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次第》的空观
    《修习次第》的空观

    《修习次第》属于瑜伽中观自续派的思想,因此当我解释本论当中的论点时,我将以中观自续派的思想体系为依据,但我将依照中观应成派的传承来做阐释。

    如一般人所知,在那些修行者当中,有了悟空性的声闻、独觉等尊圣者。但是一个尊者、圣者在菩萨道上直接了悟空性,乃是他或她受到甚深法门的协助。这种直接了悟空性的智慧,有如烦恼的对手。当我们谈及四圣谛的时候,道谛所指的正道,即是在尊圣者之心续内所发现的了悟空性的智慧。据说,胜义菩提心也离于所有戏论,尤其在谈论各种不同的空的背景中,常被提及,例如十六空、二十空、二空等等。

    虽然空有多种类别,如同现象(法)也有多种类别一般,但是当你了悟了特定一种现象的空性之后,你也了悟了所有现象(一切法)的空性。所有现象的研究本质或空性是相同的,其本质是没有分别的。即使所有现象的空性是相同的,以及现象的所有不同面向,例如它们是善是恶,或它们迁流改变的方式,都源自于空性。但你也应该了解,空无法独立于主体或客体。

    空——离于戏论

    空是指一个客体缺乏自性存在。事物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生”代表了现象缺乏独立的或自性的存在。它也显示,我们所经验的事物的各种不同面向生起的方式,都源自于空性的本质。当我们谈论空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处理那些不同的面向,而是在探讨现象的究竟实相。从这个观点而言,空的状态是指离于所有戏论。它也说明,空是无垢无染的,如同龙树《中论》的礼敬偈文所阐明的:

    吾虔诚礼敬无上庄严之诸佛,

    彼之法教极其甚深微妙,

    彼教导事物依缘而生,

    无灭、无生;

    无断、无常;

    无来,无去;

    无一、无异;

    全然离于戏论,全然寂静。

    空与依缘而生乃一体之两面。从依缘而生或世俗的观点来看,事物生起,事物可以被造作,事物寂灭。我们引用自《中论》的偈颂,意指事物不是被产生,没有所谓的止灭,也没有所谓的形式而独立的常住。从时间观点来看,没有任何独立的止灭,也没有任何独立的常住。从客体的观点来看,没有独立的来,也没有独立的去。龙树描述八种戏论,例如生与灭,以及它们如何不是独立而生。据说,拥有证见真理之无漏智的尊者、圣者,不曾见过独立而生之存在,也不曾见过独立生起之现象的寂灭,他们的心只见到离于一切戏论的究竟真理或空性。

    究竟的实相或胜义菩提心,被形容为极其光明。之所以被称为“究竟”或“胜义”,乃是因为牵涉了究竟的智慧,它也被称为无垢与不动。换句话说,尊者、圣者在专注禅定中所生起的智慧,是一种结合了止与观的智慧。这样的结合,必须先修止才能达成。一旦你的心能够安住于观修的对象之后,你便能够专心一意地去了解那个对象,不受心思散乱与邪见妄念的干扰。这样的智慧被称为不动,如同一盏置于无风处的油灯一般。

    胜义菩提心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离于一切戏论。证得胜义菩提心的方法描述如下:

    胜义菩提心乃是透过长时间虔诚恭敬、持续不断地修持止与观来获得。《解深密经》有云:“喔!弥勒菩萨!你必定知道所有声闻众、菩萨众与如来众之善法,无论为世俗或超越世俗,皆为修止与修观的结果。”由于所有种类的禅定都能被涵括在止面之内,因此所有的瑜伽师必须时时修持止与观。《解深密经》又云:“佛陀曾告曰:必须明白,声闻众、菩萨众与如来众所追求的各种禅定教授,全都涵括在止与观之中。”(《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5)

    以止观证得胜义菩提心

    止是指一种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你的心安住于你所选择的对境;除了你专注禅定的对境之外,你的心不受任何外境的干扰。你的心保持稳定,安住于对境,既不散漫也不掉举,这样的心也被称为专注于一境之禅定。透过这种稳定安住,能够获得心之至乐。观是指,从心所专注的对境之上,获得究竟实相之直观洞见。观有两种类别:一是观世俗之事;二是观出世之事。根据不同种类的观修,而有不同的观修对境。但是此处的观。乃是指心以空为专注观修的对境。

    释迦牟尼佛传授止与观这两种修持。止与观是你证得所有禅定次第的唯一法门。因此,《修习次第》说道,由于止与观同等重要,你应该修习两者:

    瑜伽师无法仅仅透过修止来断除障碍。修止只能暂时压制、平息烦恼与妄念,没有智慧明光,烦恼的潜藏习气无法彻底被摧毁,因此完全断除烦恼是不可能的。因此之故,《解深密经》说道:“禅定(定、止)可以适当地压制烦恼,而智慧(慧、观)则能够彻底摧毁烦恼的潜藏习气。”(《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5)

    仅仅修止是无法使你消灭阻碍证悟的障碍与烦恼。即使你能够透过修止来达到了悟空性的境界,如果没有修观的辅助,也不足以断除障碍。

    《三摩地王经》也说道:“即使你修止,你也无法摧毁对自我的妄想,烦恼将再度侵扰你。这就如同乌札克,(其意为‘胜行’)修止的情况一般。”(《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6)

    仅只是修止,无法断除烦恼,摧毁对自我的妄想,烦恼将再度生起,再将干扰你,如同非佛教徒的大师乌札克所面对的情况一般。乌札克长时间修止,时间长到他的头发长得极长。当他完全安住于修止的时候,他有一些头发被老鼠吃了。当他下座之后,看见自己的头发被老鼠吃了以后,他变得非常愤怒,因此烦恼再次回到心中。虽然当他安住于修止的时候,烦恼没有生起,但他起身下座之后,烦恼却再度显现。这清楚显示,仅是修止,是无法断除烦恼的。

    当我们用以分析为基础的观修来检视法无我的时候,这种观修即是解脱之因。没有其他的因可以带来寂静。(《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6)

    《菩萨藏经》也说道:“那些没有听闻菩萨藏的各种法教,以及未听闻律藏之人,认为单单修止就足够了,将因骄慢而堕入我慢的陷井之中。如此,他们无法从生、老、病、死、苦难、悲欢、痛苦、忧愁、诤斗中完全解脱。他们也无法从六道轮回中完全解脱,也无法从苦蕴中完全解脱。将此牢记在心,如来曾说,听闻这些法教,将帮助你从老死中解脱。”(《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因此,你应该听闻关于这些法教意义的说明,然后加以修持,将帮助你从痛苦中解脱。

    因此之故,那些想要透过断除一切障碍来获得全然清净的无上智慧的人,应该在修止(定)的同时,也修观(慧)。(《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第六章、智慧

    佛教义理具可检视性

    根据佛教的传统,哲学学说的合理与否,有赖于正确的论证。佛陀曾非常明确地说过:“诸比丘及智者!你们应该像金匠透过烧、切、磨的方式提炼纯金一般,来检视我的话,觉得合理再接受我的话,而非出自于对我的恭敬。”

    因此,在建立外在及内在的二种现象(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依据论据证证,而不能只根据经典的权威。经典当中所教导的内容若经得起论证分析,就可以成立其内容的合理性;就连佛陀自己说过的话,也是可以公开检视的。佛教文化当中最令人叹服的物质之一,就是修行者拥有检视教法的权利,即使导师的话也可以被检视。

    佛教徒获取知识的态度类似于现代科学。首先,对于讨论的主题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而只是公平客观地检视问题所在;透过论证的方式,分析、检视证据之后,才确定其结论。大体而言,佛教非常重视正确的论证。

    成佛的三步骤

    对佛教而言,基、道、果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这里的“基”,指的就是现象的实际状态或真实情况。亦即我们循着以实际状态为“基”础的内心之“道”来修习,并达成其结“果”。内心的修习,并不是内心虚构出来的产物,而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如果内心修习的基础只是凭空想像的产物,那我们不可能透过道的修习而改变或转化我们的内心,而解脱等也就不能说是他的结果了。

    成佛的状态,拥有许多伟大的特质(功德)。这些特质是透过各种适当的原因(因)、条件(缘)的培养累积,再加上修习内心之道而产生的。佛陀的十力及其他特质可以被开发出来,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发展这些物质的潜能(基)。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基础或依据,是无法产生任何事物的,如果有人主张佛的一切种智是从岩石或山丘当中产生的,这是非常荒谬的。比较合理的说法是:以识作为基础,修习善巧方便及智慧二者的结合之道,则能产生一切种智这个果。

    以密意、目的、矛盾三标准分析经教

    基础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有别于仅由内心虚构的事物;它指的是正确的辨认现象的本质及真实情况的法则。因此,为了建立基础的真正本质,客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佛陀的追随者对于佛陀的经教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当经教经不起逻辑的分析时,其意义可由三个标准——密意、目的、矛盾的关联性来解释。例如:一部探讨胜义谛(究竟的真实)的经典,在经过分析之后,若发现其意义明显有漏洞的话,我们可以说它的解释是依据佛陀教导这部经典的密意及目的来说的。同样地,当那些 隐晦不明的无我见解,透过比量的检视之后,若发现是错误的话,则没有必要接受它们。今天,我们已经很清楚太阳及月亮的大小、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们移动的情形;因此,假如一部经典在描述这些如此明显的事物时,和我们的现量经验相抵触的话,我们毋须视它们为真。一般而言,对这样的事物,佛教及科学所采取的态度是一致的。

    佛法以内心为基础

    佛教的教法是在内心的基、道、果相互关联的架构之下提出来的内容。当修行者达到佛地时,与果有关的许多伟大的特质会显现出来。为了成就这些特质,就必须产生正确的因和缘。而这个过程是由一个整体的内在修习所组成的。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有开发佛陀的十力及其他完美特质的潜能,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若无一个适当的基础或根据,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被制造出来。就像说岩石及山丘,藉由内在的修习,可以证得一切种智一样,这是非常荒谬的。很明显的,唯有具备心识者才能证得一切种智。

    此处所说的内心的基础,指的是具有达到完全觉悟状态的这种潜能的心的本质。内心的道则是由方便及智慧这二方面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修行者必须累积福德及智慧这二种资粮,才能达到佛地。了解佛教哲学的这些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上述内容不是某些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与事实吻合的。如果这些内容只是想像之下的产物,那无论我们投注多少心力,在修道的路上,将不会有任何进步;不仅徒劳无功,而且对于应如何达到解脱也无法解释。我们应该虚心,并且毫无偏见地检视这些基本原则;如果已经受到其他哲学见解的影响,而带有成见的话,那就很难客观地去了解上述这些原则。

    我们应该检视、分析问题,并接受那些合理的发现。或许有一些事物,佛教传统已有解释而科学尚未证实,因此科学无法做任何说明;但当我们处理到科学上已经证明的事实时,我们就不能武断地只想念佛典当中所记载的内容。正如我先前说过的,本论主要以二谛作为基础,以方便及智慧的修习作为内心之道,而证得觉者的法身及色身则是他的结果。

    那些想要证得超越的智慧并完全去除一切障碍的人,必须在住于心一境性之三昧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智慧。

    《宝积经》说过:“心一境性的三昧,得自于严守净戒;透过心一境性的三昧,你可以修习智慧。智慧可以帮助你证得清净的圣智,透过清净的圣智,你的持戒将得到圆满。”(《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修习奢摩他以证得智慧

    为了达到自利、利他这个目的,必须除去一切障碍。如此一来,那些想要证得超越智慧的人,最初应该修习奢摩他。一个住于奢摩他的修行者,若有能力透过了解真如的智慧去分析一切现象(法),则能产生毗婆舍那。

    从修行的观点来说,三增上学是有其固定顺序的,这点让我来详细说明。就像《宝积经》所说的“智慧可以帮助你证得清净的圣智”,一个完全超越的智慧有能力去除所有的障碍及其种子,而了解世俗谛的智慧则无此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唯有了解胜义谛的智慧才能去除所有的障碍及其种子。从前后文义来看,完全超越的智慧指的就是一切种智。而为了证得一切种智,必须断除障碍解脱烦恼障及“障碍成佛的”所知障这二者。唯有智慧(慧学)才是前述二种障碍及其种子或习气的正对治;而无法直接对抗它们。此处所说的智慧,是指修所成慧,而非闻所成慧及思所成慧。因此,为了实现通达胜义实相的毗婆舍那,首先必须熟谙奢摩他的修习。由于心一境性的三昧是一种正向的思维,因此必然断除了内心细微的昏沉及掉举。为了舍弃这些(昏沉及掉举的)过失,首先必须训练自己持守道德戒律。

    《修习信解大乘经》有云:“善男子啊!假如你没有住于智慧当中,则我(佛)不认为你有多么信解诸菩萨的大乘、真正在行大乘!(《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智慧为信解之基

    这段内容是有关信仰或信解的产生。除非“善男子”或修行者能够开发毗婆舍那的智慧(即观慧),否则要产生信解是不可能的。当然,一个人或许可以有奉献的信仰,但是如果他的信仰是植基于对胜义谛的了解,那么这种信仰就会非常坚定,因为有理由及知识做为他的后盾。例如,唯有当我们正确地了解解脱的意义之后,才能产生真正的出离心。正确地了解解脱的意义,一般而言,就是指一个人对于“解脱是有可能的”及“解脱是由我们内心相续当中开发而得的”这二点获得决定。就出离心的这层意思来说,有其很明确的特质。同样地,当我们对空性的体会愈深刻,皈依三宝的心力也就愈强。

    “善男子啊!你应当知道:‘信解诸菩萨的大乘、真正在行大乘’,这些都是藉由不散逸的心去思维完整的佛法及实相的结果。”(《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这里很清楚地指出:一个修行者如果要对大乘佛法系统所教导的内心的基、道、果三者获得坚固的信念及信仰,就必须开发专注检视世俗谛及胜义谛的智慧。

    假如瑜伽行者仅修习毗婆舍那麽(观),而不修习奢摩他(止),那他的心将会散逸到其他对境。也就是说,心就像风中的酥油灯般不稳定,这样一来,圣智的光明将不会清楚现前,因此“毗婆舍那及奢摩他”这二者应等量地修习。《大般涅槃经》有云“诸声闻无法见到如来种姓,因为他们心一境性的三昧强、而慧力弱的缘故。(《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止观双运

    上述内容若依照主张“诸声闻、独觉不能证得法无我或法无自性”的哲学系统来说,声闻、独觉无法以分析实相的智慧见到如来种姓,他们仅能证得补特伽罗无我而不能证得法无我(即空性);这是由于他们的定力胜过慧力的缘故。

    上述内容若依据主张“诸声闻、独觉的圣者或卓越者,也像大乘圣者一样可以证得空性(此处的空性是指法无我)的哲学系统来说,所谓的“诸声闻无法见到如来种姓”则是意味着他们对于客尘所染的心的本质的了解,并不是基于广泛地运用推理及论证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心一境性的三昧强、而慧力弱的缘故。

    “菩萨(在根本定中)能见到如来种姓,这是由于他的慧力强而心一境性的定力弱的缘故。然而,如来则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在根本定或后得位的阶段)均能见到如来种姓,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程度的毗婆舍那及奢摩他之故。”(《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这点乍看之下,似乎有点难以了解,不是吗?不过我们可以提出二个解释。第一,我认为作者莲华戒大师此处是要说明;即使菩萨有现观真如(此处与空性同义)的能力,但这只限于在根本定(即正在修以空性为所缘的根本定的阶段)的时候,而不是在后得位(即出定的阶段)的阶段。然而,对诸佛来说,他们对于真如的了解是全面而且完整的;因此,他们任何时候——无论入定、出定均可以现观真如。第二,上述这段文义或许还意味着:菩萨虽能现观心的真如,但观得并不清楚;这是由于他们尚未断除烦恼的习气(即所知障)所致。反之,诸佛则完全、彻底地远离微细的烦恼(即烦恼障),并且完全断除彼等的习气(所知障),因此他们对真如的了解远远胜过菩萨。

    由于修习奢摩他(止)之力,内心不会受到种种执着分别的动摇;就像无风的酥油灯一般。而毗婆舍那(观)则能去除一切谬见的垢染,因此(自己)将毫不受其他(见解)所瓦解。《月灯经》有云:“藉由修习奢摩他之力,内心将不受动摇;而藉由毗波舍那之力,见解将坚固如山。”因此,应双修止、观。(《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7)

    奢摩他与毗婆舍那的特质和意义

    上述内容说明了奢摩他及毗婆舍那的特质或意义。奢摩他的性质,就是心专注地安住在他的所缘境上,而不会分散注意力到外在及内在的其他对境上。除了专注在禅修的对境外,心不会集中在任何其他对境。由于他没有任何内心昏沉,因此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对境。这种专注的心透过长期地开发训练,将会产生身、心的轻安之乐,一旦心一境性的三昧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时,我们可以说奢摩他的修习已经完成了。

    至于毗婆舍那,则是伴随身心轻安之乐的了解空性的智慧,亦即以修习奢摩他的轻安之乐为基础,透过分析的智慧一再地检视所缘境的实相,一旦再一次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时,就是成就毗婆舍那了。毗婆舍那不像奢摩他,他对于心只专注地安住在所缘境上这点,并不会感到满足,他会透过分析的智慧全面地检视“世俗谛的所缘境”(即尽所有性)或“胜义谛的所缘境”(即“如所有性”)

    第七章、修习止观的先决条件

    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二者应如何一起修习呢?

    首先,一个瑜伽行者应寻求可以辅助他迅速并容易成就奢摩他及毗婆舍那的先决(资粮)(〈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修行者的外境支持

    为了获得内心的体悟,很明显的,一个修行者必须有赖于以下这些先决条件:

    成办奢摩他的先决条件有五:一、住在有助于修习奢摩他的环境;二、少欲、知足;三、不要从事太多活动;四、戒律清净;五、完全断除贪欲及其他妄想分别。(〈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莲华戒大师接着解释什么是有助益或有利的环境:

    一个有助于修习奢摩他的环境,应当具备下列五个特质(功德):一、易得:能毫不费力地获得别人提供的食物及衣服;二、住处佳:没有恶人及敌人为邻;三、地点(风水)佳:远离疾病之地;四、友伴佳:与持守戒律及见解相同的朋友为伍;五、生活品质好:白天很少人拜访,夜晚没有什么嘈杂的声音。

    少欲,就是对于太多或美好的衣服,例如法衣等等不要过度贪着;知足,就是即使仅得到简陋的法衣等,也总是感到满足;不要从事太多活动,指的是停止买卖等对修习奢摩他不利的活动、避免与在家人及出家人过从甚密,并完全断除习医及占卜(即计算星象或天文历算)算行为。(〈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上述这段内容主要是说:应避免毫无目的的不断囤积、收集及无意义的闲聊。对于那些能够非常专注地禅修的人们而言,学习医药及历算会造成妨碍。因此,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则应避免这些世俗的追求。

    “何谓戒律清净?就是不违犯大乘及声闻乘二种律仪当中性罪及遮罪的学处,倘若不小心违犯的话,也应立即以懊悔心如法悔过。”虽然在声闻律仪当中说过:他胜罪不通忏悔。但是假如具有追悔心及将来不再造的防护心,以及由于了知造业的心本身是无自性的,或串习一切法无自性的缘故,则此人的戒律就可以说是清净的。关于这点,应该可以从《未生怨王除懊悔经》当中获得了解;我们应除去懊悔,并致力于禅修。(〈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上述二种形式的道德戒律是指别解脱戒及菩萨戒,也可以指出家戒及在家戒。下面这段内容主要说明贪求是无益的,以及必须让自己远离世俗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舍弃各种形式的错误观念是很重要的。

    思维贪着此世及未来的生生世世的种种过患,将有助于去除这方面的错误观念。在轮回当中,美丽的事物及丑陋的事物二者有一些共通之处,就是它们均是不稳定的,而且是随时朝向坏灭的,很快地我们更会和所有的这些事物分离,这是无庸置疑的。因此,去观修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贪着这些事物?如此将能舍弃错误的观念。

    修习毗婆舍那的先决条件(资粮)是什么?就是一、依止善士;二、认真寻求多闻;三、如理思维。(〈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修习毗波舍那的先决条件

    上述内容当中的“思维”,是指观修世俗谛及胜义谛这二者。以下的内容则是要说明善士(精神领袖)的特质。

    我们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善士?他或她必须具备多闻、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悲心、并且能够耐烦。(〈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38)

    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善于说法;但如果没有悲心,也是行不通的。当一位善士缺乏悲心时,即使他再有学问,利益也不大。对一位有学问、教导有方的老师来说,体恤之心或悲心是本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特质。在教学上还有其他缺失,例如厌倦对学生解释。因此,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容忍及耐心也是很重要的。

    “认真寻求多闻”,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认真听闻佛陀的十二分教当中有关了义及不了义的内容。《解深密经》当中说过:“如果没有如愿地听闻圣者的教法,这对毗婆舍那的修习将造成障碍。”前经又说:“毗婆舍那来自于正见这个因,而正见又来自于听闻及思维。”《那罗延那请问经》有云:“透过听闻教法的经验,我们可以获得智慧;而藉由智慧,将可以完全止息烦恼。”(《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0)

    上述内容很清楚并简要地说明了透过听闻及思维所获得的广大知识,是很有利益的。此处尤指具有丰富及多方面知识的价值。

    如理思维是指什么?就是正确地抉择了义及不了义经典。当菩萨们都没有疑惑时,决定可以专注于禅修;反之,若这些菩萨被疑惑及不确定所笼罩的话,那就好比一个走到十字路口的人,无法决定该往哪儿走?(《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1)

    我们所听闻的任何内容,必须透过思维来确定其意义,这点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像站在十字路口彷徨无助的人一般。不确定及疑惑自然而然会阻碍我们在教学及为学生解脱主题时的流畅程度。

    抉择了不了义经教

    上述这段论文当中提到“了义及不了义经典”。了义及不了义教法是指什么?什么是了义及不了义经典?这是佛教哲学当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人都知道,据说佛陀曾对三种范围的教法作过开示,这就是著名的“三转法轮”。初转法轮当中,提出四圣谛的概念,而四圣谛的解说则形成了佛教的基本架构。四谛,是:一、苦谛;二、集谛(苦因之谛);三、灭谛;四、道谛。在第二转法轮当中,佛陀单就灭圣谛作广泛详尽的解说;有迹象显示《般若经》就是源自这次的说法。由于有许多人无法领悟第二转法轮所教导的无我概念,而且唯恐某些人还可能因为这个教法而产生错误的见解,因此,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对于无我的说法,以“三性”——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的观点加以澄清。遍计所执性是无我,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固有的自性”;依他起性是无我,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自生的自性”;圆成实性是无我,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胜义的自性”。

    然而在第三转法轮中开示的某些经典,例如《如来藏经》则解释主体的心的清净光明,以及对境(客体)的清净光明——此即第二转法轮中被佛陀完美解释的空性;对于心的本质作了更深入的探讨。由于第三转法轮对于第四圣谛——道谛作了较深入而广泛的说明,因此自然而然与了解密续的教法之间建立了联系。

    佛陀说法,随机示教

    佛陀说法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那些听闻教法的人能够获得利益。佛陀以善巧方便达成了这个目标;依照众生心量的大小,给予大乘及小乘的教法,教导各种教理以适合各种根性的众生,因此形成了四种佛教学派的思想。概要地来说,某些学派坚决主张佛陀在第一次说法期间,只教导四谛的十六种行相,而且认为并没有讨论“空性”的教法,而仅有探讨“补特伽罗无我”(即人无我)的教法。

    佛陀开示的某些经典内容,并不能仅依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这些经典分为“了义”及“不了义”这二种教法的原因。这二个名相的定义又依不同的学派思想而有所不同。唯识宗对于“了义教法”所作的定义为“其意义可以从字面上去接受的教法”(亦即不需要再加引申、阐释的教法);而“不了义教法”的定义则是“其意义不能从字面上去接受的教法”(亦即需要再加以引申、阐释的教法)。中观自续派对于“了义教法”所下的定义是“以胜义谛作为它们(教法)直接及主要的讨论主题,而且可以从字面上去接受的教法”;而与前述定义不同的佛陀教法,则属于“不了义教法”。为了确定胜义谛——微细(细品)的空性,我们必须依循无误地解释这个主题的经典及释论。为了达成此目的,我们必须循着正确的次第,以及根据它们是否为了义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即不了义)而来理解佛教的经典。这项工作在一开始或许不是很容易,但是倘若我们遵循往昔的祖师大德们所指出的了义及不了义经典,并藉由研读这些经典及其相关的注释来寻求空性,我们将能够了解空性的见解。因此,本论作者莲华戒大师很强调研读了义及不了义这二种经典的重要性。

    修习奢摩他与毗婆舍那的共通先决条件

    以下本论说明了修习奢摩他及毗婆舍那的共通先决条件:

    瑜伽行者在任何时候均应断食鱼、肉等,饮食要有节制,而且要避免有碍健康的食物。(《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1)

    禅修者必须身体健康,因此正确的饮食观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他们的心必须清明而且坚定,而这也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基于上述这些的理由,因此本论建议禅修者能禁食鱼、肉、葱、蒜等。应适量地食用有益身心的食物,因为消化不良会严重影响禅修,而饮食过量则很难让我们的心保持清醒。

    因此,已经准备好修习止、观之先决条件的菩萨,应该开始进行禅定的修习。(《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1)

    还有其他的修习,例如初夜(晚上六点到十点)及后夜(凌晨二点到清晨六点),常坐不卧。睡眠的时间在中夜(晚上十点至凌晨二点),此时仍保持正念,并采取适当的睡姿。

    南传佛教的素食观

    假如素食不会导致蛋白质缺乏,那它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不能成为一个严格的素食者,但少吃一点肉,至少对健康是有帮助的。佛教的南传学派并没有严格禁止肉食,但某些动物的肉——例如非偶蹄类动物,或是特别为自己食用而宰杀的动物,则在禁止之列。意思是说,只有不经意地在市场上买到的肉,才允许食用。

    上述这种允许食用的肉,一般称为“净肉”,它必须符合三个要件:一、自己没有亲眼看见自己要食用的这只动物被宰杀;二、对于自己和这只被宰杀的动物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毫不知情;三、自己可以肯定自己要食用的这只动物,不是为自己而宰杀的。一般而言,大乘佛教学派也没有禁止食用肉食;然而,在某些佛教的典籍,例如《入楞伽经》当中,无论什么时候均严格禁止食肉;而在其他典籍,例如清辨阿阇黎的《中观心论》当中,则似乎允许食肉。因此,一些有关般若的大乘佛典禁止食肉;而其他佛典则否。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密续严格禁止食肉,而最上部(即“无上瑜伽”)密续则允许。在无上瑜伽密续当中有些仪轨的修习,需要五种肉及五种甘露。因此,照一般的标准来说,在市场上公开贩售的肉,是可以食用的,因为自己需要食用而宰杀动物,则是被禁止的。

    修习奢摩他前的准备工作

    如前所述,那些对禅修有兴趣、已具备修习奢摩他的先决条件,而且免于受干扰的修行者,在正式开始修习奢摩他(正行)之前,应先做好前行的准备。

    进入正行之前,瑜伽行者应先完成所有的前行准备工作。他或她应该上厕所,然后在不受杂音干扰的舒适场所当中,作这样的思维:“我要让一切的有情都能达到觉悟的状态!”然后应该生起大悲心——希望一切有情众生从轮回中解脱的想法;然后以五体投地的方式,向十方的诸佛、菩萨礼拜。(《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2)

    藉由观想诸佛、菩萨在自己前方虚空的方式而生起资粮田,并向资粮田作祈请,这纯粹是显教的修习方式。当所作的祈请与密续有关时,修行者须生起誓言尊,然后将智慧尊融入誓言尊当中。礼拜的方式,传统建议以身体的五个部分——前额、两手掌、两膝盖碰触地面的方式(五体投地)进行。重点在于礼拜的姿势必须正确,而且内心必须充满喜悦;如果只是礼拜(形式)上或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礼拜,那是没有利益的。

    供养须衡度己力

    将能够代表佛陀的身、语、意的实物正确地摆放在供桌上,或者可以观想的方式,想像它们在自己前方的虚空当中。所供养的供品应依照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如果你很幸运并且富裕,那么供品便可以质好量多。假如经济情况不允许自己获得许多佛像,也不需要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他们。如果以狡诈及欺骗的方式得到佛像及唐卡,不仅不会带来善业,反而只会造了引生苦果的恶业。

    如果你是一位独自在山中闭关修行的出家人,那么过多的圣像除了引起小偷的觊觎之外,没有太大的好处。过去,像密日勒巴大师这样的伟大圣者,具有很高的证量,但他连一尊圣像也没有。密勒日巴大师住在一个空无一物的洞窟当中,据说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的晚上,一个小偷进入他的洞窟,寻找可以偷窃的物品。密勒日巴笑着对他说:“我在白天都找不到任何东西了,更何况在晚上你还期望能发现到什么吗?”因此,我们应牢记:内心的体悟应该从内在开发,外在的事物并不是那么重要。

    佛龛的陈设

    有些人藉着宗教修行的名义,花许多精神、财力去建造一座既精致又昂贵的佛龛(供桌),然后在上面摆满了一堆与家具没有两样的圣像,这样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此,假如你可以透过合理的方式获得代表佛陀身、语、意的圣物,那么你应该准备一尊代表“佛身”的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的圣像,以《般若经》为主、以探讨菩萨行的《华严经》为辅,来代表“佛语”;然后再放置代表“佛意”的圣物。

    假如无法取得这些圣物,用不着担忧。但假如能够的话,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安置这些圣物。在这些圣物的中央,应该摆放释迦牟尼的画像、塑像或与之类似的圣像。在释迦牟尼佛像的四周,应放置代表寂静尊及忿怒尊这二种观修本尊的圣像,以及代表佛陀的八大近侍弟子的圣像。反之,倘若这些圣像是依价钱的高低、所用材料品质的优劣,或是否为古董而排列的话,那你就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样的做法可以显示出,在你眼中,这些圣物只不过是你个人的资产而已。

    供养物以清净心为出发

    因此,透过对他的意义及用途的了解,以正确的顺序设计你的佛龛,然后在这些圣物前,进行礼拜及供养。此外,对于自己所供养的物品也必须很谨慎,假如你供养的是“净物”,那就可以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相反地,假如供养的物品是“不净”的话,不仅无法积聚功德,还可能要面临恶业所带来的苦果。所谓“不净物”,就是指透过“五邪命”(即五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例如:奉承、欺骗等所获得的财物;这特别是针对出家人来说的。

    如果有人将佛典、佛陀的塑像或照片等当作商品来贩售,以换取个人生活所需的话,那就是“邪命”,这不仅完全没有利益,而且还会招致严重的后果。相反地,如果有人助印佛典、塑造佛像等,是为了弘扬佛陀的思想,那又另当别论。在这种情况当中,这些人为了要帮助极需要这个宗教作为支持的人,由于有这种动机,所以他们是在行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供养净物的重要性。西藏有一个流传极广的传统,就是供水杯及供酥油灯;而这也必须以恭敬心及正确的方式为之。

    七支修持

    做完“二、供养”之后,紧接着是“三、忏悔业障”;“四、随喜功德”;“五、请转法轮”;“六、请佛住世(恳求佛陀勿入涅槃)”及“七、并皆回向”。包含“一、礼拜”在内,这七个步骤合称为“七支修持”(即一般所谓的七支供养),证量极高的修行者当藉由七支修持来积聚广大的福德次粮。

    他应该将佛、菩萨的圣像,例如画像置于自己的前方或其他地方,然后尽己所能地做供养及赞叹;接着忏悔自己所造的恶行,并随喜他人所累积的功德。(《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2)

    禅修者应先做礼拜、供养、请转法轮等等的七支修持。

    然后,他应以毗卢遮那佛的全跏趺莲花坐姿(即双盘或金刚跏趺)或半跏趺莲花坐姿(即单盘或萨垛跏趺),坐在舒适的坐垫上。此时,眼睛不可张得太开,也不可闭得过紧,要让两眼注视鼻尖。身体不要向前弯曲,也不要往后仰,身体保持正直,并将注意力朝内。两肩自然下垂,头部不要向下垂,并且不要偏向左或右的任何一边。鼻子应与肚脐成一垂直线,牙齿和嘴唇保持平常的状态,而舌尖抵住下颚。气息缓慢自然不明显。(《修习次第》藏文本,本书页242)

    禅修者必须特别注意呼吸的方式。呼吸时应避免任何杂音及阻塞,用力呼吸有害身体;呼吸轻盈、深长,呼吸时保持平静、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