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念处Kayanupassana
一、安般念(Anapanasati)
(一)安般念与身念处的关系
佛陀说明安般念是在身聚里面。身聚意指身体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所组合,一般说有三十二部分2,如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若继续分别即是地、水、火、风四大与四大3,如眼净色、耳净色4等。不论地、水、火、风四大或是所造色,都是生灭无常(无常),不断受无常的逼迫(苦),没有不变的实体存在(无我)。如此观察身体,就不可能在身体中看到“我”,看到真实存在的众生、女人、男人。在修习身念处后,就会渐渐远离这些概念,而经验身体是无常、苦、无我,是空的;就能慢慢放下对身体的执著。
安般念包含在身体里,是身体的一个部分,是身聚里的一个身聚5,两者无法分开。说到身念处的修行方法,首先是安般念,这是《大念处经》中的第一个练习。若能彻底修习《大念处经》里的每个方法,都可以成为解脱法门。佛陀特别赞美安般念,若能多修习安般念,便可完成、圆满七觉支,引导我们朝向解脱。
(二)为何只说安般念的四个练习?
平常在经典中,如在《中阿含经》、《安般念经》、《杂阿含经》,佛说明安般念为十六个练习6。但在《大念处经》只说四个练习7,注释书未说明原因,可能是因为佛陀应机说法,为了适合所有根机的修行者,而说四个练习。四念处的修行是适合所有根器的修行者,没有四念处的修行,我们不可能达到解脱的目的。若我们依照安般念十六个步骤来修行,基础的条件是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就无法依之修行。这十六个步骤中,第一至第四属于身念处,第五至第八属于受念处,第九至十二属于心念处,第十三至十六属于法念处,构成完整四念处的练习,这是由止至观的修习历程,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根机。
第二,可能是在《大念处经》里,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法门也都是唯一法门、解脱法门,如正知法门、界分别法门、不净观法门等。
有两种不净观:一是有识不净观(savinnanakaasubha),以四大作为所缘,观身体的三十二部分;另一种是无识不净观(avinnanakaasubha),观死尸,在坟墓观部分,有九种观。
修习每个法门,若能配合法念处的修习,都能成为解脱法门,而不只是安般念而已。
(三)修习安般念的前准备
“比丘如何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即比丘如何安住、持续地依循身体观察身体,不断地以智慧观察身体里生灭的种种现象。如何修习呢?第一个练习是安般念的练习。
“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闲处。”
此处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条件。在佛教里,我们常说三种、或五种远离,第一即是身远离,有身远离,才能修习安般念。身远离意指心不专注在五欲的所缘,不要专注在好色、好声等,要专注于业处上。如此才能实现第二心远离——舍离五盖,若能实现心远离,才能实现第三烦恼远离,即正断烦恼。
佛陀说要去森林、树下或空闲处,这些地方远离人群,宁静而无干扰,对初学者而言,安静处比较容易专注8。但这也是方便说而已,并非说修安般念一定要到森林等地。若我们的心没有智慧,无法专注所缘,即使到森林,仍无法实现身远离、心远离。若有智慧,虽然处在人群,仍能实现心远离。不过若要学好修行,便要培养修行的态度与习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专注于业处。
我记得在斯里兰卡时,有一位从德国来的居士,他决定出家,师父答应给他茅篷住。他住了几天,不断地埋怨那地方太吵,师父给他比较安静的地方。他还是不满意,表示还是听到很多声音,无法集中精神修行。师父就给他最偏僻的茅篷,那边只有猴子、鸟与虫的声音,他依然不满意,无法专注于业处。结果几个月之后,他就还俗了。如果我们有这种态度,就无法进入修行之门。
“盘腿而坐,端正身体”,静坐时重要是结跏趺坐,脊椎保持端正,节节平正相接,平肩含胸。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对心的平静与提高警觉性有所帮助。因此如果身体不直,我们的心就无法警觉,容易昏沉、掉举,无法离开五盖,实现心远离。舍离五盖的条件就是不断地警觉,这也要靠身体的姿势。
“置念面前”,“parimukham”是前面、面前之意,又是嘴巴附近之意。依照注释书:修行者要遍持业处,专注于修行的业处,而舍离所有其他所缘。修行者将心引导至当前的业处上,并固定在那里。我们念息在“parimukham”这里。而依照一切有部的方法,可以念在嘴、心、脐,在很多不同样的地方。在泰国很普遍是注意呼吸在心,定在心。但是如果我们接受注释书所说,《大念处经》特别说明在面前嘴巴附近,则除了在嘴巴附近外,不能在其他地方注意我们的呼吸。一般指上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部位。
(四)正修安般念
l1.正念出入息
接下来要怎么作?“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9,念不断的守在呼吸上,不理会其他所缘。佛陀在《安般念经》说,若无正知、念,便不能修安般念。因此一定要不断用智慧和念觉知呼吸,才是修习安般念。
依照经文先出息,在出入息时,保持正念,持续不忘失,正念就会越来越强。正念强时,定力便会提升。当定力提升至相当程度时,呼吸会变成禅相。若能持续稳定的专注禅相10,便能证得禅那11。
在此阶段不观呼吸的自相,如冷、热、流动等,也不观法之共相,即无常、苦、无我,只是觉知呼吸的本身12。修习安般念的过程如何运用智慧?在前面我曾说明四念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止观的修习也是不断的过程,止与观互相配合修行才会进步。目前是修止,培养禅定,有相当的禅定,智慧会明显,便能修观。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不能运用智慧,修习不易成就。以修习安般念来说,定是把心专注於呼吸的所缘上。智慧是了解所缘,不迷惑所缘;也就是用智慧了知呼吸出入、长短、粗细等情况。专注而不掉举散乱,了知而不执取、不迷惑,便可很快进入情况。若不用智慧,一味努力抓紧呼吸,不能了知呼吸情况,如此容易疲累、昏沉、散乱,五盖马上就来报到,定慧当然无法开展。
《中阿含.小空经》以地点13来说明这个过程,地点、呼吸等,都是说明修行者的业处14,修行者学习如何领导他们的作意,让心专注于所缘上。若心能如此练习,在成就禅定后,便可依照之前所提的七随观,观安般念为无常、苦、无我、空。
若是修奢摩他,便不能思惟出入息为无常。不过要清楚了解,心专注呼吸,安般念统一这个心,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经验都是空、都是无常,要远离它、灭它、舍它。了解这个道理,安般念也是属于无常、苦、无我,但这阶段只是方便了解而已,先不要注意它们。成就了奢摩他以后,才能够实现观,观呼吸的无常、苦、无我,观呼吸的空。
l2.了知长短息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什么是息的长短?长短是依照时间长度,不是尺寸上的计算,呼吸维持较长的时间,叫长息。好像大象的呼吸,蛇、乌龟的呼吸,它们的呼吸比较长,继续很久的时间。个人依出入息的情况,决定多久的时间是“长”,多久是“短”。
(1)初学者:保持自然呼吸
我们要故意让出入息变长,还是保持自然呼吸?初学者首先要习惯在这个法门上,不要去欲愿呼吸是长、是短,保持自然的呼吸,自然地观它是长、是短,不要故意让呼吸变长变短。若如此控制呼吸,不容易培养定力。
(2)基础者:
以九法练习作长呼吸若已有好基础,培养相当的定力,可以依照《清净道论》、《无碍解道》的说明以“欲”作长呼吸,以九种方法练习15,让呼吸变长。(一)清楚了知出息是长的;(二)清楚了知入息是长的;(三)欲:靠长呼吸的经验,我们生起欲求的心,想要息变长。
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长短,是靠心的努力。在《清净道论》16有风箱的譬喻,观想身体为一个铁匠用的风箱,业生的身体如同风箱的壳,鼻子就如风箱的口,呼吸好像风箱里面的空气,心就如铁匠的努力。若铁匠拉长,风箱的风变长的,若铁匠拉短,风箱的风变成短的。因此,靠心的努力息渐渐变长。现在生起“欲”,想要呼吸比以前长;(四)靠此“欲”,观出息比以前长;(五)观入息比以前长;(六)息比以前长,修行有进步,在长的呼吸上感到喜悦。依照长呼吸的欲和喜悦,(七)出息是长,(八)入息是长。由于欲,息比以前长而微细,心也更宁静专注,心渐渐从出入息转去、放下,而生起(九)舍,即是不染著,有舍才是正定,不是染定;正定才能开展智慧。
l3.觉知全身息
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什么叫“全身”?“全身”是呼吸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一出息、入息,看它开始入、继续入、中间入、继续入至结束;它开始出、继续出、中间出、继续出至结束。
【专注触点】
身念处的修练包含止与观,在修练安般念的过程,由于作意、所缘的不同,而成为止或观,若是注意呼吸的出、入,是修练止;若注意呼吸的地、水、火、风等自相,或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便是修观。要分别清楚自己是修止,或是修观;若混乱的修习它们,不容易成就。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能觉知入息、出息、长息、短息,杂念愈来愈少,触点愈来愈明显。持续地专注触点,习惯专注在一个地方,勿随呼吸进出体内或体外。若能专注触点,将呼吸的过程看得愈来愈清楚,定力也会越来越强。
《无碍解道》和《清净道论》以锯木头譬喻说明17,就如一个技术熟练的木匠锯木头,将手握在锯柄处,而把注意力放在锯子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去斯里兰卡或是去印度观光,可以看到二个木匠用很长的锯子锯木头,不论他们是拿锯子的什么地方,他们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注意其他的地方,锯子就摇动不稳定。如同你们开始注意除了呼吸以外的其他所缘,心就不稳定。若不能完全专注於呼吸,会出现其它的所缘,心会掉举散乱,生起很多烦恼,你们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若是熟练的木匠,虽然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小范围,但能很清楚锯子的拉动,从开始、中间、结束,此过程的每个部分能看得很清楚。
同样的,若专注在一个地方,心能稳定、清楚了别整个呼吸的过程,从开始到结尾。好比印度的二个木匠在锯木头,心稳定专注一处,他们能够成就他们的努力,完成他们的工作。修行者如此练习,能专注在触点,心有轻安、法喜,能舍离五盖、舍离烦恼,实现解脱的过程。
l4.寂静身行
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入息。
身行意指“呼吸”18,因为风界19的作用,呼吸让我们感觉身体的移动。依现代心理学的解释,能感(sensation)和所感(sensedata)是一个经验。以呼吸来说,能感的是心;所感的是呼吸、身体。在身念处的修行,若所感的变得微细,能感的心就变成微细,它们互相影响。若观呼吸为粗,心也就粗;我们的心微细,能感微细,所感的呼吸也就变得微细。越微细的心相应於越微细的呼吸。此即是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入息”,呼吸越流畅,心越流畅;呼吸越微细,心越微细;呼吸越粗,心越粗,粗的呼吸是属于粗的心。呼吸愈来愈微细,心愈微细,善法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止观的过程,调呼吸愈来愈微细,也称调善法,调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圣谛。四念处的修行,止、观变得愈来愈明显,所有的法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观得越来越清楚,清楚它们的生灭、特相、作用、近因。
【七种作意】
如此使呼吸和心越来越微细的过程,在《清净道论》以数、随逐、触、止、观、还、净七种作意20说明,《俱舍论》也提到相同的道理。
(一)数作意:
在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呼吸进出,可以用数作意让心安住於呼吸。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一、二、三”,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依照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间选一数字,接著下定决心专注平静地觉知呼吸,不让心游荡至其他地方。刚开始练习数息时,由于不习惯所缘,数得不流畅。若熟练此过程,会数得越来越顺畅,就如牧牛人站在牛棚的出口,一打开牛棚的门,牛只很快的奔出来,牧牛人数牛数得很流畅。在此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流畅,愈来愈明显。
(二)随逐:
当呼吸变得流畅明显,不数息也能正念在出入息,这时可以放下数字,以念随行出入息,将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围,知道息的初、中、后整个过程。
(三)触:
随逐与触一起生起,不能分开的。此时专注于息与身体的触点,清楚呼吸的开始、中间、结束,不论出息或入息,都越来越清楚,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四)止作意:
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越来越明显,在此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开始出现禅相,刚开始时禅相模糊不明亮,称为遍作相。此时仍继续专注于接触点的息,不理会禅相。若禅相出现于触点并稳定发亮,呼吸变微细,而且与禅相结合,呼吸似乎是禅相,禅相似乎是呼吸,便可舍呼吸专注于禅相,此是取相。在禅相上寻与伺21的作用越来越强,可长时间停留在禅相上,此时禅相呈现清彻、明亮及光耀,即是似相。心稳定平静的专注它,达到近行定22、安止定23。
当心专注于似相一、二小时,不受干扰,应尝试辨识在心脏里,依靠心所依处24的有分心25,与呈现于有分心的似相,清晰觉察后,应开始辨识禅支26。初禅的呼吸,比欲界近行微细、寂静;去掉寻、伺,呼吸变得更微细,观禅相的心更微细、寂静、调和,如此便达到第二禅;若去掉喜心,呼吸、心更微细、统一,善法更明显,入于第三禅;若去掉乐受,心止一境,进入第四禅定,完成安般念的禅定过程,此入禅定的过程称止作意。
修习禅定,应练习每一禅的自在27,使禅那稳定,便可开始修观,这是传统的方法28。在《清净道论》和《俱舍论》以观作意、还作意(或称转作意)、清净作意三种作意来说明观的过程。
(五)观作意:
意指分别名与色。若不分别名与色,无法提起无常、苦、无我三相。因为在呼吸的经验里,无常是被相续隐藏的,若不能去除相续的概念,无法了解刹那生灭的过程,便无法真正的修观。在观的过程,观照色的心,比没有观照色的心微细,思惟名的心比思惟色的心微细。若能思惟色与名,照见名色的相续,名色的刹那生灭,才能了解名色的缘,意即观察名色的缘起,观察名的缘为段食29、无明、爱、取、行、业。修缘起观的过程30,心能变得更微细、寂静,更能清晰观照名色的缘生缘灭31。
(六)还作意:
若能观名色的生灭,心越来越微细,可能会生起观的十种随烦恼,如修观时会有明亮的光产生,或是身心觉得很轻安、舒畅,对此产生欢喜、执取;要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去掉十种随烦恼,心和所缘会变得更微细,如此才能实现有力的观。在此情况下,生灭的过程能够观得越来越快,生愈来愈不明显,便舍生随观,只观坏灭,好像水泡、水沫在我们的前面,只见到灭,看不到生起。
(七)清净作意:
在有力量的观的过程,心变得愈来愈微细,所缘也愈来愈微细。如此可实现其它的观智,如怖畏智32、过患随观智33、厌离智34、欲解脱智35、审察随观智36、接著世间的最高观智行舍智。然后检查智慧的经验,检查观境界的心37,继续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观智成熟出现见道,见道的心与所缘更微细;继续观名色法,有时也反观观名色的智慧,实践愈来愈高的道果,心变成最微细,生起了金刚定38,成就阿罗汉果。
如此,在观的过程以观作意、还作意、清净作意三种作意实践修练,心与所缘愈来愈微细、敏感、流畅、寂静,善的心法愈来愈集合于一处,成就止与观,实现清净、解脱,证悟阿罗汉,圆满四念处的修行。
另外,《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说明止、观的修练过程依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作意、加行果作意七种作意39。内容和《清净道论》所说不同,可互相参照。
(一)了相作意:能觉了欲界诸欲粗相,又能觉了禅定中所有静相,于所缘清楚明了,故能如法的修练。
(二)胜解作意:于所缘发起胜解决心,不离开所缘,持续修习止、观,定、慧明显增强。
以上两种合称随顺作意,培养稳定的作意,调顺心与相应名法安住于所缘,属于四种专注中的强迫专注。
(三)远离作意:定、慧明显,才能远离烦恼,此过程即远离作意。修远离作意时,靠稳定的心、稳定的想来远离欲界最粗重的烦恼。
(四)摄乐作意:远离了粗重烦恼,时时欣乐作意,而深庆悦,身心感到喜乐、轻安;又应时时厌离作意而深厌患,为欲除遣昏沉、睡眠、掉举等烦恼。
(五)观察作意:思惟观察已断未断之烦恼,能发现修练止与观过程中更微细的烦恼,为了断除所有烦恼,正勤安住,乐断乐修,心不断的专注在所缘。
(三)(四)(五)合称为对治作意,能对治粗细不同的烦恼,属四种专注中的有间专注。此有间专注阶段,心已能持续不断的专注于所缘,不过偶而仍会出现一些杂念或昏沉。
(六)加行究竟作意:此时暂时伏断欲界一切烦恼,不间断地专注所缘,由此因缘,将入初禅安止,是无间专注。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若能不断练习,便能实现止与观的最高作意,即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任运专注即完全不用勉强,无功用运转作意。在此情况下,心变得完全平衡,所有的善法都能调和,远离一切恶不善法,进入禅定。定属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都有定,善心的定比不善心的定深,禅定是属于善心的定,禅定中烦恼已被降服,不善心不会生起,因此禅定中可感受善心的乐,没有烦恼的乐。欲界近行定的乐比普通欲界善心的乐微细,初禅的乐比欲界近行定的乐微细,第二禅的乐比初禅微细,禅定愈深,乐受愈微细深妙。因此,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一再告诫、提醒,禅定并非究竟,勿耽著于定乐,应以禅定为基础,继续修习观禅,期能照见诸法实相,究竟解脱。
在南传系统的《清净道论》里,清楚地分别止与观,修止时不修观,修观时不修止,要先出定才能修观。北传《瑜伽师地论》以七种作意说明止、观的过程,无著菩萨将所缘分别为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烦恼所缘四种40,此四种所缘属于止,亦属于观,止观的分别不明显。
【以譬喻说明安般念的修习情况】
实践止与观的过程,在《杂阿含经》举出一个以厨师为主角的譬喻41来说明此过程。好的修行者,就如贤慧善巧的厨师,会察颜观色,观察国王的进餐情况,依照他的观察、经验,了知国王的偏好,继续调理、变化,奉呈种种美味,因此深得国王的欢欣,赏赐他很多礼物,他有丰厚的财物照顾家人。
修行的过程也是如此,技术熟练的修行者,练习不断的用念、用智慧了知呼吸的长短粗细,各种感受的生起消失,心、心所的生灭变化,了知什么法要加强,什么法要舍离,什么法是利益、适宜,什么法不利益、不适宜,愈来愈好乐修习止、观。因此,修习的境界越来越明显,心与呼吸愈来愈调和,能得到现法安乐住,亦能舍离世间的忧恼而达到解脱。
《杂阿含经》以顶戴油钵的譬喻,说明修行者应正念正知而住42。修习安般念的业处,就如一个顶戴满钵油的人,无视于美女在旁。有一个年轻人,去一个城市看热闹,那里正好有美丽的姑娘表演唱歌、跳舞。国王抓住了这个年轻人,让他顶著油钵,从群众与美女身旁绕行而过,后面跟著一个刽子手,倘若洒出一滴油,就砍他的头。那个年青人喜欢看好色,但为了保命,因此很专心走每一步,全神贯注保持平衡,绕了一圈,他无视于美人的表演与喧闹的群众,油钵安然无样。
同样的,修行者修习四念处,修练佛陀所安排的解脱课程,就应如此:专注业处,不管其他。
l5.随观内外、生灭
最后的部分,是简要的修观说明。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观照内身;安住于身,观照外身;安住于身,观照内外身。
在四念处的每一项修法里,都说到内43、外44、内外45三种不同所缘的观察。若要成就观,不但要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也要观别人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若只能观自己的名色的相续,不能观别人的名色的相续,不能成就观,无法证悟涅槃46。所以要持续地观内、观外、观内外,今观智成熟。
在修观的过程,还要分别三种身:色身、名身、安般念身。什么是色身?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清楚的观照分别它们。什么名身?指心与心所,要清楚分别所有的名法。什么安般念身?呼吸时所呈现的色法。在长的呼吸,还是在短的呼吸里,观真实法,观三种身。
安住于身,随观生法;安住于身,随观灭法;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生灭的观察是修习四念处每个方法时,都必须观察的,唯有生灭过程的观察,才是导向解脱的要素。若想修观,首先要完全了解安般念的经验,依照名色的道理去体验,观察三种身,这样观名色,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管名、色,不观真实法,就不能够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就无法体验无常、苦、无我三相;若见不到三相,就不能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实现解脱。
生灭的观察分为两方面,一是观察因缘生灭,如观察呼吸时,由于身体、鼻孔、心的生起,呼吸才能生起;若身体、鼻孔、心的因缘不具足,呼吸就不能生起。再者观察刹那生灭,就法的本质来说,一切有为法、名、色,皆一生起立即坏灭。就呼吸而言,於呼吸生起至坏灭的每一刹那,仔细地观察整个过程的生灭现象。因此,清楚地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呼吸的名、色,呼吸的生灭因缘,观察呼吸不断生、灭的过程,观察生灭,然后观察坏灭,有时观察自己,有时观察别人,正知正念地观察,了知法的真实相。
(五)修习成果
于是“有身47”之念现起,唯有正念与觉照,无所依而住,不再贪著世间之任何事物。
这是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成果,也是共通于四念处的所有修法,每个方法在观生灭后,就一再陈述修习的成果。不管修习那个法门,经过有系统的禅修练习后,修行者只看到积聚、生灭而已,除了名、色,没有什么真实的经验。每个所见的有情,都只是五蕴的组合而已!并无真实存在男人、女人、众生。
“唯有正念与觉照”意指完全进入念与慧的境界,由于念与慧修行者完全进入止与观的境界。念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念处的修行;慧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圣谛。有四念处的基础,四圣谛的智慧才能变得明显。因此,四圣谛的智慧靠四念处的“念”。四念处“念”建立了,才能投入四圣谛;没有建立四念处的“念”,我们无法投入四圣谛。若有这种念和智慧,能够“无所依而住”,指不再依赖五蕴、世间,因为已超越爱、见、无明,“不再贪著世间之任何事物”,世间除了名、色之外,并无任何真实存在。真实照见名、色之生灭无常,不执著任何名、色,体证无我,不再继续轮回。
修行者观照四界、五蕴,观身体的真实法,解开了四种密集。众生被四种密集概念所欺骗,不能了解无我的道理。
【四种密集】
若欲知见真实名、色法,体证无我,需破除四种密集(Ghana)48。
(一)相续密集(santatighana):名、色是相续、不断的过程。凡夫不了解名、色是相续、不断的生灭的过程,生起颠倒见,以为是一
个“我”。清晰、各别的辨识名、色不断生灭的过程,破除相续密集。
(二)组合密集(samuhaghana):名、色是由地、水、火、风很多不同元素所聚集,呼吸也是多个聚集所组合。若能以智慧知见色聚中每一究竟色的自相,观每一心识刹那出现的名法,便能解开组合密集49。
(三)作用密集(kiccaghana):每一色法都有它特别的功能、作用,没有两个色法有同样的作用。同样的,每一心识刹那生起的名法都有各自的作用。若能辨识名、色法每一种作用,便破除了作用密集。
(四)所缘密集(Arammanaghana):只有名法有所缘密集,若观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三种密集,便无“我”、“众生”的概念,便能解开所缘密集。在一个所缘中,观究竟名、法,并以智慧照见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同时也反观修观名法(观智)的无常、苦、无我。必须破除被观照名法与修观名法的相续、组合及作用密集,才能破除所缘密集50。
(六)安般念与四圣谛
我们可以依照注释书的说明了解如何建立四圣谛的智慧51。
修安般念时,注意呼吸,同时注意呼吸的名色,名色是苦谛。了解这个呼吸是由于以前无明、爱、取、行、业的结果,这是集谛。由于有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才有今世五蕴;有今世五蕴,才有呼吸。若无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就无现在的五蕴、呼吸,此是集谛。若无呼吸,无无明、爱,便无苦与集二者,这是灭谛。引导我们走向灭的境界、因缘,是道谛,即是了知苦谛,舍弃集谛,以灭谛为目标的道谛。在此也必须分辨世间的道谛与出世间的道谛;世间的道谛能了知世间的四圣谛,开展出世间的道谛,唯有出世间的道谛能够导向解脱。出世间八圣道分与圣道智52、圣果智53同时生起,都以涅槃为目标。正见是了知涅槃,正思惟将心投入在涅槃,正念对涅槃铭记不忘,正精进努力于了知涅槃,正定专注于涅槃,因为圣道灭除了能造成邪语、邪业、邪命的烦恼,正语、正业、正命也同时存在。
如此精勤修练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此是致力于安般念修行者的解脱之道。
二、威仪(Iriyapatha姿势)
身念处的第二个练习:在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培育正念。
(一)何谓四威仪的修行?
佛陀如何说明观身体威仪姿势的修行?
复次,诸比丘!比丘行走时,了知:我行走;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坐著时,了知:我坐著;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何种姿势,皆如实了知。
在行、坐、站、卧四种威仪中,修行者都能了知(pajanati),看得很清楚、分别很清楚,以智慧了知身体行、坐、卧、站的威仪,无论何种姿势,都能了知。
修行者对姿势的了知,与小狗等动物对姿势的了知有何不同呢?注释书说,小狗、野狼也知道自己是站著还是坐著,走的时候知道走,卧的时候知道卧,不过这不算修行,这只是基本的生存本能而已。修行者的了知能去除有众生存在的邪见,能去除我想;能以观智照见名、色法及其因,并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众生连续不断改变他们的姿势,他们看不清楚动机、目的,看不清楚为何改变姿势,动机、目的被姿势的变化所隐藏、遮蔽。而修行者了解这个过程,了解若要动身体,是因心要动,若心不想动,那么身体不会动。
(二)为何姿势会改变?
修行者了知为何姿势会改变?首先出现意欲改变姿势的心,在想要改变的唯作心里面,生起风界,风界生起身表,身表是心生的色聚54,犹如呼吸、语言都是心生的色聚、极微。因有它们,这个身表,身体才能走、才能改变姿势、能够起、能够卧。若无心的发动,身体什么都不能作。
不过,我们的心不能看、听、触,靠身体才能看、听、触。在欲界,身与心是不能分开的。身的功能靠心,心的功能靠身体,此种合作关系,《清净道论》以瞎子与跛子的譬喻说明,身体像跛子,行动不方便;心如同瞎子,它什么都看不到。瞎子和跛子二人如何合作呢?瞎子让跛子跨在他的肩膀上,跛子就指挥瞎子直走、左弯、右弯、坐下、起来,身心互相依赖的情况也是如此,身藉著心能行动、作事,心依著身而能看、能听。
注释书有个牛车的譬喻:我们的身体如牛车,牛车从一个乡村到另一个乡村,但是牛车不能走,要有牛、车夫、牛车,它们结合在一起,牛车才能走。车夫好像心,牛就好比身表。另外是帆船的譬喻:帆船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不过帆船不能动,它是靠风、靠舵手。同样的道理,没有心,身体无法动作,心动身才行动。
(三)如何达到解脱?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观照内身;安住于身,观照外身;安住于身,观照内外身。安住于身,随观生法;安住于身,随观灭法;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如何运用威仪的练习而达到解脱呢?当修行者行走时,能观照五蕴,及缘起,并能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如何观照呢?首先,在开始经行之前,先站在经行道的起点,培育定力,可以修习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之后,就分析它们,直到见到地、水、火、风等,接著起步慢慢走。观照“我要行走”这个心,产生许多心生色法,这些色聚是带动的色法55,其他的色法是被带动的色法、非主要色法。也观照因为“我要行走”的心,所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心路过程中有一个意门转向心及七个速行心。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每一个速行心里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名法。这些名法是四种名蕴,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总共是五蕴。
能观照五蕴之后,还须观照五蕴的生灭因缘,在此需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首先,观照远的因缘,即由于前一世的无明、爱、取、行、业生起,所以今世果报五蕴生起;这是因缘生。然后观照由于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涅槃时五蕴完全坏灭;这是观照因缘灭。如此观照因缘生灭之后,还必须观照刹那生灭,五种因一生起即坏灭,果报五蕴也是一生起立即坏灭。因此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只是观自己,也观照他人;有时观自己,有时观他人。
然后观照五蕴和它们的因缘为无常、苦、无我。若能如此观照,就能去除认为有众生存在的邪见,并能去除我想。此即是运用身念处威仪的练习而达到解脱的修行方法。因此大家必须了解:在行、、住、坐、卧各种威仪中,只是注意身体动作的改变,清楚于动作的改变,那是不够的;那只是观的准备,不是真正的观,不是修解脱的法门。必须观照五蕴及缘起,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才是迈向解脱的修行。
(四)修习成果
持续地观照内外、生灭,身体的实质感消失。
身体只有四大、五蕴,只是因缘的不断生灭而已!没我、你、众生、女人、男人。修行者只有正念与觉照,不依赖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没有依处,已经超越爱、无明,不住著在这个世间。经验到世间只是五蕴,只是因缘的相续生灭,对它们没有爱、见、无明,没有任何执著,解脱自在,如此观威仪姿势成为解脱的法门。
在《中部》有一个譬喻56,说明修行者知道自己解脱。一位修行者问阿难陀:“修行者、罗汉如何知道自己解脱?”阿难陀回答:“人有手脚,他知道自己有手脚;好像有人的手、脚被砍断,他知道手、脚被砍断了。不论在坐姿、立姿、卧姿、站姿,他知道有手、脚。同样的,解脱的人,不断的了知他已解脱,了知地、水、火、风,了知心没有执著。修行者了知不再依赖这个世间、五蕴,了知不再贪著世间之任何事物,不再执著名色,不再生起烦恼,解脱自在了。”
在此修行四威仪的正念及正念的目标(五取蕴)是苦谛;造成今生五取蕴的过去因是集谛;苦谛与集谛两者都不生起是灭谛;了知苦谛、舍弃集谛及取灭谛为目标的正道是道谛。如此精勤的修行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这是修行于四威仪的修行者证悟阿罗汉,达到解脱的方法。
三、正知(Sampajana明觉)
(一)四种正知
修行者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正知,无片刻与正知分离。
有四种正知: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境界正知、不痴正知。
1.利益正知(satthakasampajana)
“利益”是指依循善法而获得提升。如生起“向前进”的念头时,不是立刻向前走,而是思惟向前进,是否有利益,然后再决定行动。
修行者不论是做什么活动,思惟每一个活动对修行是有利益或是没利益,是利益自己,还是不利益自己,是利益别人,还是不利益别人。
如参访佛塔、菩提树或寺院禅林,可以提升修行的兴趣。藉著参访长老并且遵循他们的教导而修行,修行者可以精进修学,断除烦恼。因此,参访这些地方是有利益的。
2.适宜正知(sappayasampajana)
修行者练习不断地思惟,不论是作什么活动,判断这活动对修行是否适宜。
利益正知和适宜正知很像,差异在那里?假如去印度朝圣,可以增加信心、智慧,朝圣是利益的活动。但是,如果去印度时,把兴趣转移到跳舞、看风俗、听民谣,这是不适宜。如果目标是到印度利益自己、增加信心、智慧,唱歌、跳舞这些活动就是不适宜。又比方说去参加法会,可以说是利益的活动,但是如果在法会中讲不如理的话,用不如理的作意,生起很多不善心,例如与信徒讲话时,希望得到信徒供养的红包等,这是不适宜。如前往坟场观察死尸,以及修行不净观是有利益的;但专注异性尸体为不净以修行止禅,是不适宜的,只有取与自己相同性别的尸体才是适当的。为什么?因为专注尸体为不净而达到近行定时,内心所见尸体的影相会转变成较好看的似相,如果是异性的尸体,禅修者可能会生起贪欲。然而,若是以尸体的不净来修行观禅,则不必拣择尸体的性别。如佛世时名妓丝蕊玛(Sirima)过世第四天,佛陀带领四众弟子,前往丝蕊玛停尸处,一起对丝蕊玛的尸体修行不净观57。如此了知行为、活动适当不适当,称为适宜正知。
3.境界正知(gocarasampajana)
修行者要练习不断地专注所修的止或观的业处,不论走路或穿袈裟时,都应当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丢掉业处,便不是修境界正知。如果修行安般念,那么在行、住、坐、卧等每一个姿势中,都应当只专注於呼吸。若忘失正念,那你应当退回到忘失正念之处,重新再走。如此你的正念会增强,定力也会随著增强。定力够强时,可以证得禅那,或转修观禅。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有可能断尽烦恼,解脱生死轮回。
摩诃那伽长老(Mahanaga)是值得学习的典范,长老以“我要礼敬世尊的六年艰辛奋斗的决心,在七年里只站立或行走,不管站立或行走,都专注于业处。如此勇猛精进的修行七年后,再度屡行“往返任务”十六年后,证悟阿罗汉果。大家应当礼敬世尊,精进修行,不要因为几天睡不好觉,就感到焦虑、气馁、抱怨。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修行者应当在一切姿势中,都保持不断的精进,以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一步步累积涅槃的资粮。
4.不痴正知(asammohasampajana)
《中阿含.佛说放牛经》58举例说明修行者不痴于智慧的境界,就如好牧牛人知道所拥有的牛,清楚它们的颜色,知道那只牛是母牛、公牛、小牛等。
同样的,若修行身念处,对身的种种情况、境界清楚,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地、水、火、风种色、所造色,很清楚了知它们如何生起、坏灭,清楚了知业生色、时节生色、心生色、食生色59,了知它们的生灭因缘。好修行者清楚了知自己的身体,如实了知身心的真相,了知没有一个“我”在造作、动作,只是名色法的聚散生灭而已!
(二)修习正知
如果我们用这样地了解,便能知道佛陀所说正知修行的意义。“诸比丘!比丘行往或归来时,以正知而行。”比丘用正知,了知来回行走不属于“我”,而是属于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当“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时,产生带动色法,那些色法中风界特别强盛,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而造成身体的移动。同时也要观照“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时,所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这些意门心路包含四名蕴,带动与被带动色法是色蕴,总共是五蕴。以不痴正知来说,没有“人”在行走,只是五蕴的相续生灭而已!
“前瞻或旁观时,以正知而行”,当眼睛向前或向旁看后,颜色会同时撞击眼门与意门,心作意60注意颜色,由于心注意所缘,自然出现转向心,唯作心转向以后,眼识异熟心自动的出现。若所缘是可意的,即是善业异熟心;若所缘是不可意的,即是不善业异熟心。眼识灭之后,自然出现领受心、检查心,都是异熟心,它们是自动的过程。接著生起唯作确定心、然后是善恶的速行心,速行心可以连续出现七个刹那。若是极大所缘61,速行后会有两个彼所缘心生起。这是眼门心路过程,随后通常会有意门心路出现,首先生起意门转向,接著是速行心,若所缘清晰会生起彼所缘心。这些过程自然出现,名法自动生起,此是心之定法。每一个心识刹那里,一个心生起,执行其刹那间的作用,随即坏灭,而提供下一个心生起的因缘条件。如是,依心识刹那次第,心流持续不断的发生,如河流一般。若修习不痴正知,了知自己的心好像客人一样,对于这个过程完全没有自主,它们是自然出现,了知心的生灭情况,完全没有迷惑,没有“人”在看,只是五蕴的相续生灭而已!
《无碍解道》中说我们了解世间的过程,有三种心行:识心行、明心行、无明心行。若有不痴正知,了解识心行是自动出现。若专注所缘,自然出现眼识、领受、检查、决定心等。若不如理的作意,会出现无明心行,无明心行是因生起无明、贪、嗔、慢、邪见、昏沉等,因而对所缘产生执著、拒绝。
若如理的作意,在自动生起的心路过程,速行心就变成善心。何谓如理的作意?理是事物共同之理则,无常、苦、无我、不净、缘起之理。心路过程生起时,若确定心或意门转向心,作意那色所缘为颜色、色法、无常、苦、无我、不净等,便是如理作意,善速行生起。若确定心或意门转向心视那所缘为常、乐、我、净之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便生起了。十二欲界不善心、八欲界善心及其相应心所62,即在速行中生起。因它连续生起七次,所以力量很强,开展了无数的善、恶业。异熟心、结生心63无法改变,而速行可改变。如理作意使善速行生起,创造善因将得善果,培植解脱资粮。了解这个道理,在看前方或是侧面时,如理的作意,保持正知。
在此以难陀尊者的例子说明,难陀跟随佛陀出家,修习梵行时,曾经因为未婚妻的缘故,对梵行生起厌烦不善心,想要还俗。后来经过佛陀的诱导,他感到很惭愧,激励自己说:“我要善加收摄自己,当我向东看时,愿我能正知正念,不被贪欲、忧恼等不善心所左右。”他很精进修习,谨慎的守护根门,履行沙门的义务,成就阿罗汉。我们应该以难陀尊者作为学习的榜样,谨慎的守护自己的根门,时时保持正知。
“屈伸肢体时,以正知而行”,不论弯曲或伸直身体的动作,应保持正知。注释书提供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斯里兰卡有一位大长老,特别努力正知的修行。不管任何时候、作什么动作,不离开他的业处。一次在说法时,他伸展手、弯手;然后,又再一次伸展手慢慢地弯回来。他的弟子问:“尊者!为什么您二次伸手弯手?”长老回答说:“诸位贤友!自从开始修行业处以来,我还不曾以不专注的心伸屈手臂,第一次伸手时,我没有注意我的业处,所以我又再作一次。”他如此精进于业处,所以能够解脱。我们当以这位大长老为学习的典范。
“著袈裟、持衣钵时,以正知而行”持钵或是穿衣服时,也要保持正知。就有益正知言,这里的“利益”是指在托钵时物质上的滋养,穿袈裟是为了遮敝身体,避免寒冷与炎热,以及房止蚊、虫等的触恼。不贪图美味、美色,思惟分辨对自己合适的衣钵,是适宜正知。坚持修行,不舍离禅修的业处,如修习安般念,在穿袈裟、执持衣钵时,只专注於呼吸,是境界正知。就不痴正知来说,在自己的名色相续流里,并没有一个“我”在穿袈裟,每一刹那都是名色的相续生灭。持钵的心,当下生起,随即灭去,不是一个心,是不断的心的过程。
钵是色,衣也是色,色是不断生灭的过程,观色的心也是不断生灭的过程。
“饮食、咀嚼、尝味时,以正知而行。”同样在此也有四种正知:(一)有益正知:不分别食物好吃或不好吃,好喝或不好喝。只是为了身体的维持,并利用它来修习梵行。(二)适宜正知:无论食物的品质与滋味如何,会造成身体不舒服的食物就不适宜。由正命得来的食物,或食用后不会使善法衰减、恶法增盛的食物是适合的。(三)境界正知:就是不舍离禅修的业处。如果是修安般念,在吃饭、喝水时,都应尽量专注於呼吸。不要觉得持续不断的修行是不可能办到的,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专注于自己禅修的业处。(四)不痴正知:在名色相续流里,并没有“我”在取用食物,只是名色的相续聚散生灭。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使食物前进、移动、翻转、粉碎及排出。靠火界的热能,能成熟、消化食物。在此几乎每个段落都提到风界,风界存在成群的带动色法里。然后也必须观照被带动的色法。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每一阶段的心(意门心路过程)包含四种名蕴,总共是五蕴。若能在每一阶段中,照见五蕴,并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那么不痴正知就达到顶峰。在什么情况下四正知的修行会变得特别明显?要不断地思惟无我、空的道理。如何思惟无我、空的道理?
“眼根”是空,因为它不是我、不属于我;“色”是空,因它不属于我,不属于众生,不属于女人、不属于男人;“眼识”是空,因它不是我、不属于我。
若眼根、色、眼识碰在一起产生“触”,这个“触”也是空,它不是我、不属于我。靠这个“触”所出现的“受”,有乐受、苦受、舍受。虽然“受”的观察是属于受念处的修行,如果有四正知的修行的基础,可以很清楚看到它是空,不是我、不属于我。靠这个“触”出现的“五蕴”,虽然“五蕴”的思惟严格地说是属于法念处的修行。靠正知修行的基础,我们清楚知道五蕴是空,不是我、不属于我。
如此,正知的修行就变成我们解脱的法门。观照心路过程的生灭,也是属于正知的修行,若有相当的定力,依照方法修习,可以看到心路过程是如何出现、变化、消失。我们眼根看到所缘,眼根、色、眼识碰触在一起,出现心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不同样的心,它们不会看到彼此,它们是一个一个自动地出现,没有任何的自主。有所缘才能够出现看颜色的过程、听声音的过程。若所缘太微细或不够清晰,此过程就不会出现。
依照南传佛教二十四缘64说明,眼根看颜色的时候,“色”叫所缘缘(Arammanapaccaya)65,“眼根”叫做依止缘(nissayapaccaya)66,没有这个缘,我们就不能看色。能够看颜色需要光明,光明是亲依止缘(uppanissayapaccaya)67,如果没有亲依止缘,我们也不能够看色。如果心没有注意颜色,就没有转向心;如果没有转向心,不能生起眼识,我们的眼睛也不能看。注意在所缘是无间缘(anantarappaccaya)68,是无间断的缘,而它也是断缘,断有分心。有分心断,转向心起,才能够出现眼门的心路过程。对出家众来说,正知的修行是最重要的修行,在《中阿含经》的注释书中记载,有一位吉达(Citta)比丘告诉佛陀:他没有办法持守那么多戒律修习梵行。依照南传佛教,比丘有二百二十六条戒。佛陀慈悲问他:那你可以持守一个规则吗?比丘回答:如果只是一项而已,那么我能够遵守。佛陀就教他正知的修行,在一切威仪中都观照自己的心。他依照佛陀的教导,在每个动作中照见五蕴,并照见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不久,成就了正知的修行,证悟阿罗汉果。
(三)总结
以下,我们归纳正知修行的含意:正知修行的意思,可以用四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它,不过所有基本修行的智慧都包含在里面。它是定的修行的基础,也是观的修行的基础,我们可以用它强调定的作意、心不散乱的作意,也可以用它观无常逼迫的作意,正知包含止、观二个方法。虽然正知的修行只能达到近行定,但是近行定能够转成观,由观而至解脱,目前还有很多比丘依此修行,得到心的解脱。为什么能得到心的解脱?无论什么活动,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是色、色的味、色的患、色的坏、色的离。若我们修习正知,对于这个道理会愈来愈清楚。所有的出世法、无漏法、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念处、四圣谛的修行,都靠这个修行而愈来愈明显。
我们作任何动作,每一刹那所出现的名法、色法,它们当下生、当下灭,举手的色与伸展、弯手的色是不同样的色。名法、色法才生即灭,没有连续不断的存在。如此了解,才是真的修习四种正知。
若我们能如此观照,观自己的相续,观别人的相续,有时候观自己的相续,有时候观别人的相续,有时候观内,有时候观外。此时也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当观智成熟时,圣道智与圣果智会以涅槃为目标而生起。证悟阿罗汉果之后,就能获得解脱,超越执著,不依赖世界,不依赖五蕴,超越爱、见、无明。
这就是以正知来修行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
四、不净观(patikuiamanasikara)
“patikuiamanasikara”意思是逆作意、不适意作意、厌恶作意。
(一)不净观——修行甘露门
佛陀时代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安般念,一是不净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即两种进入不死境界的灵药。直至今日,南传佛教地区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安般念已如前述,主要对治散乱心、昏沉心;现在说明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心、淫欲心。
不净观即观身不净,观察我们身体污秽不清净,从而对身体产生憎嫌、厌恶,以去除对自他身体执著的一种禅修业处。一般人所以会有种种烦恼,在于执著自己的身体,以身体为我,所以产生许多欲望和贪心,不断追求却永远填不满贪欲的大坑。一切的纠纷、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有的。不净观针对此一妄执,对症下药,若能观成,解脱自在。
经典说明修行不净观的利益:不净观可以作为其他定的基础;修习不净观,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厌离轮回,希求解脱;可以转修观禅,证悟道果;特别是心有不乐、无聊,或贪欲生起时,要记得用这个修行法对治。
(二)有识不净观
不净观修法就对象来说有两种:一、有识不净观,观自己及他人身体的不净。二、无识不净观,观死尸的不净相。就修法的方式来说也分二种:一、以不净作为止禅目标,若以死尸为止禅目标时,只能取同性的尸体。二、以不净作为观禅目标。此段先介绍有识不净观,无识不净观,在“观墓园九相”时会介绍。
复次,诸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头发而下,皮所覆包,遍满不净,思惟:于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唾、涕、关节液、尿。69
像经文所述以正念观照身体各部分的不净,这种方法是外道所没有的,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四大所造的身体,内外充满种种不净,经文列举身体的三十一部分说明。三十一、三十二的数字不重要,我们可以加一点或是减一点,北传的经典也有说三十六物不净70。佛陀以譬喻说明:
诸比丘!犹如两端开口之粮袋,装入种种谷物,诸如:稻、米、绿豆、蜿豆、芝麻、精米。视力佳者,解开粮袋,观察分辨:此是稻、此是米、此是绿豆、此是蜿豆、此是芝麻、此是精米。
如此,诸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头发而下,皮所覆包,遍满不净,思惟:于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唾、涕、关节液、尿。
此譬喻的意义如下:两端开口的袋子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装在袋子里的各种的谷物,比喻头发等三十二部分;视力良好的人是指修行者;解开粮袋,分辨各种谷类,比喻修行者能清楚地观察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了知身体是各种不同样部分的组合,而这些组合物,充满种种不净。
好像一辆牛车,我们把牛车的不同样的部分,四个轮、牛轭、车轴等不同样的部分拆开来,如果你们部分、部分看,“牛车”的整体相就消失了,剩下轮的相,轭的相、轮胎的相等等。同样的道理,如果用这种分别检查我们的身体,人相、我相就会灭,剩下头发相、毛相、指甲相、牙齿相、皮肤相等。如果能这样看很清楚,依照方法不断练习,发相、毛相、指甲相、牙齿相、皮肤相也灭,只有剩下地、水、火、风等究竟色法,再依法修观,可由此修行实现解脱。
(三)善巧作意修身分
如何修习?《清净道论》说明七种遍取71身体三十二部分的善巧。
第一、反覆地念诵三十二身分,先顺读,再逆诵;反覆读诵熟练。
第二、反覆地记忆三十二身分,依照它们的次第顺序背诵,先顺、再逆背诵。
第三、依照颜色来确定头发、指甲、心、肝等各身分。
第四、依照形状来确定各身分。
第五、依照其位置在肚脐的上方或下方来确定各身分。
第六、依照其所占的处所部位来确定各身分。
第七、依照自分界限与他分界限来确定各身分。
学习过七种把持善巧后,可以再练习十种作意善巧72:
第一、先依照它们的次第观照,好像登三十二阶的楼梯,依次思惟,不要跳级。
第二、不太快,过急作意,行色匆匆,不能明了各部分,不易达到殊胜位。
第三、不太慢,过缓作意者,停顿过久,不易到达终点,可能失去兴趣。
第四、除去散乱,散乱的心无法专注业处,不能培育正念与定力。
第五、去掉不明显,先取明显的部分作意,不断练习,不明显的部分会变得明显……
第六、不要靠假名称作观,要靠修行的经验,直接观身体的部分。
第七、入安止,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都可以用来入第一禅定。如果成就身体的一个部分入不净观的第一禅定,其他的部分会变得愈来愈明显。
第八至第十是以三部经典的重点,即增上心、清凉、觉支善巧,说明精进与定平衡的意义。
《杂阿含经》说明勤策“增上心”的修行者以三相时时作意73,调合身心。修行的过程中,有专注、散乱、定、掉举,我们要清楚了知如何调定相作意、策励相作意、舍相作意。若定超过强,不够精进,心会有懈怠、懒惰、昏沉的情况;若策励过强,精进过强,会有掉举的情况;若舍过强,心会无聊、没有兴趣继续努力,此时须用精进平衡。所以要善调策励作意、定作意、舍作意使心平衡,要知道什么时候调什么作意,让身心平衡、平静,成就第一禅定。经典譬喻说好像金匠一样,炼金子的工人炼金时,有时候加热,有时候洒水。同样的,修行者修不净观,好像熟练的金匠一样,有时候加热,有时候加水。加热就像策励心,加水就像放舍心;调心平衡,不论何种金饰都能完成,修行者依此调心,便能自在入定。
在《增壹阿含经》也说明,若修行者要使定俱足,让修行成熟有六个条件74:他知道什么时候抑制心,什么时候策励心,什么时候喜悦心,什么时候放舍心,要让心有决心,让心倾于更高的程度,乐于解脱、涅槃。若依此六法,能证得无上“清凉”。
就“觉支善巧”来说,在七觉支中,修行者知道什么时候要用与定有关的舍、轻安觉支;什么时候要用与慧有关的精进、喜觉支。调它们平衡,七觉支平衡、发展,修行会成就。三十二身分各经中教导重点大抵分为厌恶作意和界差别:以厌恶作意说的是止业处,本经以厌恶作意说的;以界说的是观的业处,如佛在《大象迹喻经》75、《大教诫罗罗经》76、《界分别经》77所说。四念处的修习应以观为目标,本经在厌恶作意的修习内容后,接著是“内外、生灭的观察”等修法,即是观的部分;也就是先修止后,再转修观。
(四)三种修法
在《身至念经》78中,说明如果能清楚的观照身体的三十二部分后,便能以三种方法继续修行:
第一、用不净观修行色遍:可专注于身分的颜色来修行黑遍、白遍、黄遍、红遍。如专注于观他人的、自己的头发修习黑遍;看自己、或是别人的血修习红遍;看自己、或是别人的尿或脂肪修习黄遍。看自己、或是看别人的骨头修习白遍。遍处可达到第四禅,以四禅为基础,进修四无色界定,或转修观禅。
第二、不净观:即佛陀在本经中开示的修行方法,可观三十二身分为一整体,或任何一部分为不净,以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
第三、四界分别观:对身体的每一部分修行四界分别观至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就能见到究竟色法。每粒色聚有八至十种色法,每一身分有四十四种色法79,这是四界分别观的详尽修法。
(五)观内外、生灭
此处有三种身:三十二身分、色身、名身。必须于内在与外在都照见这三种身,才是修习观禅。如何照见呢?如果能清楚照见三十二身分,会有很强的光明产生,在此光明的帮助下,观察他人的三十二身分,内外交替的观自己和他人。当成功的到达初禅后,可以对身体的每一部分修行四界分别观至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就能见到究竟色法。如观自己头发的四界,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可以见到头发里的四十四种色法。然后也应当观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中的色法。六门与三十二身分的色法称为色身。对于取究竟色法为目标而生起的究竟名法,也必须观照,这些名法称为名身。
若修行者有系统地逐步修习,不断地精进,观自己的身体,观他人的身体,观三十二身分、色身、名身,便能去掉我相、众生相、男人相、女人相;接著观生、观灭、观生灭,观智会渐渐成熟,当观智成熟时,圣道就会生起。由于四种圣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因此能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一切五蕴,不再贪恋世间任何事物。不净观成为解脱的法门。
五、四界分别观(Dhatumanasikara)
巴利经典教导二种四界分别观的方法:简略法与详尽法。佛陀在《界分别经》、《大象迹喻经》教导详尽法;在《大念处经》中教导简略法。
(一)辨识特相
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观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何修习呢?以四大的特相来观察辨识全身的四界,进而辨识单一色聚的四界。
地界的特相是: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流动、黏结;火界:热与冷;风界:支持、推动,总共十二种特相。
如何观察辨识呢?可以从容易辨识的特相开始,不论从那一个特相开始,必须逐一观察,直到能辨识所有十二种特相。
若先观察推动,可从身体推动现象最明显的地方开始,如呼吸时头部中央的推动,胸部扩张推动。能清楚辨识后,再将注意力移至身体其它部位,直到能辨识从头到脚各部分的推动。一种特相从头到脚都辨识清楚后,再换另一种,直到十二种特相都辨识清楚。此时可依照佛陀教导的次第: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一再重覆辨识它们。
如此修行时,有些修行者的诸界会失去平衡,有些界会变得过强而难以忍受,如硬、重、推动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若遇到这种情况,应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相对立的特相上,平衡诸界,继续培育定力。如:硬与软;粗和滑;重跟轻;热和冷;流动与黏结;支持和推动。
诸界平衡,熟练辨识十二特相后,将它们分为地、水、火、风四组,不断重覆辨识它们。在此阶段,可以同时遍视全身的十二特相。
如此观察辨识观察四界而定力提升时,将见不到身体,只见到一堆灰色物。持续专注那灰色物中的四界,渐渐灰色物变成白色体。持续专注白色体的四界,它转为透明体,放射出明亮的光。持续专注透明体的空间,会发现透明体粉碎为许多色聚,接著观察单一色聚里的四界。
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宰牛只,并将其肢解成块后,坐于四衢道口。如是,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观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屠牛者即比喻修行者,修习四大分别就如屠牛者,将牛一片片的支解。修行者观察分辨身体的四大,将身体一小片一小片分解、再分解,只有地、水、火、风,没有身体,修行者杀了我相、你相、众生相。
巴利文“catumahapatha”意指二条大马路纵横交错的四衢大道,四衢大道比喻为身体行、住、坐、卧的四种姿势。身体的四衢路,每一衢比喻为一种姿势。简单地说,不论身体是在什么姿势,站著、走著、坐著、躺卧,在所有身体的威仪中,不断地观察分辨四大。渐渐的我相、人相消失,看不到什么我、人,只有四大而已。
当你能专注于单一色聚里的四界时,是四界分别观止禅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修行观禅的开始。四界分别观是止禅法门,也是观禅法门。
熟练于单一色聚里的四界后,应进一步观察色聚里的所造色,即:颜色、香、味、食素等。能观察到四界及所造色时,便可说已破除色法的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见到究竟色法。
(二)观内外、生灭
此处有色身与名身两种身,两种身都要观照内外、生灭,因为我们不只执著自己本身而已,也执著外在的他人。
名、色法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名、色法的因缘也是生起之后立即坏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因为受到无常的逼迫,所以是苦的;而生灭之间没有自主性,没有恒常的自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当能见到名色法时,便能清楚的观察到无常、苦、无我,这是它们的本质。佛陀教导我们照见这种本质,为什么?若能见到无常等本质,破除了密集的概念,常想与“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宝贝等”错误的想便会消失,对世间种种执著纠结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见名、色法的生灭后,进一步应当不再注意生起,只专注于坏灭。渐渐的只见到坏灭,此时应观照名、色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观照修观之心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便能以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槃。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乃至灭除心路过程中的一切烦恼,能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世间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经所教导四界分别观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导,在好的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门灭除烦恼,解脱自在。
琲疟_贝等”错误的想便会消失,对世间种种执著纠结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见名、色法的生灭后,进一步应当不再注意生起,只专注于坏灭。渐渐的只见到坏灭,此时应观照名、色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观照修观之心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便能以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槃。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乃至灭除心路过程中的一切烦恼,能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世间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经所教导四界分别观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导,在好的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门灭除烦恼,解脱自在。
六、墓园九相(Navasivathika)
(一)取相
我简单介绍,因为我想你们没有机会修习此法门。在斯里兰卡,一些大的禅院有特别的房间给出家人修这个法门,不过修习的人已经不多了。若你们要修此法门,需要靠老师指导,依照方法修习。《清净道论》说有六种适宜取相80,先看尸体的颜色,然后分别它的相、形、方、处、界限等。
重要的是取相要有方法,不净相要很明显。不净相有两种:有识不净观,靠活的身体取相,即是三十二身分;无识不净观,以无生命的尸体取相。若定力不够,最好不要修无识不净观。因为去不净处取相,假设定力不够,无法取到清晰的相,会停留在那里很久。
最好先以其它的业处,如安那般那、三十二身分、或者四大分别业处、正知业处,培养相当的定力,这样才容易当体取相,取到清晰的相后,回到住处用功修习。
(二)无识不净观
修习无识不净的业处,就像三十二分身的道理一样,可入第一禅定。它不能超越第一禅定,因为厌恶相很强。
有识不净观,适宜进修色遍,达到第四禅定。无识不净观就不适合,因为坟场观是作为观察过患、苦厄、败坏的修行法。有识不净观也是修厌恶,但是厌恶不是它的目标,它的目标是修奢摩他到第一禅定,然后以身体的颜色修色遍到第四禅定,接著可以用这个基础修无色界禅,此是南传佛教的传统修法。
安那般那的修行和有识不净观特别适合奢摩他的修行,无识不净观特别适合培养厌恶,是作为观察过患、苦厄、败坏的修行法。正知修行、四大分别观,特别适合作毗婆奢那的基础,它们可以达到近行定,然后转修观禅。
无识不净观,本经提供九种死尸变易相:
第一、膨胀、清瘀、腐烂相;第二、被鸟、兽、虫所啄咬噬食相;第三、附著血肉筋腱的骸骨相;第四、无肉血迹漫涂,筋腱连结之骸骨相;第五、无血无肉,筋腱连结之骸骨相;第六、骸骨散置各处相;第七、骸骨成螺色白骨相;第八骸骨堆积相;第九、骸骨粉碎成骨粉相。
修习尸体观,很容易生起厌离,去除贪欲。身体的苦、不净,用此修行很容易了解。佛陀在《杂阿含经》中教导说,若比丘喜欢身体,即是喜欢苦,喜欢苦,就不能解脱,此是很容易了解的道理。
(三)观内外、生灭
《杂阿含经》特别强调:“这个身体不是属于你们的,是过去的业,是心造的,是非色造的,诸比丘!要舍离它。”能够用如此思惟,后面修观的部分,每一个练习,就会很清楚。什么是观的部分?应当依照前面讲过的方法观照:内外的不净身、内外的究竟色法、内外的究竟名法。意思是不管是内外的不净身、内外的究竟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没有你、我、众生,没有不变的个体存在,只是名色的不断相续生灭而已!观自己、观他人,调自他作意平衡。如果只有观自己,还不能解脱,必须内外平衡才能够解脱。
如《杂阿含经》说明,凡夫要厌恶身体不是很难,但凡夫不容易厌离心,一定要思惟缘起才能够厌恶在心。因此每一个身念处的练习以后,所有的基本观的修行,特别是引导修行者朝向缘起的了解,没有缘起的了解,就无法提升身念处的修行为解脱的法门。
若用身念处作为解脱的法门,观身法门变成解开身体密集的法门,若不能解开身体密集,无法入解脱法门。解身密集,才能思惟缘起;思惟缘起,能令观智渐趋成熟,断烦恼,得解脱。
如何思惟缘起?思惟身体生起之因缘:因为有无明、行,爱、业、取、食等因缘,缘起这个身、这个五蕴。若因缘持续,身也会继续轮转。
然后思惟灭,思惟无明、行,爱、业、取、食等因缘灭,色身灭、有灭。了解灭,才能了解集谛,思惟灭,才能寂止集,出离轮回。
然后思惟生灭,行法的生灭有两种:刹那生灭与因缘生灭。修观时,须观照这两种生灭。若思惟生灭,可以离开“常相”;若能离开常相,可了解空相;若了解空相,了解色的空相、身体的空相,能够不执著身体。
或者依七种随观,观无常、苦、无我、厌离、离欲、灭、舍。放舍之后可了解“此是身体”而已!是缘起、是空,没有众生、我、你。在此情况下,用四念处、四圣谛的了解,安住持续的思惟身体只是身体;只是四大的不断生灭变化而已!不执著世间,超越爱、见和无明,因不执著世间,不执著五蕴,九种坟场观成了解脱法门。
CLASS="msonormal">
然后思惟生灭,行法的生灭有两种:刹那生灭与因缘生灭。修观时,须观照这两种生灭。若思惟生灭,可以离开“常相”;若能离开常相,可了解空相;若了解空相,了解色的空相、身体的空相,能够不执著身体。
或者依七种随观,观无常、苦、无我、厌离、离欲、灭、舍。放舍之后可了解“此是身体”而已!是缘起、是空,没有众生、我、你。在此情况下,用四念处、四圣谛的了解,安住持续的思惟身体只是身体;只是四大的不断生灭变化而已!不执著世间,超越爱、见和无明,因不执著世间,不执著五蕴,九种坟场观成了解脱法门。
七、总结
至此,已经介绍了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即:(一)安般念;(二)四威仪;(三)正知(四)不净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观墓园九相。每一种方法配合法念处的修习,观五蕴及其因缘的无常、苦、无我,都可以成为解脱的法门。
大家也要了解:身念处并不是只有观身或色法而已;身念处注重观照色法,但只有观照色法并不足以令你证悟涅槃,必须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每一个念处都要观照名色法,只是注重点不同而已!
七、总结
至此,已经介绍了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即:(一)安般念;(二)四威仪;(三)正知(四)不净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观墓园九相。每一种方法配合法念处的修习,观五蕴及其因缘的无常、苦、无我,都可以成为解脱的法门。
大家也要了解:身念处并不是只有观身或色法而已;身念处注重观照色法,但只有观照色法并不足以令你证悟涅槃,必须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每一个念处都要观照名色法,只是注重点不同而已!
【注解】
(1)安般念:“Anapanasati”=“Ana+apana”(in-breathing&out-breathing,),汉译经典所译名称有“安那般那念”、“安那波那念”、“安般守意”、“念安般”、“安般念”、“息出息入”、“持入息出息念”、“入出息”、“出入息”、“持息念”、“数息”等,是将心专注於呼吸的修行法。
(2)组成身体的三十二部分见本书“身念处:四、不净观”。
(3)色法归纳为两大类:四大与四大所造色。四大(mahabhuta)又称种色、元素色或界(dhatu),因为它们“持有自性”,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组合之下造成小至微细粒子(色聚),大至山岳一切物质。所造色(upAdayarupa)是缘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一共有二十四种。四大可譬喻为大地,所造色是靠大地生长的树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1。
(4)净色(pasadarupa)是五种个别存在于五根的色法,应分辨净色与支持它们的器官。世俗所称的眼在阿毗达摩论里是各种不同色法的组合。眼净色是其中之一,它是位于视网膜里的净色,对光与颜色敏感,作为眼识的依处色与门。耳净色在耳洞里,对声音敏感,及作为耳识的依处色与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4。
(5)呼吸是属于心生色法,是入出息心生声九法聚,或入出息心生声色轻快性十二法聚。参阅《智慧之光》,页103。
(6)安般念配合身、受、心、法四个念处有十六步骤的完整修法;开始时正念於呼吸,接著正念在各种感受、心境上,然后正念在无常、苦、无我的法印上,最后正念在舍离上;此是由止至观的完整修学历程。南北传阿含藏中有五部经典提到十六步骤:即《相应部10.安般念相应》(1.ekadhammo,10.kimbila)、《安般念经》(M.118)、《教诫罗罗大经》(M.62)、《杂.第803经》,(《大正藏》册2,页206上)、《杂.第810经》,《大正藏》册2,页208上。参阅佛使尊者著,郑振煌译《观呼吸》(台北:慧炬,民89)、《清净道论》,页268~292、释自倓,〈观息法初探——以北传阿含和南传四部尼柯耶为主〉(毕业报告,香光尼众佛学院,民86年)。
(7)指十六步骤的前四个,有两种说法:(一)长息、短息、全息、微息(寂静息);(二)出入息、长短息、全息、微息(寂静息)。参见前注。
(8)森林、树下或空闲处:显示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对于初学者而言,处于宁静的环境中,心较容易收摄。《中》“禅以声为刺”(《大正藏》册1,页560下)对禅修者来说,声音好比尖刺一样,一针针刺入心中,令人无法专心致意,如针刺入气球,随即消气一般。
(9)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Sosatovaassasati,satopassasati.”对“assasati”与“passasati”的解释有两种(说法相反)一说:“assasati”tobreatheout,toexhale;出息、呼气。“passasati”tobreathein,toinhale.;入息、吸气。二说:“assasati”入息、吸气;”passasati”出息、呼气。汉译《杂》、《中》、《增壹》、《修行道地经》、《清净道论》采第一说先出再入(出入息);《解脱道论》、《达磨多罗禅经》、《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采第二说先入再出(入出息)。本书采第一说先出再入。心平常习惯在五欲爱乐的情境中,呼吸对对它来说太枯燥了,容易散乱掉举,必须不断将心引导回来,觉知呼吸的出入,培养专注呼吸的新习惯。PED,p.90b、447b。《云井》p.149b,p.612a。
(10)禅相(nimitta):即修习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影像或概念。安般念的禅相从呼吸而来,唯有深度专注的心,才能产生禅相。禅相有三种:即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取相(uggaha-nimitta)、似相(patibhaga-nimitta)。参阅《正念之道》,页9、13。
(11)禅那(jhana):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使心与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地安住于单一对象中;此时的心是宁静、透明、已培育、无邪恶、柔顺、堪能、坚定、沉著不动的,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禅那通常包括四色界禅及四无色界禅。参阅《正念之道》,页16。
(12)观呼吸的自相、共相是属于观禅的修习,此时是修止禅,只是注意呼吸的本身,即呼吸的整体概念,不是分析组合成份及特性。
(13)《小空经》用地点来说明修行的过程,例如经中举譬喻说:一个修行者在阿兰若修行,除了阿兰若以外,其他都不存在,都是空,阿兰若没有马、牛,除了阿兰若以外其余都是空。同样的道理,修行者以地遍为所缘,除了地遍之外,其余都是空;以空遍为所缘时,除了空遍以外,其余都是空;以识遍为所缘时,只有识遍的存在,其余都是空;到达灭受想定,能观与所观融合在一起,无有障碍。《大正藏》册1,页736下。
(14)业处(kammatthana)字义为工作的处所,即修行者修行以培育特殊成就的工作处所;即指修行的法门,有时也用来指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参阅《如实知见》,页8。
(15)参阅《清净道论》,页273~274、Pt.I,p.177。
(16)参阅《清净道论》,页286。
(17)《清净道论》,页281。
(18)《杂.第568经》:“入息、出息名为身行…出入息是身法,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入息名为身行”(《大正藏》册2,页150上)。因此,“身行”除了与口、意并称三业,而泛指与身体有关的行为造作外,经典中也特称“出入息”为“身行”。
(19)呼吸是心生色聚,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使身体产生膨胀收缩的动感。若呼吸越细长,心越平静,身体也会平静。
(20)参阅《清净道论》,页278~287。
(21)寻(vitakka)是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标的心所。伺(vicara)是保持心继续专注于目标。寻伺的作用强,心可长时间安住于目标,达到禅那。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38。
(22)近行定(upacara-samadhi):指接近禅那或安止的定。近行定阶段禅支(禅那的构成因素)未完全发达,有分心仍会生起,修行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参阅《如实知见》,页16。
(23)安止定(appana-samadhi):意指心与相应名法深深投入于所缘并安止于其中。包括一切属于色界、无色界与出世间的禅那定。参阅《正念之道》,页434。
(24)心所依处(hadaya-vatthu):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位于心脏里心室的血,受四大所支助及由命根色所维持。参阅《正念之道》,页424。
(25)有分心(bhavaggacitta):即生命相续流,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间的生命流不中断。当认知所缘的心路过程不生起时,每一刹那都是有分心在生灭相续。参阅《正念之道》,页428。
(26)禅支: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二禅有喜、乐、一境性三禅支,三禅有乐、一境性二禅支,四禅具舍及一境性。刚开始修习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参阅《如实知见》,页22。
(27)每一禅定都要练习五种自在:1.转向自在,自在转向出定、转向辨识诸禅支。2.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住定多久。4.出定自在:能在预定的时间出定。5.省察自在:能辨识诸禅支。参阅《清净道论》,页153、《如实知见》页22。
(28)四禅是定法的根本,佛是依四禅而成正觉,也是从四禅出而后入涅槃。比丘们依四禅得漏尽、解脱,是经中常见的。也就是先修止至四禅,再观名色法而契入三法印,得漏尽解脱。参阅印顺,《空之探究》(台北市:正闻出版社,民81年)页13。
(29)特别提到四食中的段食,是因为众生要靠食物、呼吸、饮料才能生存,有段食才有色法。
(30)缘起主要观过去、现在、未来五蕴的因、缘、果关系。即观前世业力与今世果报五蕴的因果关系,今世业力与未来五蕴之因果关系。参阅《正念之道》,页111。
(31)行法的生灭有两种:(一)因缘生灭(paccayatoudayabbaya)又分为因缘生与因缘灭。由于因缘生起,所以五取蕴生起,是因缘生。由于因缘完全坏灭,所以五蕴完全坏灭。(二)刹那生灭(khanatoudayabbaya),行法才生即灭。这两种生灭都必须观照。参阅《正念之道》,页109。
(32)怖畏智(bhaya-nana):意指观察过去诸行已灭,现在诸行正灭,未来诸行也将如是灭去,对一切行法的坏灭起大怖畏。关于观智意义参阅《清净道论》,页666~674。
(33)过患随观智(Adinava-nana):即见世间一切处充满危险与过患,无有避难处。
(34)厌离智(nibbidA-nana):由于怖畏与过患心生厌离,不喜一切诸行。
(35)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nana):不再执著世间,唯愿解脱出离。
(36)审察随观智(paTisavkha-nana):欲求解脱,为使解脱力干净俐落,再度审察三相。
(37)在较高层次的观禅阶段(如坏灭随观智)时,修行者必须(一)不断观照名色法的三相(二)观照知(nata)与智(nana)二者。
知是指名、色法及其生起因缘;智是观名、色法的智慧。修行者以智慧观名、色法,有时也要反观观名色、法的智,并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参阅《智慧之光》,页511。
(38)金刚定(vajiropama-samadhi):又作金刚三昧、金刚喻定。此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可摧毁一切烦恼。为三乘学人之末后心,即于修行将完成阶段,所起断除最后烦恼之定。参阅《佛光》“金刚喻定”,页3560。
(39)《瑜伽师地论》卷33,《大正藏》册30,页465下。
(40)《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藏》册30,页427上。
(41)S.47.8,《杂.第616经》,《大正藏》册2,页172中。
(42)S.47.40,《杂.第623经》,《大正藏》册2,页174中。
(43)内身:身包括色身与名身。内身是指自己的身体。身体是由一群群的色聚与名聚所组成,不断的生灭变化,无有实体。众生为密集概念所蒙蔽,生起执取贪著,轮回生死。禅修者依法修习,破除密集,看清真相,舍离贪欲与忧恼,身心自在。参阅《正念之道》,页107。
(44)外身:观照外在他人的身体。我们不只对自身有贪爱、执取与忧恼,对他人的身也有贪爱、执取与忧恼,必须也观照外在之身。以观智照见外在的身,他们是名色法的组合,才生即灭,所以是无常;他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故是苦;他们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自我存在,因此是无我的。外身只是名色相续,没有人、众生的存在,如此观照能去除贪爱、执取与忧恼。
(45)内外身:不断的重覆观照内外身。在此阶段可依四步骤进行:(一)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色法(二)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法(三)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色法。(四)观照内名色法只是名色不断相续,没有人、我、众生的存在。若能不断的重覆观照,智慧成熟,可证得第一种观智名色差别智。参阅《正念之道》,页108。
(46)《清净道论》:“但观于内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于外,所以他亦观他人的诸蕴及非执的(与身心无关的)诸行为无常、苦、无我”(页682)。只观自己的五蕴,最高可证“至出起”之前的审察随观智,无法证得更高的观智。若要完全开展观智,除观察自己的五蕴外,也要观察外在的五蕴。观内、观外、内外交替观察五蕴,以令观智开展成熟。
(47)有身(atthikaya):是指经观内外、生灭后,观智强而有力,清楚的体验“身体”的本质。“身体”只是名色法的积聚,不断生灭变化。参阅《正念之道》,页115。
(48)当名色生起时,我们被外表的整体概念所蒙蔽,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慧分析至基本成份,会发现是因缘条件组合而成,不断生灭变化,无有实体可寻。色法有三种密集(前面三种),名法有四种密集。参阅《智慧之光》,页86、130。
(49)名色的最基本成份,称为究竟名色法。每一色聚至少有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八种色法,称为八不离色;有些色聚会有根、性根、净色等,至多为十种(究竟色法)。名法根据心的定法(cittaniyama)生起,在每一心识刹那中,它们出现一组的心与心所,此种组合称为相应法(sampayuttadhamma),也称为名聚(namakalapa)。每一心识刹那中至少有八个名法(究竟名法),若能辨识每一心识刹那的名法,即破除了名组合密集,见到究竟名法。参阅《智慧之光》,页84、131。
(50)参阅《智慧之光》,页131。
(51)MSV,p.766。
(52)圣道智:即初道智、二道智、三道智、四道智。初道智就是须陀洹道智,此智以涅槃为所缘,断三结(我见、戒禁取、疑)。二道智
即斯陀含道智,此智薄贪欲与嗔恚。三道智即阿那含道智,断贪欲与嗔恚,灭尽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贪、嗔)。四道智就是阿罗汉智,灭尽烦恼贼。参阅《清净道论》,页693~698。
(53)圣果智:即初果智、二果智、三果智、四果智。初道智所证得果即是初果智,证此果者最多七番人天往返,必然灭尽诸苦。二道智,无间证得二果智,一往人天灭尽诸苦。三道智,无间证得三果智,于彼化生之处般涅槃,不复还来。四道智无间证得四果智,灭尽烦恼,证入不生不灭之涅槃。参阅《清净道论》,页693~698。
(54)色法生起之源有四:业生、心生、时节(热能)与食(营养)。心生色聚是由心产生的色聚;从结生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聚就生起。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44。
(55)带动色法:即主要色法;色法在当处生灭,并没有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只是相续不断的在新的地方生起主要色法--身表九法聚,其中以风界的力量最强。参阅《正念之道》,页119。
(56)SandhakaSutta(M.76)。
(57)Dh.147。参阅《法句经故事集》,页289。
(58)《大正藏》册2,页546下。
(59)根据阿毗达摩色法生起之源有四种:业、心、时节与食。业生色:从结生的生时小刹那开始,在每一心识刹那里的生、住、灭三小刹那里,业都产生色法,直到死亡心之前的十七个心为止。心生色:从结生之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开始生起。名法在生时最强,只有在生时才能产生色法。时节生色:从结生心的住时开始,业生色聚里的火界即能产生时节生色。食生色:食物吞下后,在消化之火的帮助下,达到住时,色聚的食素能产生食生色。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44。
(60)作意(manasikara):心所之一,作用是令心转向目标;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于心。
(61)五根门的所缘分别为四:极大、大、微细、极微细。“大”(maha)及“微细”(paritta)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所缘给心的撞击力。对于呈现于意门的清晰与不清晰所缘的分别亦依据相同原则。《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42。
(62)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1、27。
(63)结生心(paTisandhicitta):在投生的刹那出现的心,它将新一生与前世连接起来,在一世里只出现在投生的那一刹那。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08。
(64)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二十四缘,页301~319
(65)所缘缘:即此缘的缘法是所缘,它使缘生法取它为目标而生起。
(66)依止缘:此缘法是作为缘生法的支助或依处而导致后者生起。
(67)亲依止缘:即是使缘生法极度依靠它生起,以完成识知作用的缘。
(68)无间缘:前一个名法灭尽,下一个名法即刻生起,没有任何名法可以插入它们之间。
(69)不净观依《大念处经》所列,计有三十一种不净,然而在其他经论如《无碍解道》、《清净道论》里,加上“脑”(mattha-lugga)成三十二种不净,或称之为“三十二身分”。
(70)《杂阿含》卷四十三(T2,311a列:发、毛、爪、齿、尘垢、流、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脓、血、脑、汁、屎、溺等三十六物。
(71)即七种把持善巧:1.以语2.以意3.以色4.以形5.以方位6.以处所7.以界限。参阅《清净道论》,页245。
(72)十种作意善巧:1.以次第2.以不过急3.以不太缓4.比除散乱5.以假名超越6.以次第撤去7.以安止8.增上心9.清凉10.觉支善巧。参阅《清净道论》,页249-251。
(73)定相作意、策励相作意、舍相作意。参阅《清净道论》,页250。
(74)即六法,即知当抑制心、策励心、喜悦心、放舍心、倾心于胜、乐于涅槃。参阅《清净道论》,页251。
(75)M.28Maha-hatthipadopamaSutta;相当于北传《中.第30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页464中。
(76)M.62Maha-RahulovadaSutta。
(77)M.140Dhatu-VibhangaSutta;相当于北传《中.第162分别六界经》,《大正藏》册1,页690上。
(78)M.119KayaGatasatiSutta;相当于北传《中.第81念身经》,《大正藏》册1,页554下。
(79)四十四种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食生八法聚。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29~254。
(80)参阅《清净道论》,页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