著名。他每见学人时,常发三问,一问:“人人有个生缘,上座(你)生缘在什么处?”二问:“我手何似佛手?”三问:“我脚何似驴脚?”此三转语,学人多不能契其旨,谓之“三关”。

    临济家风,晦岩评述说:“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奔,星驰电激;转天关,斡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擒纵,杀活自在。”山堂淳禅师谓临济“宗祖高明,子孙光大”。临济一宗教学手段非常,赢得天下后世多为临济子孙。

    三、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807-869)为师,曹山本寂禅师(840-901)为徒,本来应当称为洞曹,盖因称呼顺口,而曰曹洞。一说谓洞山是六祖下第六世,上承曹溪,故称曹洞。洞山在江西省高安县,古称筠州。曹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地区宜黄县北三十里。

    此宗教学方式有“五位君臣”之说。《明安别录》述五位君臣说:“正中偏:乃垂慈接物,即主中宾,第一句夺人也。偏中正:有照有用,即宾中主,第二句夺境也。正中来:乃奇特受用,即主中主,第三句人境俱夺也。兼中至:乃非有非无,即宾中宾,第四句人境俱不夺也。兼中到:出格自在,离四句,绝百非,妙尽本无之妙也。”

    曹山有“四禁语”,谓:“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恁么,切忌未生时。”晦岩禅师评说曹洞家风是:“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不过体用、偏正、宾主,以明向上一路。要见曹洞么?——佛祖未生空劫外,正偏不落有无机!”云云。

    四、云门宗。云门宗祖文偃禅师(864-949),云门山位于广东省乳源县之北。此宗的教学有“三句”、“一字关”的方法。三句谓“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一字关即答问时仅说一个字,如有僧问:“如何是正法眼?”答曰:“普。”问:“如何是云门一路?”答曰:“亲。”等等。

    云门又有“顾、鉴、咦”的方法,有僧来时,先看一眼,是为“顾”,然后说“鉴”,或说“咦”。还有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胡饼。”又上堂说法时,举手说:“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说:“原来只是馒头。”于是“云门饼”便传遍丛林,至今云门寺制饼,以此为品牌。还有“赵州茶”,亦然。

    晦岩禅师评说云门家风为:“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孤危耸峻,人难湊泊,非上上根,孰能窥其仿佛哉?”形容其作略是:“拄杖子勃跳上天,盏子里诸佛说法。”

    五、法眼宗。宗祖文益禅师(885-958),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五年、南唐中主李璟交泰元年闰七月初五日示寂,谥“大法眼禅师”,所以称“法眼宗”,道场在时称金陵的南京清凉寺。

    此宗的教学方法有“法眼四机”:一、箭锋相拄;二、泯绝有无;三、就身拈出;四、随流得妙。《法眼纲要》说:“曹源一滴水,不尔依位住。我宗奇特虎,颔下金铃甚人解得?三界惟心,万法惟识。”又,此宗还用《华严经》的“六相义”(总、别、同、异、成、坏)阐扬宗风。

    晦岩禅师评述法眼宗风是:“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形容其作风说:“人情尽处难留迹,家破从教四壁空。”

    法眼文益禅师之世,这个时代,已经到了五代的末期。禅门中的问题日益增多,并且越来越严重。主要是“真参实悟”遭到了挑战,“人我是非”日益滋甚,印光法师本论文中所说“宗教互滥”的情形已经出现。法眼文益禅师目睹现状,颇感忧虑,于是奋笔揭陈禅门中出现的十项弊端,告诫学人,名曰《宗门十规论》。他在《自叙》中写道:

    然虽理在顿明,事须渐证。门庭建化,固有多方;接物利生,其归一揆。苟或未经教论,难破实情。驱正见于邪途,汩异端于大义。误斯后进,枉入轮回。

    文益中测颇深,力排匪逮。拒辙之心徒壮,鼹河之智无堪。于无言中,强显其言;向无法中,强存其法。宗门指病,简辩十条,用诠诸妄之言,以救一时之弊。

    《十规论》指陈的当时宗门下存在的十项弊病是: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三、举令提纲,不知血脉;四、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五、理事相违,不分触净;六、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七、记持露布(机械地背诵别人发表过的文字),临时不解妙用;八、不通教典,乱有引证;九、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十、护己之短,好争胜负(《宗门十规论》,见《卍续藏经》第63卷第36页)。

    如上略举禅门五家祖师善知识,接纳学人,作略不同,家风各异。所有这些,通统都是“宗家之教”,并非“禅”的本身。标月之指,并非是月。为什么要说明和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许多人有误会,把这个当成了“禅”,把手指当成了“月”。当然,“禅”或“月”,也离不开这些“宗家之教”。所以,学人“倘能依指观月,则真月直下亲见。所见真月,方是宗家之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念无生,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方为禅门之宗。

    3、示今人之误——将机语为宗

    今人以机锋转语为宗,不求契语,唯学会透。是认指为月,不复知有真月矣。惜哉!

    禅门古德有颂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家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归家”,即契悟。可见古德为学人时,为这一己躬下事,付出了多大的辛苦!还有雪峰义存禅师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若不把“此事”弄到山穷水尽,水落石出,誓不罢休!所谓“虚费草费钱”,不过是句禅语,如果没有当年的勤苦驰驱,岂有今日“本来无事”!

    天下任何事,用投机取巧都不可能成功,何况此一大事!“唯学会透”,便是投机取巧的行径。自以为聪明伶俐,将机锋转语拿来捉摸卜度一番,不外乎望文生义,随情起解,自以为就是这么一回事,“认指为月,不复知有真月矣!”

    莲池大师说:

    如其向经教中,向古人问答机缘中,以聪明小智,取办于口,非不语句尖新,其实隔靴抓痒。直饶一刹那下恒河沙数转语,与自己有何交涉?(莲池《竹窗二笔•一转语》)

    (三)宗教所被根机不同

    教家——三根普被,喻如圣帝明诏(明善恶因果之利害)

    1、根机

    宗教——独被上根,喻如将军密令(明真假迷悟之利害)

    又教则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犹如圣帝明诏,万国钦崇。智愚贤否,皆令晓了,皆须遵行。有一不遵者,则处以极刑。佛教有一不遵者,则堕于恶道。

    宗则独被上根,不摄中下。犹如将军密令,营内方知,营外之人,任凭智同生知,亦莫能晓。以此之故,方能全军灭贼,天下太平。军令一泄,三军倾覆,祖印一泄,五宗丧亡。

    如前所说,教即三藏教典,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将义理显示于人,人们的智力纵然有高低等差别,也都可以随其程度有所领会、有所心得、有所受用。喻如一雨普泽,大地草木,无论巨细,皆蒙滋润,各得受益,皆得生长。又如种种生类,大者如大象、骆驼,小者如蚊蠓,同饮于水,饮量虽然不同,各各都能得其饱足,共得资生。三藏教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亦犹此义。

    由于佛法乃是世间的和出世间的究竟真理,所以譬喻如“圣帝明诏”。世间和出世间的究竟真理,便是人生真谛,这并不是释迦佛或一切诸佛创立出来、加于众生的。释迦与诸佛用自己的修证,彻底地洞悉了、如实地了知了、圆满地发现了这一人生真谛,从而悲智双运,昭示于世,普度众生。

    取要言之,如“苦、集、灭、道”,谓之四谛。苦,是世间人们现实的果报,即生老病死等;集,是苦的原因,即见思烦恼等;灭,是出世间解脱的果报,所谓涅槃;道,是断集灭苦的方法,是解脱的原因。前二者为世间因果,后二者为出世间因果。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便是这两层因果关系,所以叫作“四谛”,这是诸佛圣人经过修证实践证明了的、不可颠覆的、不可磨灭的真理。

    这一真理,是依“缘起无我”和“因果相续”这一定律为根据的。所以说是“定律”者,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受这一定律以外的任何力量所左右或支配;它不是诸佛所设立,更不是天神主宰的。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即是法界缘起。无我,即诸法无有自性,惟是法尔依其因果关系而演变和进展。如梦东禅师开示曰: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按:谓贪欲、瞋恚、愚痴)。

    以凡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以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华严经》偈云:“世间一切法,惟因果无人,但是从空法,还生于空法。”“无人”,即无我、无自性义。善恶因果,本于一心,这是铁的规律,三世诸佛亦不能动摇,并且正是因此而得成佛。所以,譬喻“圣帝明诏”,若人违犯,则受刑罚;若人不信因果,不明善恶,恣意造恶,则必堕三途。

    “宗则独被上根,不摄中下。”宗与教对学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教是人人可以随分随力而实行之、修持之。宗是直指人心,要求学人“见性成佛”,这不是一般根机的人所能胜任的。如莲池大师说:

    道(指向上一著)虽人人本具,而亦人人所难,苟非利根上智,卒莫边岸,奈何概以施之(指不论学人根机,都教人参禅)?譬如募士者(招募兵丁),得孱孱懦怯,仅可执旗司鼓;而授之以朱亥之锤、云长之刀、典韦之戟,其不振掉而颠蹶者几希矣。安望其有斩将擒酋、攻城破垒之功乎!

    其或自亦才离上大人孔乙己,而教人以制科文字,亦舛矣!或有问予何如,答曰:老僧正读上大人未熟在。(莲池《竹窗三笔•教人参禅》)

    “将军密令”,谓两军作战时用的“口令”。此虽无意义,而与性命相关,若被敌方知道,敌人便可冒充我方混进来攻打我方,乃至被敌人消灭。这是譬喻没有真正地开悟而妄拈机语,冒滥法道,充善知识,丧失诸佛正法眼藏,戕杀自他法身慧命。犯大妄语的严重后果,不待言矣!

    悟前——只许参究,不可阅禅书

    2、指示正轨

    悟后——广阅祖录,以抉择见地

    未悟以前,只许参究话头,不准翻阅禅书。诚恐错会祖意,则以迷为悟,以假乱真,即名为泄,其害甚大。大悟之后,必须广阅祖录,抉择见地,则差别智开,药忌明了。尚须历缘锻练,必使行解相应,方可出世为人,宏阐宗风。

    参禅为了要开悟,要发明心地。大约在中唐以前的大德们,出格的上根利智之士居多,一经善知识指点,便能直下承当,大事了办,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禅师等。约自晚唐以来,纵属上根,也渐须在善知识提撕下,用“参究话头”为方便了。

    如黄檗希运禅师(圆寂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示众说:

    劝你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时,讨取个分晓。这些关棙子,甚是容易,自是你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难了又难。若是大丈夫,看个公案:僧问赵州(778-897):“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忽然心华顿发,悟佛祖之机。

    莲池大师说:“此后代提公案、看话头之始也。然不必执定无字。或无字,或万法,或须弥山,或死了、烧了等,或参究念佛(念佛是谁?),随守一则,以悟为期。所疑不同,悟则无二。”(莲池大师《禅关策进》)

    所谓公案,亦即从上诸祖师善知识为剖断生死的问答机缘,喻如公府中剖断是非的案牍。所谓话头,亦即现前一念。已往或有解释说:话即念,头即念之头。即一念未生前,谓之话头。如是说法,是则似是。然而,此中机微,中不容思,唯在参究者善会耳!如有学人向蕅益大师请问:“且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一念未生’为同为别?”蕅益大师答曰:“若炽然喜怒哀乐时,仍是未发之中,可谓‘一念无生全体现’。若离现前一念,别求一念未生前,谓是‘向上’,全堕灭相法尘。当知念即无念,故云‘未生’。”(《灵峰宗论》卷四之一)什么是话头?功夫到家了的人,开言吐语,就是不一样。有志参禅的人,应向这里识取。

    “参究话头”必须要有“疑情”,疑情是参禅的前提。而疑情之所以能够发起,则是在于痛念生死事大,如丧考妣,这是发起疑情的原动力,也是修持诸法门的基础。参禅之人因有疑情,而参究体察,决定要见个究竟,不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因有今日的疑情,方有后日的开悟。

    又,须知开悟以后,也并非到此为止,还有“向上一著”在呢!所谓:“牛儿不牧一身闲,独自徘徊山水间。虽是出尘无事客,还须撒手透重关。”又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参禅一事,岂易易哉!

    如高峰原妙禅师(1238-1295),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头,疑情顿发,不辨东西南北,不知行住坐卧,到第六天时,随众登阁讽经,抬头忽见五祖寺法演禅师画像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元来是这汉。”先前“拖死尸”句子,蓦然打破,直得魂飞胆丧,绝后再苏,何啻放下百二十斤担子。其时年方二十四岁。自二十一岁发心立志参禅,满三年限,开悟了。

    时有大善知识雪岩祖钦禅师垂问:“日间浩浩,作得主吗?”答曰:“作得。”又问:“睡梦中作得主吗?”答云:“作得。”又问:“正睡着无梦时,主在何处?”于此无言可对,无理可伸。禅师教他做个“痴汉”,定要见“这一着子”明白。所谓这一着子,即向上一着,或谓重关。

    从此又经十年,三十四岁时,一日睡觉,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落地作声,打破疑团,如在网罗中跳出,所有佛祖淆讹公案、古今差别因缘,无不了了。从此安邦定国,天下太平,一念无为,十方坐断。这就是印光法师论文所谓的“大悟”。

    在参究话头的过程中,切忌翻看禅书,妨害正参。如黄龙死心悟新禅师说:“心华发明,照十方刹,岂不畅快平生?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禅道不在册子上。纵饶念得一大藏教、诸子百家,也只是闲言语,临死之时,总用不着。”大悟以后,才好“广阅祖录,抉择见地”,如高峰原妙禅师那样,对所有佛祖淆讹公案、古今差别因缘,无不了了。如是大彻大悟,如摩尼珠光,光光互摄,无限时空,无边法界,无不映现,一时俱了。

    “尚须历缘锻练,必使解行相应”,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这是三世诸佛的通途常规。莲池大师说:

    沩山和尚云:“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沩山此语,非彻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觉,便谓一生参学事毕者,独何与?(莲池《竹窗随笔•悟后》)

    盖开悟以后,喻如初生婴孩,须加善护。若悟后立即出世接人,如令婴孩荷重,不几夭折了吗?即如高峰原妙禅师悟透重关以后,仍然居于临安之龙须,缚柴为龛,风穿日炙,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冬积雪没龛旬余,路梗阻,绝烟火,都以为已经死了。待雪霁可入,见师正宴坐于定中。四十四岁后,入天目山岩西石洞,营小室如舟,纵一丈,横五尺,榜曰“死关”。上溜下淖,风雨飘摇。绝给侍,摒服用,不澡身,不剃发。截瓮为铛,两日一餐。洞非梯莫能登,撤梯断缘,虽弟子不得瞻视。五十四岁时,有当朝宰官皈敬有年,奉施田庄,于西峰建禅刹,师欲拒绝而不可得,正如论文所示,龙天推出,“方可出世为人,宏阐宗风”。

    又如大梅法常禅师(752-839),于马祖座下悟“即心即佛”之旨,居浙江余姚大梅山中养道,有偈曰:“一池荷叶衣无尽,满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这都是大彻大悟以后,“历缘锻练”的事。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所谓“把茅盖头”、“住茅蓬”,正是这个阶段的事情。如古德云:“动则乖真静则差,非思量处更淆讹。无心未合祖师意,有念尽为烦恼魔。矮屋朝阳寒气少,疏篱种菊晚香多。白云曳曳方拖练,又被风吹过绿萝。”(元•石屋清珙禅师《山居》)

    3、揭示今人之误

    今人不教人力参,而为人讲演。使其开解路,起卜度,以己见会祖意,依稀仿佛,想个义理。全体是错,便谓就是。直饶不错,只是泥龙画饼,岂能致雨充饥。

    所以宗须真参,方有实益也。未开眼者,闻其讲说,喜出望外。其有具眼者,必痛彻骨髓矣。如此宏宗,徒有大损,毫无实益。何异以军令往告敌兵,相邀共战,其不自殄灭者鲜矣。由是假充悟道者,不胜其多。坏乱佛法者,实繁有徒矣。

    这是揭示人们对参禅一法走入的误区,其危害是“其不殄灭者鲜矣”!意为丧失法身,断送慧命。强调“宗须真参,方有实益”。

    据莲池大师《竹窗三笔》批评“讲宗”,文云:

    宗门之坏,讲宗者坏之也。或问:“讲以明宗,曷言乎坏之耶?”予曰:“经律论有义路,不讲则不明;宗门无义路,讲之则反晦,将使其参而自得之耳!故曰:‘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又曰:‘我若与汝说破,汝向后骂我在!’今讲者翻成套子话矣。西来意不明,正坐此耳!”

    可见,在莲池大师的明朝时期,已经有此弊病了。

    那么,怎样才能明鉴自己、不昧自心,是否真正彻悟了呢?永明延寿禅师说:

    今有十问,以定纪纲:(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二)还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祗对,著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一一辩得真实否?(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若实未得如是功,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

    上文据永明延寿禅师(904-975)著《宗镜录》卷一所述,距今已经一千又三十年了。吾人览此,应当深自警惕,宁当穷山喝风,也不可冒滥“悟道”,自招重愆!

    (四)宗教的悟修

    教:解悟——三止三观

    1、悟传佛心印

    宗:参悟——直指人心

    又教则以文显义,依义修观,观成证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观,传佛心印也。宗则离文显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参究而得。故禅宗以直指人心,传佛心印也。

    佛法的修学,不外乎教观二字,叫作“教观总持”。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蕅益大师云:“佛祖之道,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蕅益《教观纲宗》)若不知教,则不明邪正,难免误入歧途。殆,谓危殆,发生危险。若不修观,则说食数宝,无益于自己。罔,则迷罔,没有受用。所以,要依教修观,观成证理,方有实益。

    佛祖垂示言教,只为觉悟群生,方便多端,归元无二,总非心外有法。若在教下,以消文衍义、章句名相为方便,观心证入,是为根本。若在宗下,以机锋转语、偈颂拈提为方便,透脱识情,明心见性,是为根本。宗由参悟,教由解悟,至于“传佛心印”,则全同;我佛并无两种心印也。

    三止三观,简说如下:

    了知诸法,从因缘生,空无自性,于是行“体真止”,修“空观”,观成证理,得慧眼,证一切智;

    从空入假,广修六度万行,行“方便随缘止”,修“假观”,观成证理,得法眼,证道种智;

    双照非空非假,行“息二边分别止”,修“中道正观”(中观),观成证理,得佛眼,证一切种智。

    教:依教修证

    2、修六即佛

    宗:明宗修证

    又经教所说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事理行相,历历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则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岂待外求。宗门所说,总归本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观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矣(此观行至究竟也)。

    经教,为释迦如来所说的一代时教。一代时教,通指佛成道以来乃至入灭,四十九年间,谈经说法共历三百余会。在佛入灭的当年夏安居期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四日),由上首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倡议并主持,会同五百位大阿罗汉圣众,举行经律论三藏教典的结集。经典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律典由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论典由论议第一的摩诃迦旃延尊者诵出(时为“论母”,即论议的纲要);皆由预会的大阿罗汉圣众鉴定确认无误方可。结集的地点,在中印度摩竭陀国的灵鹫山七叶窟中,由该国阿阇世王为檀越,供养五百圣众三个月。其时,尚无纸张书写,结集以后,先由师资口口相授,全凭记诵;后来,才书之于贝叶,或刻之于铜碟。由是我佛家的经教,赖以传世。

    经教的内容,便是教我等众生断惑证真、转染成净、超凡入圣的“因果修证,凡圣生佛”的“事理行相,历历分明。”今就这几句话,略为发挥,俾便明确相关的问题。

    世间、出世间的事物,总不外乎因果两个字而已!上自诸佛成等正觉,下至众生堕落三途,悉皆不出因果之外,所谓“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印光法师语)。由于因果是普遍的真理,无有一人可以例外,无有一人能够抗拒,所以叫作“大权”。

    四圣、六凡为十法界,种种因果千差万别,要皆不出一心。如永明延寿禅师说:

    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界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宗镜录》卷二)

    经教明示我们,要解脱生死,就必须明因识果。永明延寿禅师说:

    初因无明不了发业,次因情爱贪著润生,故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痴爱故,则念念相续。当知念即生死。经云:起一念善,受人天身;起一念恶,受三途身。故知日夜念念,造未来生死之身,何有穷尽!《安般守意经•序》云: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犹彼种大也。《菩萨处胎经》云:一弹指顷,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宗镜录》卷七十三)

    凡夫心粗,不能觉察自己的心念有多少,诸佛已证大圆镜智,洞观一切,纤毫不遗。吾人学佛,唯必须绝对地深信因果。如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须知:灾祥成败,荣辱升沈,无不由心。莲宗第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说:

    真法无形,染净从缘。一真既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必然也。(《梦东禅师遗集》卷上)

    所谓“真法无形”,所谓“一真既举”,所谓“全体即一真”,我们可以用印光法师的一句话来理解,印光法师说:“唯当人一念心性,不属因果,而复不离因果。欲迥超乎因果之外,非圆成佛道不可!”不属因果,即心性之体;不离因果,为心性之用。又,印光法师说:“因果二字,为今日(时为二十时纪前半期)救国救民之正本清源决定要义,舍此则无求矣。”(《文钞》正编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众生与诸佛体性元同,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唐•杜顺禅师依《华严经》立“自性清净圆明体”,这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以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瞩,故曰圆明。在凡夫因烦恼覆之则隐,在诸佛因智慧了之则显。是即一切众生自心之体,灵知不昧,寂照无遗。非但华严一

    宗,亦是一切教体。(见《宗镜录》卷一《标宗章》)

    众生修因证果、转凡成圣的事理行相,按天台教,以“六即佛”辨明位次。六即佛者:

    一、理即佛:一念心,即如来藏之理,凡圣无别。

    二、名字即佛:或从善知识,或从佛经教,了知如来藏性,悟

    二空理[1],通达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其所悟之理,与佛无二无别。蕅益大师示居此位,当临终时,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印光法师说:名字位人,圆悟藏性[2],与佛同俦。若约宗门而言,便是大彻大悟;若约教下而言,便是大开圆解。此之大彻大悟与大开圆解,不是依稀仿佛明了而已。如庞居士,闻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下顿亡玄解。大慧宗杲闻圆悟克勤禅师说:“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即大彻悟。

    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能如是悟,方可名为大彻大悟、大开圆解。

    纵然到此地步,连见思惑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末法时期的大彻大悟之人,绝大部分是这等身份。如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草堂青禅师作曾鲁公。犹属上焉者也。次则海印为朱防御女,又次则雁荡僧为南宋奸相秦桧。这就是说,理虽顿悟,而惑未伏除,一经受生隔世,或至迷失了。关系重大,不可不知也。

    三、观行即佛:心明了,理慧相应,解行一如。圆伏五住地烦恼[1],而犹未能断除见惑。名曰圆教五品弟子位。五品者: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之五种(若欲详知,请阅蕅益大师著《教观纲宗》)。天台智者大师示居此位,属外凡位。

    四、相似即佛:得相似中道慧观,于圆教初信位断见惑,至七信位断思惑,八、九、十信位断尘沙惑,圆伏无明惑。此位之人,得六根任运不染六尘之实证,所以叫作“六根清净位”。于一一根中,都各能具有六根功德,作六尘佛事,能够六根互用,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说。

    此相似即佛,亦即圆教十信位,智者大师得法之师南岳慧思大师示居此位。亦称铁轮位,属内凡位。此位之人,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小乘阿罗汉不能望其项背。所以慧思大师生前殁后,皆示

    现不可思议的神异事迹。令见闻者,发起信心。即使如此,尚未获证实相妙法。若破一品无明,即证圆教初住之位,才开始证入实相,获得法身,受有一分常寂光土。

    如上所述,蕅益大师示居名字之位,智者大师示居五品之位,慧思大师示居十信之位。三大师本地的实证地位,谁能知其实际?很可能都是法身大士,乘大愿轮,垂大慈悲,助佛扬化,示生世间。不过,为使后人知道,证道不是那么容易的,深恐后人未证谓证,犯大妄语。末法时世更有谁人能够超越此三大师的呢?反思吾等博地凡夫,只堪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粗持重戒,一心念佛、兼修世善,凭信愿力,求生净土。一得往生,随各人功行深浅,迟早证得实相法身,则是决定无疑之事。

    五、分真即佛,亦称分证即佛。因相似观力,初破一品无明,入于圣位,证圆教初住,名发心住,亦称铜轮位。由是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十位,乃至等觉位,共四十一位,皆分破无明,分证实相法身。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国土,圆教初住菩萨便能在一百个佛土中,大作佛事;若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即为示现八相成道[1];若应以九法界身[2],得度者,即为普门示现以度脱之。二住则千佛土,三住则万佛土,位位增加十倍,法尔显现妙用。

    六、究竟即佛:分证位至等觉,犹去佛一等,名“有上士”。等觉位人,更破最后第四十二品生相(微细)无明,证入妙觉之极果,成为“无上士”。至此,已经穷尽法海渊底,智断究竟,福慧圆满,是即成佛。

    若从心境关系来说明,“六即”的次第: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为理即;谛理圆明,解而未修,是为名字即;观念有分数,是为观行即;观念以契于境,是为相似即;境入于念境智相融是为分真即;无境无念境智圆融,是为究竟即。

    虽然判别为六即,而不离一心,所以生佛无别;虽为一心而六即判然,所以凡圣天渊悬绝。六而常一,故曰即;一而常六,故初后位次不滥。凡夫之人,明白了“六而常一”,自知是佛,便能全性起修;明白了“一而常六”,便能全修在性,不致以凡滥圣。

    天台智者大师立此“六即佛”义,并非凭空杜撰,乃是根据包含在佛经中意义。如《四教仪集注》说:“六即位者,义蕴佛经,名出智者。如贫女宝藏、力士额珠等,在诸文所明。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观位次。”《集注》所说“贫女宝藏”和“力士额珠”两喻,出自《大般涅槃经》。贫女宝藏者,谓有一贫女(喻凡夫众生),自己家中的地下埋有宝藏,由于她不知道,所以长期以来,饱受穷苦(喻无始以来,流浪于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之中)。忽遇异人(喻善知识或经教),予以指示,方知宝藏,乃至取以受用。以此过程,取喻六即:一、有藏(理即);二、人指(名字即);三、耘掘(观行即);四、得近(相似即);五、藏开(分证即);六、取用(究竟即)。力士额珠喻,意亦同此。

    由此可见,六即佛义,虽然由天台智者大师所立,其实这是一切众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众生成佛的一个带有总统性和普遍性的轨道。可以说,佛门中任何宗派的修证,固然各有特征,但从普遍规律来看,都是超越不了这一“六即佛”法则的。

    关于“因果修证”的“事理行相”,此中,又须应知悟证之义。如印光法师说:“何谓悟?悟者:了了分明,如开门见山,拨云见月;又如明眼之人,亲见归路;亦如久贫之士,忽得宝藏。何谓证?证者:如同就路还家,息步安坐;亦如持此宝藏,随意受用。悟,则大心凡夫,能与佛同;证,则初地不知二地举足下足处。明白了这悟证之义,可以避免‘增上慢’的过失,努力进修,不生退屈。”(《文钞》正编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这样,“若能修因,自然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大开圆解——印注),则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的自性本有天真之佛,更不待外求矣。

    “宗门所说,总归本分”,本分,或称“本命元辰”,亦即“向上一著”,用教下的语言,便是“不涉因果凡圣生佛”的无修、无得、无证的实相妙理。所以,印光法师在论文中注出:“此理即也。”这是“理即佛”,如宋•法云普润大师,号无机子,叙曰:“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名六即佛。”其颂“理即佛”曰: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若得此意”,便是明心见性,彻悟向上。印光法师于文中注曰:“此名字即,及观行初心也。”无机子大师颂“名字即佛”曰:

    始听无生曲,方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观行初心“,即从名字位初入观行位。如《天台四教仪集注辅宏记》曰:“名字位人,初修观行,失易得难。名字位中心地功夫是得失相半。渐至精纯,至观行后心打成一片,唯得无失。”这便是如前所说过的,开悟了以后,仍须“历缘锻炼”,以长养圣胎。无始生死业习浓重,即使一旦醒悟,也非是一朝一夕便可得磨炼得干净的啊!

    如印光法师说:“明心见性是悟,不是证。证,则可以了脱生死。如果唯悟而未证,纵然悟处高深,奈何见思二惑还没有断除,则三界轮回,决定莫由出离。”(《文钞》正编卷一《复戚智周居士书》)正如沩山祖师(灵佑)禅师所说:“可中顿悟正因(明心见性、彻悟向上——印注),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除,须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又如长沙景岑禅师(嗣法于南泉普愿禅师)说:“天下善知识,未证果上涅槃,以功未齐于诸圣故也。”

    是即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而,见性成佛,是约本有天真法身之理。《天台四教仪》云:“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以无缘了功德,福慧没有圆满——印注),何关修证者也。”这仅仅是开悟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若论修证过程中的阶级地位,也同教家的通途常轨——六即佛,是没有任何不同的。

    所以,当参禅功夫到家,打破疑团,得意明心之后,如论文说:“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实矣。”大彻大悟,已得居于“名字即佛”的地位,嗣后的修证,便是“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真)即佛”,乃至“究竟即佛”这一过程了。因此,印光法师在论文中加注说:“此观行至究竟也。”

    如果说,得“名字即佛”地位,是顿悟的话,那么悟后尚须“历缘锻炼”,由“观行即佛”乃至“究竟即佛”,便是渐修了。当然,人们的根机是不一样的,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按永明延寿禅师所说,顿渐悟修总有四句,即:顿悟渐修;渐悟渐修;渐悟顿修;顿悟顿修。然而,他仍以顿悟渐修为通途,其余不过是特殊的、少有的个别情形。又,即使是顿悟顿修之者,“六即佛”的轨迹,也依然不能抹煞。如印光法师说:

    虽则顿渐有异,而中间位次,必不磨灭。大鹏一举九万里,亦是自下升高。利刀一截千纸,亦是从一至千。

    顿教唯约顿说,故有无位次之论。然而,于无位次之中,不妨位次历然。顿若异渐,是渐非顿家之渐、顿非渐家之顿;二法判然,了不相即。唯宜以实义立言,不当以渐顿之表语为据,则佛法无一法不相通矣。(《文钞》卷二《复徐蔚如居士书》)

    从善知识,及从经卷,闻见此事,得意明心,入于“名字即佛”,无机子•法云大师颂,见前。依教修行,理慧相应,言行如一,是为“观行即佛”,法云大师颂曰: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境观相应,惑障粗垢先脱,中道妙理相似现前,是为“相似即佛”,法云大师颂曰:

    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因相似观力,初破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对枝末无明说,枝末无明是三界内见思无明,根本无明是界外障法身的无明——印注)开始亲证真如佛性;由圆教初住乃至等觉,是为“分证(真)即佛”,法云大师颂曰:

    豁见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智无不圆,惑无不寂;智断圆满,菩提果圆,是为“究竟即佛”,法云大师颂曰: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悟理如开眼

    3、行——举古德榜样悟后尤重事修

    事修如运足

    (1)三七阅藏、(2)跪行立诵、(3)日持法华、(4)专心看经、(5)专念观音、(6)专持准提、(7)百八佛事、(8)对像恭敬、(9)

    不作不食、(10)求生西方、(11)躬行苦行。

    所以古德大悟后,有三次七次阅大藏经者(汾州无业,三终大藏。育王知微,大慧杲门人,禁足于上塔院十余年,七终大藏。见《阿育王山志》)。有以坐看为不恭,跪诵行披立诵者(栖贤湜三终大藏,皆如此)。有毕生日持一部法华者(永明寿,首山念)。有看经唯恐打差(差音叉,去声,异也),贴帖子于方丈门首,曰看经时不许问话者(仰山寂)。有持观音圣号者(明教嵩,日诵十万观音,世出世间经书,不读而知。又华林觉常念观音,遂感二虎常相依附)。有持准提神咒者(金华俱胝和尚)。有日课百八佛事者(永明寿,一部法华亦在百八之数)。有对立像不敢坐,对坐像不敢卧者(大通本,又凡食物以鱼胾[zì]名者,则不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百丈海)。至于念佛求生西方,则多不胜数也。良以百丈乃马祖传道嫡子,其开示有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又,所立清规,凡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皆归净土。故五宗诸师,多事密修也。多有久历年所,躬行苦行(如沩山作典座,雪峰作饭头之类)。无非欲圆满六度,自利利他。类皆重法如宝,轻身似尘。

    如前所述,开悟如开眼,对于超凡达圣的道路,明了无误。修行如运足,在走上佛果的道路上,步步靠近。开悟以后的修行,不仅必要,而且这才是真修。便不会像未悟的人,如《地藏经》所说的那样“南阎浮提人,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了。开悟的人,能够做到《金刚经》说的那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三轮体空;一道清净。这四句话,是佛法修行的纲要,唯有明心见性以后,才能如此实际而修行。如印光法师说:

    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该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像,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想。

    虽然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若如是认为,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贻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文钞》正编卷一《复袁福球居士书》)

    下面,就印光法师在本论文中所举示的古德高贤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以后,犹孜孜矻矻精进修持的芳轨典范,进行简略介绍。

    (1)悟后,三遍、七遍阅《大藏经》

    大彻大悟以后,阅读佛经,一一皆如亲见自己本来面目。藉教印心,尤其至关重要,所以古德悟后不惜数遍阅读三藏教典。

    例如:汾州(山西省隰县)无业禅师(760—821),他是马祖道一禅师座下的得法弟子。俗姓杜,商州上洛(陕西)人。九岁时从开元寺的志本法师受学,十二岁剃度为沙弥,二十岁依襄州(湖北)幽律师受具足戒。精习《四分律》,善讲《涅槃经》。然后为发明根本大事参方行脚赴江西洪州(今南昌)见马祖道一禅师,得大彻大悟,传佛心印。归五台山隐居,寒暑星霜经历八载,专心阅读《大藏经》三遍。

    无业禅师后来回到老家汾州(山西)住开元寺。唐宪宗皇帝敬其高德,特诏请他到皇宫来,禅师固辞不赴。嗣后行化二十年,长庆元年(唐穆宗李恒•公元821年)入寂,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二。皇帝赐谥“大达国师”。(《宋高僧传》卷十一)

    浙江宁波鄞县阿育王寺知微禅师,南宋时人,为大慧宗杲禅师的得法弟子。开悟以后,大事了办,便在当山的上塔院闭关精修,经十有余年,阅读《大藏经》七遍。

    (2)悟后,跪读、行披、立诵佛经

    例如:栖贤澄湜禅师,宋朝人,法眼宗系。原籍福建建宁。嗣法于百丈道恒禅师。大彻大悟以后,阅读《大藏经》,如对世尊圣容,而不敢坐。或跪而阅读,或行而披阅,或立而诵持,共阅三遍《大藏经》,皆如此。

    澄湜禅师住持江西庐山栖贤寺宝觉院,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重订《赵州和尚语录》。(《五灯会元》卷十)

    (3)毕生日持《法华经》

    例如:杭州永明寺延寿禅师以诵持《妙法莲华经》为日课之一,毕生行之而不辍。永明禅师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原籍杭州,生当五代末、北宋初之际。曾为吴越国的库吏小官,因世乱,出家为僧。二十八岁受具足戒,先依翠岩岑禅师参禅。岑禅师迁化,乃入龙册寺修“头陀”苦行。后到天台山参德韶国师,大彻大悟,得其心印,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先开法于雪窦寺,又迁至灵隐新寺。北宋建隆三年(961),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建永明寺(今净慈寺)请为住持,大宏禅净圆修之法,著《宗镜录》一百卷行世。每天诵《法华经》一部,终生无有间断。宋开宝八年(983)圆寂,寿七十二。

    又,首山(位于河南开封地区襄城县南五里处)省念禅师,宋代人,俗姓狄,原籍莱州(山东掖县)。少年出家于南禅寺,为人简重有精识。参风穴延沼禅师,大彻大悟,得其心要。专修“头陀”苦行,诵《法华经》未尝间断,膺得诸方丛林钦敬,称呼曰“念法华”。(《禅林口实混名集》卷下)

    (4)专心看经

    大彻大悟以后,专心看经,唯恐他人打闲差,在方丈门前贴一帖子,写道:“看经时不许问话。”这是仰山慧寂禅师的故事。

    仰山,位于江西省宜春县(古称袁州)南边六十里处洪江乡,寺名曰栖隐寺。现在有一诚大和尚高足养航法师正在致力于恢复这一道场。唐僖宗时(873—888),由沩山灵祐禅师之弟子慧寂禅师开创栖隐禅寺,举扬其师沩山之宗风,称为沩仰宗。仰山慧寂禅师为沙弥时,参灵祐禅师,已经大彻大悟,禅书中记有他著名的念经公案。(《三百则》T46)

    (5)专念观音圣号

    例如:明教契嵩禅师(1007—1072),云门宗系。藤州(广西)镡津人,俗姓李,字忠灵。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七岁出家,十三岁披剃,十九岁具戒参方,遂于筠州(江西省)洞山晓聪禅师处契悟真源,得其心要。每天持念观音圣号十万声,获得忆持陀罗尼(总持)法门,对于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经书,不读而知。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住杭州钱塘湖山,著《原教论》,驳斥韩愈的排佛论。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移居南衡山,复住永安兰若,著《禅门祖图》、《传法正宗论》、《辅教篇》等。嘉祐六年(1061),把这些护法卫教的著作进上于宋仁宗皇帝,蒙皇帝赞许,加封“明教大师”之号。后住佛日山。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圆寂,世寿六十六岁。(《五灯会元》卷十五)

    又例如:潭州(湖南长沙)华林善觉禅师,唐朝人,参马祖道一禅师大彻大悟之后,常持锡杖夜晚出来行道,经行于林麓之间,七步一振锡一称观音圣号。

    有一天,朝廷的观察使裴休居士来访,见了面问曰:“师还有侍者吗?”善觉禅师曰:“有一两个。”裴休问:“在什么处?”师遂呼唤:“大空!小空!”便有两只老虎从庵后窜出。裴休惊悸,师语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

    裴休问师作何行业,感得如斯?师沉默良久,曰:“会么?”裴休曰:“不会。”他既然不能以理会,便只好就事说了,对裴休说:“山僧常念观音。”(《景德传灯录》卷八)

    (6)专持准提神咒

    金华俱胝和尚,唐时人,属南岳怀让一系下的禅师,俗家姓氏不详。在浙江婺州金华,有比丘尼大德名实际者提问,不能答,遂弃庵参方,誓志究明己躬下事。谒天龙禅师(天龙禅师是大梅法常禅师的法嗣),具以尼事请问,天龙禅师竖立一指,遂大悟。自后接引学人,凡答来问,皆竖一指。日常则诵持大悲准提神咒,故称曰“俱胝和尚”,或称曰“俱胝一指”、“一指头禅”。临入寂时对众云:“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五灯会元》卷四)

    (7)日课百八佛事

    昼夜持念阿弥陀佛圣号十万声,日课百八佛事,是永明延寿禅师的行业。今据永平道者山大云峰禅寺嗣祖居幻沙门释文冲重校编集的《宋•慧日永明智觉延寿禅师自行录》,将其每日所行的百八佛事介绍如下:

    1、一生随处常建法华堂,庄严净土。

    2、昼夜六时普为一切法界众生修法华忏。

    3、常修安养净业,所有毫善,悉皆为法界有情回向往生。

    4、坐禅时,普愿法界众生同入禅智法明妙性。

    5、每日诵《法华经》一部七卷,逐品上报四恩、下济三有。

    6、每日诵《般若心经》八卷,普为一切众生求解脱。

    7、每日读《华严经•净行品》,依文发一百四十大愿,愿一切众生,皆得入道。

    8、昼夜六时诵大悲咒,普为一切众生消除罪障。

    9、昼夜六时诵加句佛顶尊胜陀罗尼,普为一切众生消除罪障。

    10、昼夜六时皈命礼敬三宝及晨朝礼十方佛。(偈文略)

    11、每日普为法界众生礼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愿罪灭福生、障消道现。

    12、自制大乘悲智六百愿文,普为一切众生发愿礼拜。

    13、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念宝胜如来等七如来名号,回向消业,往生净土。

    14、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向十方面焚香,愿此香变为珍宝楼阁、音乐花果、衣服饮食种种供具,供养十方诸佛。

    15、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逐方皈命十方面三宝,成就五分法身。

    16、昼夜六时,普为十方法界众生赞叹三宝,愿具梵音、色像第一。

    17、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散花供养十方三宝。(散花真言略)

    18、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受持金刚铃、金刚杵,诵真言振铃声,警悟愚昧,入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19、昼夜六时,修行五悔,忏涤六根,普为法界众生消除生死重罪。(忏六根文,略)

    20、昼夜六时,同与法界众生,劝请十方一切佛出世、转法轮、久住。

    21、昼夜六时,同与法界众生,随喜诸佛、菩萨无尽功德及一切凡夫所作漏、无漏诸善功德。

    22、昼夜六时,同与法界众生回向无始来今一切善根,普施众生,

    回向无上菩提,同生西方净土。

    23、昼夜六时,同与法界众生发愿,亲证法华三昧,顿悟圆满一乘。临终神识不乱,往生西方净土,皈命弥陀。

    24、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一心焚香皈命天王,别置道场,尽形供养,承菩萨威光,安然履道。

    25、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念天王心真言曰:唵•悉唎曳莎婆诃。

    26、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念天王护身真言,永消魔患。真言:唵•药叉瓦惹萨诃。

    27、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别建道场,供养般若。诵摩诃般

    若波罗蜜多,课念名号,承大威德,发明佛慧。

    28、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别建道场,供观音像,旋绕课诵名号,愿具足五眼十身。

    29、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别置香花供养《妙法莲华经》,同悟一乘,咸证三昧。

    30、昼夜六时,受持内外五供养陀罗尼,愿法界众生内外心境,

    理事无碍,悉成供具,供养无量如来。(真言略)

    31、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打钟,愿钟声周遍法界。先:凡圣

    行道;次:警觉长夜生死;后:三途解脱。诵破地狱真言(略)。

    32、昼夜六时,普为法界众生,受持锡杖。振锡声遍法界,大作佛事,众生离苦,皈命解脱。

    33、晨朝礼和尚本师灵鹫山中释迦牟尼佛,普愿法界众生绍隆三宝。

    34、晨朝礼《妙法莲华经》,普愿法界众生同证法华三昧、咸生弥陀净土。

    35、晨朝礼阿阇梨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愿法界众生开根本智。

    36、晨朝普为法界众生顶戴阿弥陀佛行道,承大愿力,慕极乐之圆修。

    37、晨朝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一字心王陀罗尼,圆证心王,居总持位。真言曰:唵部淋泼。

    38、晨朝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释迦牟尼佛,愿继能仁,成寂灭思。

    39、晨朝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愿成无性妙慧,作法王之子。

    40、晨朝普为法界众生,受持大乘六念:佛、法、僧、戒、施、天。愿众生成就一切种智。

    41、晨朝普为十方面众生代发菩提心,圆满无上菩提。真言曰:

    唵,冒地[口+尔]多母怛,播那野弭。

    42、晨朝普为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忏悔先业,念七佛灭罪陀罗尼。(真言略)

    43、晨朝普为十方法界众生,授菩萨戒。

    44、晨朝普为十方面众生,念施戒陀罗尼,普愿具佛律仪,谨洁无犯。(真言略)

    45、午时礼皈主•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普愿众生顿悟自心,成妙净土。

    46、午时礼《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藏,普愿法界众生入缘起性德之门,游毗卢大愿之海。

    47、午时礼忏悔师•银色世界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普愿法界众生,了罪性空,成无生忏。

    48、午时普为法界众生旋念观世音本身陀罗尼,普愿具圆通身,

    成普门行。真言曰:唵•悉罗毗婆尼,萨诃。

    49、午时普为法界众生旋念多宝佛,愿分身散形,同证一乘。

    50、午时普为法界众生旋念普贤菩萨摩诃萨,愿成差别之智门,运无始之妙行。

    51、午时普为法界众生顶戴观音行道,成观音实际之身,运同体大悲之行。

    52、午时普为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念阿弥陀佛心真言,愿证悟

    佛心,同生安养,真言曰:唵•阿密栗多帝际贺啰吽。

    53、黄昏礼教授师•兜率天宫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普愿法界众生,成无等真慈,继一生补处。

    54、黄昏礼《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清净法藏,普愿众生行无所得之方便,具一切种智。

    55、黄昏礼大悲观世音菩萨、一切菩萨摩诃萨,普愿众生入圆通门,运法界行。

    56、黄昏旋绕念文殊心咒,普愿众生入阿字门,了无生性。真言曰:阿啰跛佐曩。

    57、黄昏时,普为众生旋绕念释迦牟尼佛,愿广布身云,八相成道。

    58、黄昏时,普为众生旋绕念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愿具十四种无畏,福佑众生。

    59、黄昏时,普为众生顶戴释迦宝塔行道,愿绍隆佛种、永为福田。

    60、黄昏时,普为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念阿弥陀佛心咒,愿证悟佛心,同生安养。

    61、每夜上堂说法,普为十方禅众法界有情,同悟心宗,一乘妙旨。

    62、初夜礼证明师七宝塔中•过去多宝佛及一切佛,普愿法界众生不违本愿,助转法轮。

    63、初夜礼《大宝积经》真如海藏,普愿法界众生,依了义经,通佛妙旨。

    64、初夜礼慈悲导师•安乐世界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及清净大海众,普愿众生,同了唯心净土。

    65、初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观音莲华部心陀罗尼,愿具大悲门,圆自在慧。

    66、初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弥勒慈尊佛,愿觐内院,亲成法忍。

    67、初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愿摄诸根,净念相继,托质莲台。

    68、初夜普为法界众生,顶戴《法华经》行道,尽入法华三昧,同归究竟一乘。

    69、初夜普为尽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念般若大悲心陀罗尼,悉愿谛了自心,圆明般若。(真言略)

    70、每夜普为法界众生,施旷野鬼神、水陆空行、饥饿众生等食及水。

    71、每夜常与九品鬼神、法界众生授三皈依法。

    72、每夜常为一切鬼神、六道冥官授三昧耶戒。

    73、每夜常为一切鬼神、法界众生说三乘法。

    74、中夜礼十方释迦牟尼分身佛,普愿众生不动道场,分身百亿。

    75、中夜礼《大般涅槃经》诸佛秘藏,普愿众生明自性心,住秘密藏。

    76、中夜礼大慈大悲救苦地藏菩萨摩诃萨,普愿法界众生证无垢三昧,度恶趣众生。

    77、中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佛顶金轮陀罗尼,普愿无见顶相,作法轮王。真言曰:唵齿临。

    78、中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药师琉璃光佛,愿成本愿风轮,往生宝刹。

    79、中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药王菩萨摩诃萨,愿作大医王,救度一切。

    80、中夜普为法界众生顶戴《华严经》行道,咸入海印三昧,顿悟法界圆宗。

    81、中夜普为法界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念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

    陀罗尼,悉愿安法界胎,孕菩提子。(真言略)

    82、后夜礼东方满月世界药师琉璃光佛,普愿众生发大誓心,摄无边众。

    83、后夜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生奥典,普为众生冥合真心,了无所得。

    84、后夜礼药王菩萨摩诃萨,普愿众生说妙法药,除烦恼病。

    85、后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金刚经》心中心陀罗尼,愿证金

    刚三昧,坚固佛身。真言曰:唵乌伦尼萨婆诃。

    86、后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阿弥陀佛,愿成无上慧,摄化有情。

    87、后夜普为法界众生顶戴《大般若经》行道,愿入无住观门,成就无生法忍。

    88、后夜普为法界众生旋绕念地藏菩萨摩诃萨,愿布无缘慈,拔三途苦。

    89、后夜普为尽十方面众生擎炉焚香,念阿字一切佛心智陀罗尼,

    悉愿入无生门,具真佛智。真言曰:南无三满多,勃陀喃阿。

    90、稍暇时,旋绕行道,普愿众生得紫金身,相好圆满。

    91、看大乘经典,普愿一切法界众生,同明佛慧。

    92、受持秽迹陀罗尼,普愿众生所向之处内外境界,悉皆清净。(真言略)

    93、受持回向真言: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无

    上菩提,念念圆满;三、回施法界众生,同生净土。(真言略)

    94、受持往生真言,愿临终时与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念往生咒一遍。

    95、普为法界众生受持一切如来大宝出生灌顶陀罗尼,悉愿决定

    成就无上菩提,为法王子。(真言略)

    96、常时采鲜花供养一切尊像,普为众生善根柔软,成就妙圆。

    97、常劝一切人念阿弥陀佛,修净业福智、三学六度、广结净会、

    供养大斋,种种施为,恒有导首。

    98、常与四众授菩萨戒。

    99、常印施天下弥陀佛塔、般若宝幢、楞严、法华等经,及诸神咒,劝十种受持、三业供养。

    100、三衣之外,所有财帛逐时旋施,作有为功德,救济贫苦,

    供养众生,常放一切生命,慈覆有情。

    101、遇缘广施医药,愿尽未来际常作医王,普救一切众生身心重病。

    102、常带持《大佛顶》神咒,普愿法界众生永祛魔障。

    103、常带持《大随求》等一百道不可思议神咒,愿法界众生所求如意。

    104、常以香花灯水幡盖等供养道场,精严佛事。

    105、常供养悲敬二田,乃至一搏之食,皆施畜生饿鬼众生,令发无上菩提心。

    106、常焚香供养僧伽黎大衣,每披著,恒发愿:与法界众生常

    服如来无上福田衣,具足如来微细禁戒。

    107、每受粥饭之时,恒发愿先供养法界一体三宝,十方施主六

    度圆满,修西方净业,成无上菩提,普施六道众生,具足六波罗蜜。

    108、常纂集制作祖教妙旨《宗镜录》等,法施有情。乃至内外

    搜扬,寄言教化,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目次略)

    ——(《卍续藏经》第63卷159—165页)

    综观如上所列的“百八佛事”,其中有一些项目,若用现在的话来说,则是具有一定的“弹性”的,是即:须要经常地去做,而不是每天都必定去做的。例如:修建法华堂、印施经典、以财帛布施、放生、施医药、结净会、供大斋以及著作《宗镜录》诸书等。

    那么,我们可以体会到,所言“百八佛事”,其中包括了不仅仅是、也不限定是每日所必修必行的功课,实际上乃是终生所必修必行的功课。

    还有,关于“一百零八”这一数目字,同我们佛家的关系至为密切。最常应用的便是一百零八颗的念珠,寺院道场早晚鸣钟皆为一百零八响。教典中则说众生有“百八烦恼”(见惑八十八使,加上思惑的十缠十使),《大智度论》说修持的法门有“百八三昧”,《楞伽经》将诸法说为“百八句”,《本行集经》说“百八法明门”,密教中则有《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一百八名佛顶轮王赞》、《观音一百八名经》、《文殊一百八名梵赞》、《金刚手一百八名梵赞》、《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梵赞》等等,不及一一列举。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往往以“阴阳”论事。则谓12是阴数的最大,9是阳数的最大;这两个数字都是代表了最多——天(乾)无限大,地(坤)也无限大。把这两个数字再乘起来:12×9,其值便是108,也就是天地时空(宇宙)无极无限了,用佛教的话来说,便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知道,所谓“百八”,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实数,而是极言其多、乃至无限的意思,也是无所不包、极其圆满的意思。概而言之,则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不能出乎“百八”以外,竖穷横遍,具足一切功德。

    永明延寿禅师以大彻大悟、大祖师的身份,而犹孜孜矻矻身体力行,每日(终生)实行“百八佛事”,为我等佛门中人趣向佛道,树立了千古不磨的光辉榜样。

    至于昼夜持念阿弥陀佛圣号10万声,亦非不可能。吾人掐着钟点尝为试验。一昼夜24小时共为86400秒,因此,如果1秒钟念佛号1声,则不能满10万之数(差13600声)。若1分钟念70声佛号,1小时可念4200声,20个小时念84000声,24小时念十万零八百声。为时太紧,几乎没有一点休息。所以,要争取每分钟念80声佛号,即1小时念4800声,用不了21小时即可念满10万声佛号,尚可余有3个小时,可以养息,或作其余佛事,如诵经咒、发愿回向等。

    如是念佛,必须快速地念四字佛号,吃饭穿衣,乃至登厕之时,都无间断方可。吾人应知:这是按照吾等杂乱心人努力念佛的情况来说的。若是明心见性、了心无生的人,应当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彻悟心性之人心如明镜,了无一物,诸物炳现,一鉴即了。所以,不可以用我等乱心人揣度大彻大悟人的心性境界,谓其日行百八佛事有困难。

    关于“昼夜弥陀十万声”,莲池大师有一则开示,吾人应知。大师在所著的《竹窗三笔》中说: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余尝试之。自今初日分至明初日分,足十二时百刻,正得十万。而所念止是四字名号,若六字则不及满数矣。饮食抽解皆无间断,少间则不及满数矣。睡眠语言皆悉断绝,少纵则不及满数矣。而忙急迫促如赶路人,无暇细心切念,细念则不及满数矣。故知十万云者,大概极言须臾不离之意,而不必定限十万之数也。吾恐信心念佛者或执之成病,因举吾所自试者以告。或曰:此大师禅定中事也,则非吾人所知矣。(莲池《竹窗三笔•昼夜弥陀十万声》)

    莲池大师一副大慈悲菩萨心肠,告诫我们杂乱心人,恐心力不堪负荷而执以成病,则得不偿失了。其实,莲池大师也已暗示,这是大师禅定中事。莲池大师自己也是过来人了,怜悯众生,故谆谆作此开示。

    (8)恭敬圣像

    例如:大通善本禅师(1035—1109),北宋时人,属云门宗系。原籍颖州(安徽),为西汉董仲舒的苗裔,博学而无意于仕途。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二十八岁,偕弟善思依显圣地藏院圆成律师惠辑出家,学律。往姑苏(苏州)瑞光寺参谒慧林宗本禅师,发明心地,大彻大悟而嗣其法。世称宗本为“大本”,善本为“小本”。善本禅师严精律仪,视佛菩萨圣像如对真容,对立像则不敢坐,对坐像则不敢卧。又凡食物用鱼、鸡、肉等为名者,即不食。街坊中素食馆往往用荤名,是最不如法,须知!

    (9)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是百丈怀海禅师的高风。百丈是山名,亦称大雄山,在江西奉新县。怀海禅师(720—814),唐朝人,为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大彻大悟有著名的“野鸭子”公案[1]。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师资互辅,相为发扬,中华佛教乃得光大于今。百丈禅师所立丛林清规,有一项谓之“普请”,便是共住寺众大家都要去劳动作务,现在一般都叫做“出坡”。百丈禅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寺中主事者因师年高,不忍其过劳,把他的作务工具掩藏起来。师曰:我无德,怎可以人皆劳务而我安息?既遍找作具不获,遂亦不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美谚广传于天下丛林,流芳千古。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正月十七日归寂,赐谥曰“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见《五灯会元》卷三)

    (10)求生西方净土

    参禅明心大彻大悟以后,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净土而努力念佛自利利他的禅门古德,不可胜数,信翻禅书,略举数例。

    死心悟新禅师(1046—1115),北宋时人,临济宗系,嗣法于黄龙(古称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新建县)祖心禅师。原籍绍州,俗姓王,生下即有紫肉幕右肩,若披袈裟状。参黄龙谒晦堂得悟。有劝修净土语曰:

    “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

    又有云:“汝若念佛不生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

    真州(江苏省仪征县)长芦真歇清了禅师,宋朝人,原籍四川绵州,俗姓雍,十一岁出家,参邓州丹霞子淳禅师悟道,传曹洞宗法系。丹霞禅师上堂云:“日照孤峰翠,月临溪水寒;祖师玄妙诀,莫向寸心安。”师由是契悟。力弘念佛法门,有语录云:

    “洞下一宗,皆务密修(念佛法门),其何故耶?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宗门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而犹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之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清了禅师著《净土宗要》云:

    “弥陀不离众生心,是三无别。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全收。如帝释殿上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圣人善巧方便示人,专念阿弥陀佛乃千珠直指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九界众生微尘刹海。”

    师自从大彻大悟后,便专意西方,临终无病而化。

    长芦宗赜(颐)禅师(1010—1092),原籍洺州(河北永年县),俗姓孙。父早亡,事母至孝。博通儒典,尤擅文章。二十九岁投圆通秀禅师出家,参长芦应夫禅师彻悟向上,嗣其法席。奉迎老母亲供事于方丈东室,劝勉念佛。结“莲华胜会”,禅定中感得华严会上普贤、普慧二位菩萨前来乞求于入胜会,遂以二菩萨为会首。以是证知:净土法门契理契机,诸圣冥为翼赞。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端然坐逝,寿八十三。

    越州(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988—1060),嗣法于雪窦重显禅师,北宋时人。其俗家业渔,师当儿时,坐船尾,得鱼辄放回水中,父呵笞之,亦不顾。稍长游京师,遂投景德寺出家。东游至翠峰,谒明觉禅师,任行单为水头。作务中因汲水折断了扁担,遂开悟。说悟道偈云: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刃峰头独足立。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堪破维摩诘。”

    师励修净土,勤以劝人。问学人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今问汝等,修净土者,当如何修?”一众无语。师自答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云:“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义怀禅师的净土法语,被后世奉为明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示寂于池阳之松山庵,寿七十二岁。

    慧林圆照宗本禅师(1005—1087),北宋时人,为天衣义怀禅师的法嗣。原籍江苏无锡,俗姓管,博通经史,严净律仪,参义怀禅师,得其心要。先居苏州瑞光寺,后受杭州净慈寺邀请,因而两地道俗相争不下。杭守(市长)乃具公文给苏州当局说:“愿借师三年为杭州人植福。”苏州人才勉强同意。宋神宗(赵顼)诏敕请住东京之慧林寺,赐号曰“圆照禅师”。神宗尝召师问道,师翛然自如,无所加损。在一般人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在师则完全是一副“平常”之心,不为荣辱所动,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出都之日,王公贵人相送者,车骑相属。师诲之曰:“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惟勤修勿怠,是真相为。”闻者莫不感涕。

    师平居专修净土。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七宝池中,一花殊丽,问净土善知识,答曰:“待净慈圆照宗本禅师耳!”又,资福曦公至慧林向师礼足施金而去,人诘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花,净土人言以俟本公。”

    有人问曰:“师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何得莲境标名?”师答曰:“虽在宗门,亦以净土兼修耳!”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安坐而逝,寿八十二岁。

    云顶冰怀济能禅师,明末清初人,原籍浙江绍兴(山阴),俗姓朱,十九岁出家,先参湛然澄禅师,再参汉月法藏禅师,于首座梵伊禅师座下契悟心要,漫步溪滨,见桃花盛开,大彻大悟,拈偈云:“昔年落在葛藤里,今日方才出得伊。从兹坐破千峰月,换却时人眼与眉。”

    师隐居庐山数载,晚年归隐姚江云顶山,自号“一壑子”,以净土一门深入,尝指示学人云:“然则念佛能生西方,破生死出三界,超缠缚脱火坑,显本分露爪牙,其力大矣哉!有此捷径,而不能由,甚至反相排贬,是真颠倒凡夫、愚迷种子,最可怜悯者哉。”师著有《角虎集》,阐扬禅净圆修之宗旨。

    盖净土法门,如古德云:如天普盖,似地均擎。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如所谓:天上群星皆拱北——拱卫北辰紫微;人间万水尽朝东——汇入浩瀚大海。所以,百丈怀海禅师《丛林二十要则》垂示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所立《清规》中,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皆为回向归于净土。天下诸宗一切丛林朝暮课诵及所有佛事,悉皆以净土为归宿。所以,禅门五宗诸师多事密修,这就如同人的生命离不开呼吸空气相似,法身慧命离不开净土法门。

    (11)躬行苦行

    古人大彻大悟以后,为对治见思烦恼,藉境炼心,培植福德,往往久历年所,躬行苦行。即如沩山灵祐禅师(771—853),是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弟子,俗姓赵,原籍福州长溪,少年出家为本郡法恒律师执役,二十岁剃度,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初到天台山国清寺,值寒山、拾得和丰干三圣人,指示令参百丈怀海禅师,有著名的“拔火”公案[1]。大彻大悟后,作出力气的活,当典座,便是供应众僧饮食的后勤工作的负责者。时有得道高僧、堪舆专家名司马头陀者,自湖南来对百丈禅师说:“顷在湖南潭州寻得一座大沩山,乃是一千五百僧众住处。”百丈说:“老僧住得否?”头陀曰:“非和尚可居。”丈问:“何故?”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若和尚去住,则僧徒不盈千。”丈曰:“吾众中有人住得否?”陀曰:“待一一观之。”

    时华林善觉禅师为第一座,令侍者请来。丈问:“此人如何?”陀请善觉禅师謦欬一声,行走数步,曰:“不可。”历观诸人皆不可,最后唤典座来,头陀一见便说:“这正是沩山主人也。”

    灵祐禅师遂往沩山开山,亦吃尽千辛万苦,并遭遇唐武宗的会昌法难。至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佛法复兴,沩山道场遂亦大盛,这已经是灵祐禅师晚年的时候了。大中七年(853)正月,无疾坐化,寿八十三岁。有《语录》一卷行世。

    雪峰义存禅师(820—908),原籍福建(南安),俗姓曾,十二岁出家,深通经教,尤好禅寂,参遍诸方,后谒见德山宣鉴禅师,大彻大悟,嗣其法系。而自甘苦行,充任饭头。至唐懿宗咸通年中,师年四十余岁,归福州象骨山开创雪峰寺,四方衲子来座下亲近,恒以千数。居雪峰寺四十年,度人无数。于五代的后梁开平二年(908)示寂,寿八十九岁。

    如上略举古德芳规,切实告诉我们后学,应当知道:参禅疑情打破、彻悟明心以后,尚有见思烦恼未断,距了生脱死,尚大远在。明心“悟理”如开眼,苦行“事修”如运足。眼开则不致堕坑落堑误入歧途,足运则全性起修而时刻向佛道迈进。所以,如印光法师论文中说,悟后愈加勇猛精进地修持,“无非欲圆满六度,自利利他,类皆重法如宝,轻身似尘。”古德们真正是我们的范模和榜样。

    4、斥今人亵慢

    绝不似今人之轻慢古今,亵渎经论也。

    印光法师教诫我们,修学佛法,唯至诚恭敬,方可得益。凡经典、圣像所在之处,便应当如同法身真容一样地至诚恭敬,方能与佛法相感通,获得加被,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否则,亵慢之罪,奚啻弥天,而受苦之期,岂止穷劫!善因而反遭恶果,深可怖畏!

    1、宗——前锋

    (五)宗教相成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

    2、教——后劲

    是知宗为前锋,教为后劲。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但以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

    宗,即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即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为佛教门中一切修行人的根据和准的。为什么说“宗为前锋,教为后劲”呢?浅显地说,也应该有两方面的理由。

    首先,昔日灵山会上,释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惘然莫测,唯有摩诃迦叶尊者开颜含笑,会得佛意,由此宏开千秋万代宗门传法的源流,这便是“教外别传”之旨。然而,教之所言,亦莫不教人离指见月、得意于语言文字之表。所以,参禅开悟了以后的人,犹须阅教,以印证其所悟,谓之“藉教印心”,从上诸祖,莫不皆然。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悟,是彻见心性之理,见与佛齐,是“名字即佛”,而由此往后,仍然须要经历“观行”、“相似”、“分证”次第诸位,乃至到达“究竟即佛”。这一过程,整个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离不开通途教道。在此土修行姑毋论,即使是往生到西方净土去修行,也是不能例外的。不过,由于国土环境的净秽、仗自力或蒙佛力加持等关系,修行用功的成就得益多少或迟速,则是另当别论了。

    一般所谓宗为佛心,教为佛口,佛之心口,岂有异致!心本不可言说,口所言者,为剖示这一不可言说的心法,是皆佛大慈悲、普为众生而不得已也。所以禅家接引学人,多用机锋转语、扬拳竖拂等,教家则依经论之三学、止观等,教导学人。禅宗与教下门庭施设、教学方式不一样,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无非教人“识心达本”而已!

    宗——开一解路,不肯力参

    3、示混滥之失

    教——妄学圆融,破坏事相

    门外汉不知其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之所以。妄用己见,强为主宰。不是互谤,便是混滥。互谤之过,愚或能知。混滥之愆,智犹难晓。

    盖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家方便,出于格外,所有语言,似乎扫荡。未得意者,不体离言之旨,唯噇出酒之糟。在宗则开一解路,不肯力参。在教则妄学圆融,破坏事相。唯大达之士,双得其益。否则醍醐甘露,贮于毒器,遂成砒霜鸩毒矣。

    在理论常识上,一般都知道教为标月之指,宗须依指见月。可是,每当临事之际,便会本能地按照自己与生俱来的“执情”加以揣度而进行理解,没有发明心地、没有开悟的人,大体上难免如是。

    这里所谓“门外汉”,便是指没有发明心地、没有开悟的人。宗与教的关系,多用月和指来譬喻,教是标月之指,宗为所标之月。若依其所标示的方面去见月,那么,指之所标处即是月,方向是一致的,是相同的;然而,虽然是同,二者却不可以混淆,所以“同而不可合”。指能标月,指非是月故,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指,虽然不是月,然而,如果离开了指所标示的方向,是不可能见到月的。月为所指,指处便是月故,所以“异而不可离”,所谓“离经一字,便同魔说”。

    一大藏教,全为标月之指,为佛弟子者,要依指见月。如《四十二章经》开宗明义,佛便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便是发明心地、大彻大悟。此事必须是见得真切,容不得半点含糊,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绝不可以“妄用己见,强为主宰”。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没有真参实悟,用“遍计执情”,讲演禅门公案,不能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处绝思亡解,反而用自己的知见去理会祖意。如印光法师说:“依稀仿佛,想个义理,全体是错,便谓就是。直饶不错,只是泥龙画饼,岂能致雨充饥!”如是则禅不成禅,教不成教,二者俱丧。如果说,凭其意气,局限门庭,对于禅教互谤,较优劣、争高下等情形,稍稍

    具有一些常识的愚笨的学人,也还可能知其不可的话,那么,如果是禅教互滥的情形,似是而非,即使是相当聪明的学者,也很容易陷落泥潭,而不易于辨别。

    其问题主要是不肯死心踏地地努力参究,而偷心不死,总想博得一个祖师善知识的名称和地位。对于禅门中诸祖师善知识的公案、机锋转语等,不去参悟其“离言之旨”,有意无意地甘心迷指为月,死在句下。闻到一点酿过酒剩下来的酒糟气味,便沉醉在其中,不能自拔,名曰“噇(chuáng)酒糟汉”。

    这种宗不成宗、教不成教的人,将祖师言句拿来捉摸一番,想出一番道理,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听其言,则“这里有祖师么?快些出来为我洗脚”、“山僧踏着毗卢顶上行”等“圆融无碍”得在九天之上。观其行,则全在识情分别中过活,妄言杀盗淫与戒定慧不相妨碍,逐名逐利,将因果二字全抛在了九地之下。从此丧法身、失慧命,可不惧乎?所以说:“醍醐甘露,贮于毒器,遂成砒霜[1]、鸩毒[2]矣。”

    (六)宗教的教学

    1、教家的教学——就事论事,万法唯心

    教虽总明万法唯心,然须就事论事,事理因果,毫无混滥,原始终要,不出唯心。宗家的实商量,亦复如是。

    万法,包含了世间的、出世间的所有事物。如《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3]造。”这是人生的总原理,佛的教法,全部都是在阐明这一道理。

    唯心,有“理具”和“事造”两重意义。理具,即众生自心本来具足此理,所谓自性本来具足。事造,即是身口意三业在日常生活中的造作活动。由于有了三业的造作,自性本具之理,方可能体显出来成为具体事实。

    当众生迷昧时,不知佛法,造种种业,受种种报,总也逃不出这一人生原理——万法唯心,自作自受。当众生觉悟了,明白了佛法,依佛法修行,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也是基于这一人生原理——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

    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纵然大彻大悟以后,仍然要依教修持,方为真修,如前所举古德事例。若不如是,便成为执理废事的狂妄知见之徒了。

    万法即事,唯心即理;理不离事,全理成事;事不离理,全事即理。事理无二,如同一个人的身之与心,两者必须同时运作,方克成办其事功。又,万法为果,唯心为因;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则善业、恶业、不动业(禅定)等,果则五蕴众生及世界。

    关于“万法唯心”的原理,如彻悟禅师说:“真法无性,染净从缘。一真即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见《彻悟禅师语录》卷上)万法唯心,即“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观无量寿佛经》上的两句话。彻悟禅师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句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同前)

    释迦如来所说一大藏教,全然基于“心作心是”、“万法唯心”的大原理,阐明善恶、因果的定律,以令众生达到转染成净、转凡成圣的目的。如彻悟禅师说:“《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同前)

    对于佛所说的“万法唯心”之教法,诸家祖师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判释佛的一代教法,百花竞艳,各有千秋。如华严家(贤首宗)判为“小、始、终、顿、圆”之五教;唯识家(法相宗)判为制教(戒律学)与化教(定慧学),化教的次第为性空、相空、唯识圆教之三时;天台家则判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及“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和“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阐扬“万法唯心”之原理,皆无不是“事理因果,毫无混滥,原始终要,不出唯心”。

    至于所谓宗家的“的实商量”者,是即禅门宗匠大善知识为了启导和激励学人的开示语言。学人的参禅工夫没有到家,于禅师的机锋转语透不过去,岁久月深,或致疲怠。于是禅师婆心切切,从正面提撕,诸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等,实即教家的语言,总也不出乎“万法唯心”之外。

    2、宗家的教学

    ①举扬向上,总归本分

    若举扬向上,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答时总归本分,绝不就事论事。所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纵有似乎就事说者,意则在彼而不在此。若认作就事者,即白云万里矣。

    所谓“向上”,所谓“本分”,实即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的理性,理即之佛(亦称“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等,如前讲记)。参禅,只要见此理性;明心见性,只要明此理即之佛。

    禅师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过来人”,在他看来,世间的法法头头、万事万物,皆无不是“理即之佛”的具体表现,所谓“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万象常露法身之体,虚空恒演无字之经”。因此,禅师随时、随处、随机施行种种善巧方便,或以发问,或用动作,以勘验学人。

    此事非同儿戏。为人举扬向上、指归本分,必须是确确实实地明心见性了、大彻大悟了的人,才有这种资格。否则,便成妄说“上人法”,成大妄语,罪在“无间”(地狱)。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八章云:“佛言:吾法念无念念[1],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故曰,行人若未得意,即“白云万里”矣!

    ②的实商量

    的实商量者,禅书不录。所录者皆属本分话。若欲知者,必须广阅群书。否则看万善同归集,及净土十要中禅匠著述,亦可见其梗概矣。

    论主说,欲知的实商量,必须广阅群书。由此可知,一大藏教也都是为了“的实商量”此事而已!“本分话”即直指见性的语言,如机锋转语等。的实商量属正面启导,禅书如诸家语录,也并非完全不录,不过,少量而已。

    《万善同归集》共三卷,为宋初永明延寿禅师所著。兹录其一二,以为明了“的实商量”的参考。《万善同归集》卷上说:

    夫众善所归,皆宗实相,如空包纳,似地发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众德。然不动真际,万行常兴;不坏缘生,法界恒现。寂不碍用,俗不违真。有无齐观,一际平等。是万法唯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若欲万行齐兴,毕竟须依理事。理事无碍,其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而圆同体之悲;终始该罗,以成无尽之行。

    若论理事,幽旨难明。细而推之,非一非异。是以性实之理、相虚之事,力用交彻,卷舒同时;体全遍而不差,迹能所而似别。事因理立,不隐理而成事;理因事彰,不坏事而显理。相资则各立,相摄则俱空;隐显则互兴,无碍则齐现。相非相夺,则非有非空;相即相成,则非常非断。若离事而推理,堕声闻之愚;若离理而行事,同凡夫之执。当知离理无事,全水是波;离事无理,全波是水。(《大正藏》第48卷958页上、中)

    以上,作为的实商量的要点,为“但契一如,自含众德”,也就是要求学人首先要开悟,要明心见性。再就是要“广行诸度”,开悟了以后,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其次是若修行便不能离开理和事的关系,在这里,把理事关系说得很透彻。

    《万善同归集》卷一:

    问曰:祖师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如何勤修,故违祖教?答:祖意据宗,教文破著。若禅宗顿教,泯相离缘,空有俱亡,体用双寂。若《华严》圆旨,具德同时,理行齐敷,悲智交济。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别之义不亏;普贤以行严理,根本之门靡废。本末一际,凡圣同源。不坏俗而标真,不离真而立俗。具智眼而不没生死,运悲心而不滞涅槃。以三界之有,为菩提之用;处烦恼之海,通涅槃之津。

    夫万善是菩萨入圣之资粮,众行乃诸佛助道之阶渐。若有目而无足,岂到清凉之池;得实而忘权,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辅翼;真空妙有,恒共成持。《法华》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大品》(般若经)一切无二,众行咸归种智。(同前,958页下)

    由如上引用的文字,我们可以略知“的实商量”之一斑,便是针对学人不明白的道理和疑难的问题,作出阐述和回答。这于我辈没有开悟的学人来说,无疑是十分宝贵的法财食粮。

    至于“《净土十要》中禅匠著述”,则完全可以说是“理事无碍,道在其中”、“自他兼利,圆同体之悲”、“始终该罗,成无尽之行”的千古宝典。此书为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1599—1655)所辑,经印光法师重订增补,已经不止“十要”了,特别是增补的《彻悟禅师语录》、省庵《劝发菩提心文》等,都为法宝中最精要的摩尼珠宝。

    《净土十要》所收录的文献,将近30种,每一种著述,都不是道眼未开的人所写,都是大彻大悟、发明了心地的大祖师著作的;也就是说,这部《净土十要》,全都是“禅匠著述”的。

    印光法师在《与徐福贤女士书》中说:“《净土十要》,乃蕅益大师以金刚眼,于阐扬净土诸书中,选其契理契机、至极无加者。第一要《弥陀要解》,乃大师自注;文渊深而易知,理圆顿而唯心。妙无以加,宜常研阅。”(《印光法师文钞》正编卷一,第53页)

    吾人特宜注意者,为蕅益大师所著《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凡欲于此现生获得佛法莫大真实利益者,切切不可忽视。此实堪为一切学佛修行人的圭臬,真正是人天眼目,正法眼藏。如印光法师说:“而《弥陀要解》一书,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

    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印光法师文钞》正编卷一,第39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二)印光法师对《弥陀要解》类似的赞叹,不止此一处。

    禅宗大祖师天衣义怀禅师(嗣雪窦重显禅师)有言:“往生净土者,‘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前句说事,后句说理。这正如同永明延寿禅师所言:“性实之理与相虚之事,力用交彻,舒卷同时;体全遍而不差,迹能所而似别。”这难道不是最佳、最好、最如实、究竟的“的实商量”么?

    《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为元代师子林天如维则禅师所著。维则禅师(?—1354),江西吉安人二十岁时入浙江天目山,参中峰明本禅师,发明大事。晚年于苏州东河立精蓝,曰师子林,四方衲子以及士大夫登门问法者几无虚日。著有《楞严会解》、《师子林语录》、《净土或问》等。事迹载《增集续传灯录》、《新续高僧传》四集。

    《净土或问》共二十六番问答,末后又告之曰:“禅与净土,了即俱了。心外无法,莫错会好。”如是“的实商量”,可以说是最为亲切不过的了,恕不一一。

    中峰明本禅师有诗曰:“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是真可谓极善“的实商量”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