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念处Vendanaanupassana
修观的过程有色法与名法两种业处,修色业处、名业处才能够实践见道、修道,实现解脱的过程。许多经典中,佛陀教导色业处的禅修法门后,以五蕴中的受蕴来教导名法的禅修法门。平常佛陀说明先修色业处再修名业处,先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不过也有例外,如《长阿含经》1中,佛陀为天人们说法,因为天人们的受很明显,佛陀就直接教导受念处,不说身念处。
一、比丘如何了知受?
诸比丘!比丘经验乐受时,了知:我经验乐受;经验苦受时,了知:我经验苦受;经验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经验不苦不乐受。
乐受(sukkha)指身、心快乐的感受。若以三受分别时,乐受包括身与心,若是用于五受时,身体的快乐称为“乐”(sukkha),心理的快乐称为“喜”(somanassa)。苦受(dukkha)也一样,以三受分类时,指身心的苦受(dukkha);分别五受时,身苦称为“苦”(dukkha),心苦称为“忧”(domanassa)。
比丘的了知和一般人有何不同?像小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喝著奶时,也知道正经历快乐的感受。比丘的了知与婴儿的了知不同,比丘以智慧观察感受,能去除众生存在的错误见解,能去除众生想,了知:“受”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它是无常生灭的,没有不变的“受”存在,也没有真实存在的我、你、众生、男人、女人。如此了知既是禅修法门,也是培育念处的方法。如果只知道乐受是乐受,不算受念处的
修行,只是一般人的感觉而已!
注释书以三个问题来解释比丘的了知:(一)谁在感受?没有众生或人在感受。(二)感受是谁的?不是任何众生或任何人的。(三)为什么有感受产生?感受透过因缘而生起。如透过眼根、色尘和触生起,可意、诱人的所缘生起乐受,不可意、可厌的所缘生起苦受。因此,比丘了知受是某些可意的、可厌的所缘被身心领纳后生起,是缘生缘灭的,没有一个我在创造感受、领纳感受。经中说“我经验、我领纳”,是以世俗的表达方式来说明,所缘被身心领纳后体验到感受。
注释书以一个很好的故事说明,在斯里兰卡的庄严山寺(Cittauiapabbata),有一位长老生病了,身体非常疼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呻吟。
他的弟子问他:“长老!您那里痛?”长老说:“并没有一个特别的疼痛点,由于有所缘、有触,执取色、受等特定目标,才会有疼痛的感觉。”长老快死的时候,弟子再来问他:“长老!怎么样?”长老说:“没有人,只有触,只有地、水、火、风。”那时,长老已经濒临死亡,伤痛到极点,却能完全放松,正念思惟,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其生起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实现阿罗汉果位,得四无碍解智,然后般涅槃。
修习受念处,应以长老为榜样。只是乐受时知道乐受,苦受时知道苦受,不算修习受念处,了知受的生灭无常,才算是受念处的修行。当各种感受生起时,即能当下觉知,保持正念、明觉,觉知快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痛苦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不苦不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当觉知快乐的感受时,不能感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感受苦受时,不能觉知乐受,及不苦不乐受。因为在一个心识刹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不同的感受不断的转换、变化。了解这个道理,才能愈来愈清楚受的无常、受的有为性。
二、六种感受
感受有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乐受;
感受有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苦受;
感受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苦受;
感受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佛陀依受的三分法将受分别有爱染的受与无爱染的受,共有六种感受。什么是有爱染(samisa)的感受、无爱染(niramisa)的感受?
依照注释书的诠释,有爱染的受,是执著于“六种居家生活”(chagehasita)的觉受,即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染著的受,意指执著在五欲,欢喜五欲的受称为“有爱染受”、“世俗受”。不执著五欲的受称为“无爱染受”、“非世俗受”。
“Ama”,在梵文、巴利文叫“肉”、“生肉”。在古代印度,是用肉作钱来交易,印度人养牛,早期是用肉作钱,牛或肉就是他们的财富,要计算家里的财富是算家里有多少牛、有多少肉。“samisamvedanam”意思是有肉的受、有轮回基础在里面的受、有随眠的受、有爱染的受,亦即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束缚的受。依受的三分法,一般人感到乐受、感到快乐,这个快乐与贪欲、随眠、烦恼相应,称为“有爱染的受”。例如当见到自己的儿子、妻子、金钱时,生起快乐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乐受”。当儿子死亡,钱财失去时,痛苦难过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苦受”。有时看见儿子、妻子、金钱时,内心生起中性的感受,此即“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这些受会构成解脱的障碍,不应培育、发展。
“Niramisamvedanam”是出离受、非世俗的受、无染著的受,是没有靠五欲的受。何谓出离(nekkhamma)?
巴利圣典提到五种出离:(一)一切善法,由于一切善法是从不善法或烦恼中脱离;
(二)出家,从在家生活中超脱出来;
(三)禅定,脱离欲界,至上二界中;
(四)观智,能随分断烦恼,所以也是出离;
(五)涅槃,脱离生死轮回。
因此,由于善法、出家生活、修习止观与涅槃这些所缘的关系,有时会生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些是没有爱染的受,修行者当了知、培育。佛陀在《帝释所问经》、《杂阿含经》说明,若我们感到乐受时,善法在心中增长,此种乐受要喜欢、要修,作为修行的基础。如修习止、观的乐受,此种无执著的乐受,能够领导我们的心朝向涅槃。在Meghanydiasutta2或Bahuvedanniyasutta3说明,愈高层次的定所生起的乐受愈微妙。因此修行者要彻底了解受念处的修行,应该修习禅定,愈高层次的禅定能够体验到愈微细的乐受。若能体验更微细的乐受,就能够放下较粗的乐受,观受的无常性,不执著微细乐受,才能经验最微妙的涅槃之乐。
何谓有染著的苦受、在家苦受?意指苦受与嗔、随眠相应。一般人会拒绝它,不接受它,想要远离它,因为记得与五欲有关的乐受,因此不能接受苦受。若此人喜欢有染著苦受,那么没办法修行受念处,修行者要舍离它,不要让它阻碍我们的修行。
修行者要习惯何种苦受?要习惯没有嗔、随眠的苦受,没有染著的苦受。此种苦受要多修、多喜欢,才能够入受念处的法门。
何谓没有染著的苦受、出离苦受?是思惟无常苦迫的受。不断的思惟无常的苦迫,修行者才能够感到解脱的需要,能培养决心欢喜修行,朝向解脱。
例如摩诃尸婆长老(MahAsiva)的例子,长老是十八个分派的导师,能够背诵三藏及注释,并且教导教理与禅修,经过他指导而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有好几万人。有一天,一位已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来劝长老修行。长老生起了悚惧心,心想:我已经成就那么多人证悟阿罗汉,生命无常,我也应精进修行,证悟阿罗汉。因此,不告而别的进入森林中修行。
当雨安居开始,他下定决心要在雨安居之前证悟阿罗汉。虽然很精进修行,但仍不能证悟阿罗汉,所以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伤心的哭了。
然后他再下定决心,在来年的安居结束前证悟阿罗汉。他持续修行了三十年,每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都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
在第三十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也像以前一样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因为受到树神的激励,他思惟无常的苦迫,精进的修行止观,渐渐的他的修行变得强而有力,就逐一证悟四道四果。当尸婆长老痛哭时他感到苦受,这种是没有爱染的苦受,应当培育,使它成为修习止观的助缘。
不苦不乐受也有两种:一是有染著、在家的不苦不乐受,不应该培育的受;一是没有染著的不苦不乐受、出离的不苦不乐受,应该培育、应该喜欢的受。
什么是有染著的、在家不苦不乐受?这个受是与无明、随眠相应。不苦不乐受于普通的人不太明显,称为模糊所缘,会感到昏沉、无聊。注释书以猎人猎鹿作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里,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嫔@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里,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三、受是缘起法
感受如何生起?靠依处、所缘、触,生起受。
什么是依处(Vatthu)?在五蕴界(pancavokara)里,名法只能在有依处色时生起,受蕴必须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心所依处色并不能单独生起,一组组地出现为色聚。如当所缘接触眼门,有分产生波动,有分被截断,眼门心路过程生起,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过程生起的时候,受一定在其中。所以受是缘起法,有依处、所缘、有触,感受生起;感受生起后不是常住不变,是不断的生灭变异。
佛特别在《受摄受经》(VedanapariggahaSuttaM.74)说明受是缘起法,佛为长爪梵志(DighanakhaParibbajaka)说明受的缘起、受的无常。
佛说:
受是无常的,所以是有为法;因它是有为法,所以是缘起法;因它是缘起法,所以是坏灭法;因它有灭、有坏,所以要离欲它、不执著它。如果能这样观,修行者能够厌离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厌离受,便能远离欲染;如果能远离欲染,便能得到解脱。
佛陀开示这部经后,长爪梵志证悟须陀洹果。
那时,舍利弗在一旁为佛陀扇扇子,听了佛陀说受无常,厌离“受”,正念思惟,就证悟阿罗汉果。注释书说明舍利佛像吃了为别人准备的食物一样;佛陀开示这部经的对象是长爪梵志,因为舍利佛站在旁边为佛陀扇风,顺便听闻而开悟证果。
四、思惟受为苦
佛陀说应该思惟受为苦。所谓:“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4”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诸受皆苦”。身念处强调应该思惟身为不净,不净也是苦的一个方面,是属于苦的思惟。所以要了解,思惟身和思惟受与苦相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强调对于苦的了解。因为了知苦,了知苦的逼迫、无奈,能够发起精进修行的心,努力脱离苦迫。因此,佛陀教诲:知苦能见道。
如何思惟受为苦呢?苦受本来是苦,好像刺或是矛在身体里面;当苦受生起,遍布、浸透全身时,犹如火在身上烧,也像被热熔的铜汁浇灌,使人发出哀嚎:“啊!多么痛苦啊!”。乐受,当乐受生起时是乐,灭的时候是苦,难以忍受的苦。不苦不乐是变异的过程、是无常的、是苦的。
五、以智慧观察受
修习受念处时,无论是有爱染或没有爱染的感受都必须观照、了知它们,因为它们都是观智的目标。如何观照呢?首先必须先观照“门”,门是身心和外界沟通的管道,共有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如何能见到六门?可以修行四界分别观,直到看见色聚,分析色聚中的究竟色法时,便能照见六门。例如:要观照眼触生受,先辨明眼门中的眼净色与有分意界,注意颜色,那颜色同时撞击眼净色与有分意界,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心路和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若如理作意,生起善速行的心路过程;若不如理作意,便生起不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受是遍一切心所,每一个生起的心都有受存在。应当观照依处色,也必须观照受及与受同时生起的相应名法,然后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受念处的修行,修行者不迷惑于受,用智慧了解受,用智慧了解内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外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内在、外在的受。
以止智慧与观智慧了解受。若有止智慧,不会迷惑关于苦;因为有止、有定,有乐、微细的乐,因此不迷惑关于苦。若有观智慧,不会迷惑关于乐。因为观,了知无常的逼迫,了知无常的苦,因此不迷惑关于乐。
修行者是用微细的受的了知,放下粗的受、五欲的受;用观的了知,清楚观察受的无我性、受的空性、受的缘起性,放下受的执取。
若要解脱不只是观自己的受,也要观他人的受;有时观自己的,有时观他人的。接著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如此,便能建立四念处的智慧,并以四圣谛的了解建立解脱的智慧。若能如此用智慧思惟受,与法念处的修行结合,超越爱、见与无明,舍离我的概念,解脱五取蕴;对于五蕴、世间,便不会去执著。
此是用四念处的智慧,有系统地观照五蕴,观察感受生灭的种种情况,观智成熟便能证悟圣道,由受念处走向解脱。
六、结语
“受”是很真实的经验,六根接触外境,时时都有种种感受生灭。因为“受”可引生不同层次的热烈情绪促使我们迷妄执取;但若能于觉受的当下保持正念、明觉,不去发动渴爱、贪染,也可能是切断生死轮回的契机。换句话说,于缘起的锁炼中,“受”是重要的关键5,心里过程应在“受”的阶段就结束,不再进一步发展为“爱”、“取”。具体而言,修行者应致力于不牵涉各人情绪,保持正念观察生起的觉受,从中认清“受”的无常、苦、无我性,乃至切断觉受与贪、嗔之间的习性反应,此即是出离轮回之苦的有效方法6。
【注解】
(1)D.21Sakka-PanhaSutta,相当于北传《长.第14释提桓因问经》,《大正藏》册1,62中。然二经内容不尽相同。
(2)M.75Meghanydiasutta;相当于北传《中.第153须闲提经》,《大正藏》册1,页670上。
(3)M.59Bahuvedanniyasutta;相当于北传《杂.第485经》,《大正藏》册1,页123中。
(4)《杂.第473经》,《大正藏》册2,页121上。
(5)“受”是渴爱、执著的潜在条件,是“苦集”的重要关键点,因“受”能引生多种形态的强烈情绪,所以可从“受”下手打破无明的锁炼。即当六入“触”外境之后,在“受”的阶段保持正念正知,不再往下发展,产生“爱、取”。参阅NyanaponikaThera,TheHeartofBuddhistMeditation,p.68。附带一提,Gonika(葛印卡)所领导的禅修十分重视“受”的观察。
(6)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