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上)
释经题
【文殊师利】
文殊译为“妙”,师利译为“德”或“吉祥”。所以文殊师利译为妙吉祥。此
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左方,于大菩萨当中,智慧最为第一。住首楞严三昧,以三昧
力故,化现十方度化众生。
【所说】
此经系文殊师利,承佛神力而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佛言“我灭度后,
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延那受持所说阿毗
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总
持门。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恼长夜黑暗,速能出离证解脱果。”
【摩诃般若波罗蜜】
摩诃译为大。前文说过,其余五度,皆因般若波罗蜜始称波罗蜜。般若者如实
空,其余五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不入如实空,皆是著相行,只成有为的人
天福报,不得究竟解脱。依般若智慧,始能获得解脱。故前五度不名摩诃,唯般若
始称摩诃。
我们说过,摩诃译为大。不过此非因小之大,因小之大是有所大,有所大实不
得谓大。此之大绝待无际,虽绝待无际而周遍一切,周遍一切而绝待无际。虽假言
说以明,而实不可思议。此之大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故所谓大者,即般若之
如实空义也。即此“大”之一字,亦是假名而已。
般若译为智慧,若人知如实空即如实不空,是名智。若知如实不空即如实空是
名慧。易言之,若人于“无”知是“有”,则名智,于“有”知是“无”,则名慧。于无相知是一切相名智,于一切相知是无相名慧。于空知一切名智,于一切知空
名慧。故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间智慧,世间智慧皆是取相妄立的,而般若智慧却是不
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如如不动,不动如如。不动则妙湛空寂,如如则万法繁兴。
妙湛空寂而万法繁兴曰智,万法繁兴而妙湛空寂曰慧。此之谓般若智慧。此是今经
所宣之义,如以体相用分别之,可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言
其相,观照般若言其用,实相般若明其体。
所谓实相无相,故实相般若者,离一切相。何谓一切相?一切相不外四种,即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我人众寿相,即自性清净心体。
所谓文字般若,清净心无名,借名以显清净心。文字是能诠,般若是所诠,所
诠既明,文字亦离。
所谓观照般若,即行人依教奉行,于修行时离我人众寿相,念念观照,即是观
照般若。如此观照,便可念念与清净心相应。习久功深,自然与实相冥合矣。
波罗蜜是梵语,译曰彼岸到,即一切事究竟之谓。
【经】
梵语修多罗,(素呾缆)译曰契经,契者契合。上契诸佛果德,下契众生因心。上契诸佛果德者,契理也。下契众生因心者,契机也。
经有线义,线有贯穿义,如贯花结鬘。贯穿者,以理贯文也。文者言教也,以
无上佛道贯之则曰理教。佛所宣之言教必合于理,故曰教理。理教者俗谛,教理者
真谛。真谛者契理,俗谛者契机,佛以二谛说法契理应机,故曰契经。
如果分别言之,经有五义,即一、出生义,能出一切法故,能出生一切圣果故。二、涌泉义,出法不竭故。三、显示义,显示种种法义故。四、绳墨义,去邪显
正故。五、结鬘义,以理贯文故。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译】
曼陀罗仙,扶南国人。扶南国即今暹罗一带。三藏者,言此法师精通经律论三
藏也。于梁初大赍梵本远来贡献。上与僧伽婆罗(亦扶南国人),共译宝云,法
界体性,及文殊般若经等。(详见续高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