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进入修道次第
在印度的语言中,称之为“琶瓦拿歌拉玛”;要西藏语言中,称之为“跫悲领巴”。
虔敬地向文殊师利童子顶礼,我将为那些遵循大乘经藏轨理的人,简略地解释《修习次第》这部论典。那些希望极速得证一切种智的才智之士,应当精勤竭力,以具足证得一切种智的因缘。(《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28,行2-7)
菩提心与方便——成佛之道
伟大的莲华戒大师在撰写《修习次第》这部论典时,把它分为三个部分:《修习次第》上篇、《修习次第》中篇,以及《修习次第》下篇。在此,我要阐说的是《修习次第》中篇(以下简称本论)。在这部论中,菩提心与圆满见地是其核心主题。而通往成佛这个究竟目标的道路有二,一是方便,二是智慧。这两个特质产生出色身和法身。色身代表为了利益其他众生所行的圆满事业;法身代表一切自利的圆满。培养菩提心的方便法门与了悟空性的智慧,共同形成了佛法的基础。本论清楚阐述了通往证悟成佛之道的两个面向。
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佛法教授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悲心是菩提心或觉悟之心的根本。而菩提心必须结合智慧——了悟空性乃一切诸法(所有现象)之究竟本质的智慧——来一起实修。这个智慧应该是毗婆舍那(即观)与心专一安住于空性这个对境的奢摩他(即止)二者的结合。
在座的听从大多是来自印度拉胡尔、肯淖尔及斯皮提三个地区,而且都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然而今天我所使用的开示技巧,主要是针对那些不相信宗教的人士。在开示的过程中,我想要说明的是,一个人如何能够对宗教产生兴趣,特别是对佛教滋长兴趣。藉由许多推论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对宗教产生兴趣。如此一来,我们将了解到,宗教不仅仅是以信仰为基础,但信仰却是伴随着推论与逻辑而生起的。基本上,信仰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任何特殊理由为基础的信仰;另一种是以推论做为后盾的信仰。在第二种信仰之中,一个人仔细审视他所信仰的对象,研究该信仰对象是否符合他的需求。信仰是在个人体会该信仰对象对自己有所助益之后,才发展出来的。一般来说,在佛教之中,特别是大乘佛教,我们检视佛法教授的内容,然后接纳那些合乎逻辑、有道理的,排除那些不合逻辑的。因此有时候,佛陀宣说的法教不应该只按字面的意义来了解,而是需要加以诠释。换句话说,不符合逻辑分析的经典,不应该用字面的意义来了解,而需要透过阐释;反之,符合逻辑分析的经典则应该取其字面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另外引经据典来区别哪些经典必须从字面意义来了解,以及哪些经典应该加以阐释,我们将落入没完没了的引证的极大谬误中。因此,我们必须用逻辑理性来检视这两种类型的经典。由此可见,在研习佛教经典的过程中,逻辑分析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从事探究的工作之前,必须先要学习一些技巧来检验你所分析的对境。对于想要追随佛法,从事实修的人而言,单单只有信仰是不够的,信仰应该以理性为依靠。当你研究学习时,遵从一个符合逻辑的方法,在我开示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仔细聆听,记下笔记或使用其他方法来记下我所教授的内容。
加持的真义
且先让我解释在佛教的背景脉络中,当我们谈到一位上师的加持或佛法的加持时,“加持”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来做为讲授的开始。加持必须从你的内心生起,即使我们说的是上师的加持或皈依三宝的加持,它也不是源自外在的事物。当你心中正面的特质增长、负面的特质消灭时,即是加持所代表的意义。加持的藏文转写为“byinrlab”,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byin”意指“高尚的潜能”;“rlab”意指“转化”;“byinrlab”则代表“转化成为高尚的潜能”。因此,加持指的是培养从前所没有的良善品质,以及提升已经发展出来的美好品质。它也代表消灭妨碍良善品质滋长的垢染心。因此,当心的良善特质增强、不健全的品质削弱的时候,一个人便能够获得真正的加持。
《修习次第》的主旨
本论云:“那些希望极速证得一切种智的才智之士,应当精勤竭力,以具足证得一切种智的因缘。”这句话的意思是,本论的主旨在于探讨禅定的步骤与修持,而不是一部详细探讨对境的破斥与成立等之较具哲学意涵的著作。但这不意味有两套不同的、毫不相干的佛教典籍。也就是说并不表示有些佛典(包含:经典、密续、律典、论典)只是做为讲说佛法用的,而另一些佛典则是实修的指导手册。所有的佛典都包含了调伏心性、驾驭心性的法教,只不过每一部佛典所强调的程度有所不同。某些修行法门和佛典主要适合用来研究思考,有些佛典则以禅定步骤做为特别强调的教授重点。本论属于后者,因此根据它的内容,这部论典名为《修习次第》。如题目名所显示,本论描述了内在修习之道如何能够在禅修者的心识流(或心相续)之中,以适当的顺序而非零散紊乱的方式发展完成。
传达经义的语言
在《修习次第》的三个部分中,本书所论述的是第二部分。莲华戒大师最初是以印度的语言来教授。本论之所以在开头提及它的梵文名称,用意在于使读者的心习惯这种神圣的语言,以利益读者。此外,使用印度的文学语言提及论典的名称,也具有历史的重要性。自从雪域西藏的文明开展以来,以及随着西藏的逐渐发展,西藏与邻近邦国间一直有着自然联系。从过去的历史显示,西藏人民从邻近国家的社会文化中撷取了许多美好成分。举例来说,南邻的印度是我们取得丰富心灵宗教文化制度与思想的源头。同样地,诸如医学、佛教哲学、梵文等古老的文化与科学,也从孕育众多伟大学者的印度传入西藏。所以,西藏人民一向有崇敬印度为圣地的传统。中国素以丰美的食物与种类繁多的青蔬闻名,在藏文中,我们使用与中文相同的名词来称呼蔬菜,甚至今天,我们仍继续沿用众多蔬菜的中文名称,这是我们从中国引进的事物。同样地,由于蒙古的服饰极适合寒冷的气候,因此西藏人也模仿几种蒙古服饰的式样。过去几个世纪来,西藏人民与邻近国家素有联系,并从邻国引进许多美好优良的事物,进而发展出西藏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本论以“在印度的语言中”这个语句为起始,即指出了本论可资信赖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它是一部出自印度大师的论著。
接着,本论说:“在西藏语中”,并举出本论的藏文名称,这表示本论被翻译成为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也就是藏文。藏文丰绕深厚的程度,足以正确地表达包括经典及其释论在内的伟大著作。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藏文已经成为传达佛教论述与修行法门的主要媒介。甚至在今天,藏文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充分完整地传达包含小乘、大乘及密乘佛典在内的佛法教授语言。因此可说,藏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在佛教之中,特别具有价值。
归敬文殊师利
“虔敬地向文殊师利童子顶礼”,这句偈颂是译师向文殊师利顶礼祈请,表达崇敬之意。译师们开始进行翻译之前,先虔敬顶礼,如此一来,他们将能够圆满地完成翻译工作,而不遇任何横阻障碍。它也代表了译师想要圆满暂时与究竟这二种目标的志向。向文殊师利祈请的规矩,乃是过去法王所颁布订定的传统。其用意在于明确地指出任何一部经典或释论是属于“三藏”教法中的哪一种。如果是向诸佛菩萨祈请,那么该部佛典就属于经藏;如果是向文殊师利祈请,那么便属于论藏;如果指出该部佛典属于律藏,那么便要向具一切种智者祈请。因此译师遵照传统的习惯来祈请。本论的主要论点在于透过专一安住于一境的禅定,来达到无我的境界。而这种禅定乃是特殊洞察力(观)与专一安住心(止)的结合。由于这部论著属于论藏,因此文殊师利是祈请的对象。
修行需要正确的方法
藉由“为那些遵循大乘经藏轨理的人”这句话,莲华戒大师为修习这部论著的人,简短地说明了修习禅定的过程。但此刻问题出现了:修持大乘教法的人,其究竟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是证悟成佛。但是,成佛的意义是什么?成佛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一个拥有全知、超越的智慧(即一切种智)者,即是佛。由于大乘教法的最终目标在于获得一切种智,因此修行者必须仔细地探究通往这种证悟的手段与方法。经由如此的探究,修行者必须努力追求正确而完整的方法,以证得一切种智。以上所言,即本书主题的简短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