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念处
    法念处Dhammanupassana

    法念处分别而说指五蕴中除身、受、识外的想、行蕴;不分别说是指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涅槃也是属于法念处。所以一切法的了解,有为法、无为法的了解,都是包括在法念处的修行里。有法念处,才能使四念处的修行成为解脱的法门,若法念处的修行成就,则解脱成就。

    法念处的内容分为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七觉支、四圣谛五组。前三组是“四识住”catu-vinnana-tthitiyo)的观察,亦即观察“识”住于色、受、想、行四个对象上的执取现象,后二组是与圣道相应菩提分的增长。因此,法念处的内容,正好反应修行者从染污至清净的过程,亦即经由对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等涉及尘染面的观察,从中领会无常、苦乃至无我、无我所,进而开展七觉支、四圣谛,成就解脱的过程1。

    一、五盖(Panca-nivarana)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亦即依五盖观察诸法。

    盖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我们看不清身心的实相。贪、嗔、昏沉睡眠、掉举追悔、疑是深入止观首要面临的五个障碍。佛说:“有五法能为黑闇,能为无目,能为无智,能羸智慧,非明、非等觉,不转趣涅槃。2”此五法能使心智黑暗无光,令人无法照见实相,开展智慧,乃至不能转趣涅槃。五盖障碍禅那生起,有五盖是不可能发展禅定与有力量的观,降伏五盖才能发展有力量的观,才会有安止的经验。对于修习止禅的修行者而言,镇伏五盖,令五盖暂时不起作用,才能证得禅那。五禅支能对治五盖,成就世间第一禅定。定禅支对治贪欲盖;喜禅支对治嗔恚盖;寻禅支对治昏沉盖;乐禅支对治掉举;伺禅支对治疑盖。然而对于观行者而言,随观五盖的重心,是如实的观察,生起时了知其生起,坏灭时了知其坏灭,灭尽后了知其于未来不再生起,对整个从生至灭的过程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一)贪欲盖(kamacchanda-nivarana)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五盖观察诸法?

    诸比丘!比丘内心有贪欲时,了知:我内心有贪欲;内心无贪欲时,了知:我内心无贪欲。了知未生之贪欲生起,了知已生之贪欲灭尽,了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修行者必须了解自己心的情况,若不能察觉内心的贪欲,又怎么能观照它呢?贪欲如何生起?因为有可意的所缘与有不如理的作意。当六根见、闻、觉、知可意的所缘时,认为所缘是美丽的、可喜的、不会改变的、我想拥有等不如理作意,贪欲心生起。修行者对于自身是否生起贪欲应了了分明,当未生之贪欲生起时应了了分明,已生起的贪欲趋于坏灭时应了了分明,乃至已舍断的贪欲从今以后不再生起,也应了了分明。烦恼的舍断有“暂时断除”与“彻底的断除”两层面,正念等善法取代了烦恼,禅定的力量镇伏了烦恼,世间智慧力随分断烦恼都属于“暂时断除”,当正念等善法的力量不强时,烦恼可能再出现。至圣道时,每一圣道断除应断之烦恼,证得圣果智,此时是“彻底的断除”,彻底的断除的烦恼于未来不再生起。

    此处有一问题需稍作解释,即:法念处中对于“贪欲盖”、“嗔恨盖”的观察与心念处的“有贪心”、“有嗔心”的观察相同吗?

    不论心念处或法念处,都是对心里现象作观察,了知它们生灭的情况,但在修习法念处时,较强调自相与共相的观察。自相可从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四方面观察,共相即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察。透过自相与共相的观察会对身心情况更加清楚,观智也能渐趋成熟。

    如何对治贪欲?练习如理作意,离开不如理的作意,注释书说明六种对治、灭除贪欲的方法。

    (一)要取不净相,指内心记住十种不净3、可厌目标之任何一个,便可灭除贪欲。

    (二)要修不净观:有识不净观,观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以及无识不净观,观尸体。如摩诃提舍长老(MahAtissa)在拖钵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的女人对他笑,他看到女人的牙齿,对牙齿生起不净观的如理作意,因而透过禅那灭除贪欲。

    (三)要修根律仪,有根律仪就能控制贪欲,这是用彼分断的道理。所以要去掉贪欲,身律仪、口律仪、意律仪都是很重要的。如难陀比丘以根律仪而获得解脱。

    (四)饮食知量,吃饭的时候知道“量”,适量即可,不要吃太多。

    (五)亲近结交善知识,重要是要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不要欢喜与没有修行的人一起。尤其是初学者,若与多贪欲的人一起,容易受影响,生起贪欲。应与少欲知足、有修行的善知识一起。

    (六)适当的言谈,讲适合的话,与解脱道相应的话。如果散心杂话,容易生起贪欲。应当常说与去除贪欲有关,有助于解脱,能导向离欲、寂静与涅槃的语言。

    在运用六种能灭除贪欲的方法时,心中就没有贪欲。修习止观修行安般念、不净观达到安止定时,该定力就能暂时灭除贪欲。以观禅来说,应该如理作意观照颜色、声音等目标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如此会生起观智而灭除贪欲,有时也要观照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观智生起于意门心路过程中,第一个心是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随后逐一生起七个速行心,应该观照每一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不断努力修习,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四道智与四果智就次第生起。当证得阿罗汉道时,贪欲就被灭除,永远不会再生起。

    (二)嗔恨盖(byapada-nivarana)

    内心有嗔恨时,了知:我内心有嗔恨;内心无嗔恨时,了知:我内心无嗔恨。了知未生之嗔恨生起,了知已生之嗔恨灭尽,了知已灭尽之嗔恨,于未来不再生起。

    佛陀说:对可恨相的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嗔恨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嗔恨增长强大之因。藉著对慈心解脱的如理作意,可以灭除内心的嗔恨。佛陀说:透过慈悲能达到心解脱。对慈悲数数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嗔恨不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嗔恨灭除之因。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嗔恨:

    (一)学习慈心观,如理作意,散播慈悲可以灭除嗔恨。

    (二)培育慈心禅那,培育入安止的慈心禅那,以禅定的智慧之光,散发慈悲。须菩提尊者是慈心禅第一的比丘,他有个习惯,在拖钵时站在每家门前进入慈心禅,出定后才接受供养。

    (三)思惟一切众生是自己业的主人,嗔恨会使我们遭受苦报。思维:“我生气有什么用?于他无损,于己却有害,就像赤手握著火红的铁条想打击别人般”“我的愤怒就像不被接受的礼物,退回给我自己享用一样”“我们都是由于自己所造业才投生这里,未来还要继续流转生死?”时常如此思惟一切众生是自己业的主人,依照我们的业,变成我们未来的存在,如此就能灭除嗔恨。

    (四)要多择法,多拣择法,多思惟法,多了解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

    第五与善知识在一起,不要与容易发脾气的人在一起。

    (六)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话。如果精进修行证得第三果,便能根除嗔恨。

    (三)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nivarana)内心有昏沉睡眠时,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无昏沉睡眠时,了知:我内心无昏沉睡眠。了知未生之昏沉睡眠生起,了知已生之昏沉睡眠灭尽,了知已灭尽之昏沉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昏沉睡眠如何生起?时常不如理作意无聊、倦怠、身体无力、用餐后的昏沉与心的软弱是产生昏沉与睡眠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昏沉与睡眠增长与增强之因。透过如理作意致力界、精勤界、勇猛界4等法,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

    (一)要饮食知量,不要吃太多,吃饱后容易昏沉;吃太少体力不好。所以修行者要学习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节制饮食。

    (二)光明想,光明想是对治昏沉最有效果的方法,观月亮、太阳、灯光;另外白遍或光明遍的所缘也很适合。

    (三)改变姿势,若坐时昏沉,可以动一下或起身走动。

    (四)来回经行,提起精神,收摄诸根。

    (五)亲近善知识,不要与容易昏沉的人一起。

    (六)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昏沉与定有关,不容易离开,只有在证悟阿罗汉道才会被根除。因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昏沉不会生起。

    (四)掉悔盖(uddhacca-kukkucca-nivarana)

    内心有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无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无掉举追悔。了知未生之掉举追悔生起,了知已生之掉举追悔灭尽,了知已灭尽之掉举追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时常对内心的扰动不如理作意,导致掉举与追悔生起;透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就能灭除掉举与追悔。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掉举与追悔:

    (一)要多闻、知法,知法意思是透澈的了解圣典涵义,体会无我、空,如此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现起。

    (二)要多向有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请教,如何处理在不同境界中生起的掉悔。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是对初业的人说的,与年长有德的人相处,以长养自制、成熟的性格,比较不会生起掉悔。其他的和上面所说的一样,要与有智慧的人、善知识一起,例如与懂戒律的法师一起,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生起,也不要讲不合理的话。追悔在证得阿那含时被根除;掉举很难完全舍离,只有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才能完全离开掉举。

    (五)疑盖(vicikicchA-nivarana)内心有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有疑惑;内心无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无疑惑。了知未生之疑惑生起,了知已生之疑惑灭尽,了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疑指宗教上的疑,就佛教而言是对佛、法、僧三宝,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对缘起、业报有怀疑。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著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著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二、五取蕴(PancaUpadAnakkhanda)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坏灭。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坏灭。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坏灭。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坏灭。此是识,此是识之生起,此是识之坏灭。

    “蕴”,就是“聚”的意思。在一个蕴里面有不同样的法聚合在一起。五蕴是指构成身心的五种因素,说为“取”蕴,是因为此五法组成了“执取”(upadana)的目标,即凡一切与有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皆名为取蕴5。它们的次第是从最粗的到最微细的,最粗的就是色,最细的就是识。

    色(rupa)是被破坏之意。被什么破坏?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所破坏。色法有二十八种,即四大元素与二十四种所造色,所造色是缘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四大种色是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的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细粒子,大至山岳的一切物质。四大元素可譬喻为大地,所造色如依靠大地得以增长的树木。

    色生起的因缘有四种,即业生、心生、时节生与食生。在此“业”指过去善心与不善心里的思心所(cetana)。从结生的生时小刹那开始,在每一心识刹那的生、住、灭三个小刹那中,业都产生色法,业继续在一世中产生色法。

    从结生心之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就持续生起。结生心不能产生心生色,因此投生时只有业生色生起。根据诸论师的看法,名法在生时最强,色法在住时最强,心只能在它最强的生时产生色法。

    时节(utu)是指火界,也就是热能。从结生心的住时开始,在业生色聚里的火界即能产生时节生色。在此后的一生当中,由一切四种因产生的色聚里的火界都能在住时产生时节生色。外在无生命的火界,也产生时节生色。称为食素(oja)的食,从吞下后开始,达到住时能产生食生色聚;已达到住时的食生色聚里的食素,能再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由其它三因产生的色聚里食素也能产生食生色聚。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食滋养色法,导致色法生起。四种食的生起,是由于有过去的爱;有过去的爱,所以有无明;有无明所以有行等,如此轮回便开始了。

    根据佛陀的教导,色法以极微细的粒子形态存在,这些微粒称为色聚,它们可能比原子更小。如果有系统的修习四大分别观,便能照见这些色聚。当照见色聚时,会发现它们一生起就立即坏灭。所以色法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它们是生灭无常的;因一直受到无常的压迫,互相侵夺压挤,所以是苦的;在色法中没有一个能控制或主宰的自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

    如此了解色,能去除观不净为净的颠倒,离开对段食的执著;若以此了解受,能离开对触食的执著;若以此了解想,能离开观苦在乐的颠倒;若以此了解行,能离开我的颠倒,离开对思食的执著,超越见漏。若以此了解识,能去除观无常为常的颠倒,能离开对识食的执著,超越无明。如此便不执于世间,解脱自在。

    《杂阿含经》中佛陀说:

    在我未开悟之前,我不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引导朝向色灭之道。我开悟后,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引导朝向色灭之道。

    依据佛陀的教导修行者对于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坏灭、领导朝向色灭之道都如实了知。

    受(vedana)是一切觉受相,指领受和体验所缘。受念处已说明,不再赘述。

    想(sanna)其特相是在心里作标志或印记,知道所缘之间的差别,譬如“褐色”、“绿色”等。作用是通过以前所作的标志认得相同的所缘,或知道记号,令心以后能再次认得“即是这个”,如木匠在木板上所作的记号。现起是心所注意的记号,依据该记号或相去注意所缘;不深入的取所缘,也不取所缘太久。近因是所缘的显现,如眼见一根长长会动的东西,通过以前的印记,知道它是蛇,赶紧跑开。

    行(sagkhara)是行作相,一切心所法6除了受、想二者之外都是行蕴。行是一种力量,如同轮子转动,造作种种业。行蕴中的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识(vinnana)为一切识知相,能识知所缘。由认识知道所缘、目标,识知色为色,识知乐为乐,识知苦为苦。识蕴存在身心的中心位置,所有其他的蕴好像都绕在识蕴的周围。就如旋转盘,转盘的外围容易看见,轴心的部分旋转很快,不容易看得清,以为它是不动的。同样的,识蕴速度快,一般人会误以为是不变的。

    《无我相经》说,五蕴有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胜、劣、远、近十一种7,修行者可从十一方面了解五蕴。例如粗色是五根的色,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色聚的色,是较粗显的色。细色,微细的色,如地、水、火、风等。人类的色是比恶道众生的色胜,而天人的色是比人类的色胜得多,人类的色,天人闻起来是臭臭的,所以他们不喜欢在我们的附近。

    依照《阿毗达摩论》的观点,只有地、火、风三大能直接通过触觉觉知,水大只能间接地从观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8。

    《无我相经》说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自在”(avasavattanaka),意即不是我们能控制、选择的,五蕴不会依个人或自我的意愿而生起;它们由于因缘和合而生起,由于因缘坏灭而坏灭。如果它们是“我”,我们可以选择让色成为这样,不要让色成为那样。我们要生起这个受,不要那个受。但是它们是缘起法,是无常、无我的,我们对于它们没有自在9。五比丘10听闻《无我相经》时,思维观照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因而证得阿罗汉果。

    《杂阿含经》以譬喻说明如何观五蕴11:

    色蕴,好像聚沫,空虚、无实体,随时可能破碎。

    受蕴,好像水上泡,空虚、无实体,一生即灭。

    想蕴,好像阳焰,连续不断地欺骗我们。就如渴鹿看到阳光水气的折射以为是水,赶快跑过去喝,结果是干燥的泥土;兔子要去菜园吃白菜,看到稻草人以为是人,它就不敢去吃。

    行蕴,就如芭蕉树干是空心、无实体,而芭蕉树干由许多层鞘组合,每一层有自己的特相、形状;行蕴也是许多心所的组合,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与作用。

    识蕴,如幻,好像变魔术一样,连续不断地在欺骗我们,让我们看不清真实世界的情况。

    佛陀以五种譬喻分别说明五蕴,显示五取蕴中每一取蕴都是空虚、无实体的、无自我的。既然众生由五取蕴所构成,除五蕴外,别无他物,那么众生中那里能有实质或恒常的自我存在呢?以上是五蕴的简要说明,若想详细了解,可看《清净道论》“说蕴品”。

    别无他物,那么众生中那里能有实质或恒常的自我存在呢?以上是五蕴的简要说明,若想详细了解,可看《清净道论》“说蕴品”。

    三、十二处(Ayatana)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耳根,了知声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鼻根,了知香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舌根,了知味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身根,了知触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意根,了知法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法念处的修行是靠“触”的了解,有“触”才有五盖、五蕴、十二处。

    “触”,就是内处、外处互相碰触,好像二根木头互相摩擦,产生热、火花。因此“根”(内处)、“所缘”(外处)互相碰触,产生身心的种种现象,有“触”才会生起所有的法。“触”的了解,是法了解的基础,有“触”才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缘起。

    内处是指身心接触境界的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我们的身心透过六门与外处(外境)接触,每一门有它相对应的外境,即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等。

    一般所称的“眼”在《阿毗达摩论》里称为混合眼(sasambhAra-cakkhu),是各种不同色法的组合,其中一种是眼净色(cakkhupasada),它是位于视网膜里的净色,对光与颜色敏感,作为眼识的依处与门。其特相是准备让色所缘撞击的四大种之净(透明性),或缘生于色爱(欲看颜色的缘)的业生四大种之净;作用是取色所缘为目标;现起是眼识的依处,它的近因是四大,同样一粒色聚里的四大。耳净色(sotapasada)位于耳洞里,它是对声音敏感的净色,以及作为耳识的依处色与门。鼻净色(gahanapasada)位于鼻孔,对气味敏感。舌净色(jivahapasada)散布于舌头上,对味道敏感。身净色(kayapasada)散布于全身,对触觉敏感12。

    内、外处是有为法,是生灭变化,因缘和合而起作用,非人为的努力,亦非创作。因眼与色等不会如此思惟:“我们和合,令识生起;我们不和合,令识不生起。”眼与色等和合之时,眼识等生起,缘生缘灭,生起之前无所从来,坏灭之后亦无所去。生起之前无有自性,变化消灭后,完全破坏了自性,唯有在生灭的中间,与缘和合而起作用。我们对于它们完全没有自在,由于缘起,它们出现13。因此佛在《杂阿含经》中说,我们不能说它们是存在或不存在,十二处的经验不是靠我们的努力,不是被我们所创造的,我们不能决定要不要这个色、这个眼。

    眼根是内处,本来没有好色、不好色的分别;外处是五根所缘的外境,它们欺骗我们,让我们分别好色、不好色;好声、不好声。眼根等内六处如无人的村落,色等外六处如抢劫村落的强盗,因它们有害于内六处,让我们无法了解经验的真相。《杂阿含经》:“诸比丘!眼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14亦应视内六处如六种动物15;视外六处如动物们的活动境界16。外处真的是害我们的真凶吗?它们是无辜的代罪者,众生被密集概念所迷惑,无法看清内、外处的真实相,因此于内、外处相接触时,生起“欲染”;真正造成烦恼的罪魁祸首,不在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处,亦不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处,而在于内处与外处相接触时,内心所生起的“欲染”,如绳结束缚我们,此才是我们真正的“结缚”。如此应以所见而知抉择,思惟内、外处为修行的法门。《相应部.处相应》:“眼非诸色之结缚,诸色非眼之结缚,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才是结缚。”17“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结缚(samyojana)即结、烦恼、不善法,烦恼束缚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解脱。

    烦恼的分别有很多种,注释书里提到十结如何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生起。若能明白此点,也就能了解十结如何在其他尘境中生起。所以,在此只解释十结如何取色所缘为目标而生起。

    (一)欲贪结(kAmarAgasamyojana):取著于呈现于根门的可意尘境,生起欲贪结。

    (二)嗔结(paTighasamyojana):对不可喜、不可意的色,感到不快或生气,嗔结生起。

    (三)我慢结(mAnasamyojana):自傲自满,心想:“只有我能做”我慢结生起。

    (四)见结(diTThisamyojana):见色,思惟它是常、乐、我、净,见结生起。

    (五)疑结(vicikicchAsamyojana):当怀疑色是否是有情,或我的实质时,疑结生起。

    (六)戒禁结(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如学狗、学牛等,以为如此修习,未来可以得到善果,戒禁结生起。

    (七)有贪结(bhavarAgasamyojana):由于有福报的生命很好,欲求有福报的生命,有贪结生起。

    (八)嫉妒结(issAsamyojana):不能随喜他人的成就;又嫉妒的想:“他有什么了不起,只是运气好而已!”嫉妒结生起。

    (九)悭结(macchariyasamyojana):不想与他人分享所得,凡事吝啬行事,于是悭结生起。

    (十)无明结(avijjAsamyojana):无明结与一切有漏法俱生,每当上述的结生起时,无明结亦随之生起。

    十结不能单独生起,必须与相应的心与心所一同生起。从知道眼、知道色,再者了解结缚依于眼、色二者而生起,乃至本来未生的结缚生起了,了知已生起的结缚灭除了,已灭除的结缚于未来不会生起。十结像火一样烧我们,让我们不得自在。如何离开这些结?通过如理作意与止观的修习,能够逐渐舍离十结。当修习止禅时,不论是安般念或不净观,专注于所缘时,十结暂时不能生起。当通过专注似相而安住于安止定一、二小时或更久,该安止定能暂时灭除十结。再者,若作意颜色为无常、苦、无我、不净修习观禅时,由于是如理作意,速行心中生起善法,此善法暂时灭除十结。若不断的修习,达到见道,证悟须陀洹道,就能灭尽见结、疑结、戒禁取结、嫉妒结、悭结,实现须陀洹果。斯陀含道灭尽粗的欲贪与嗔恨,实现斯陀含果。阿那含道灭尽细的欲贪与嗔恨二结,证得阿那含果。最后阿汉道灭尽我慢、有贪与无明三结,证得四果阿罗汉,完全舍断十结。证得圣道后,应该检查自己心中,缘取六尘时,还有什么不善法会生起与什么不善法已被圣道根除。若能如此知见,就是了知已被灭除的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四、七觉支(bojjhagga)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七觉支观察诸法。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七觉支观察诸法?

    七觉支又称七觉分、七菩提分、七等觉支,是七种资助觉悟,助成涅槃的要素,有如眼目之能见物,智慧能善抉择,多修习菩提分能增长智慧,助成解脱。佛陀曾举转轮圣王出世之时,会有七宝现于世间,而如来出世则有七觉支现于世间,来强调其尊贵殊胜18;亦曾训诲教诫不修习七觉支者为“愚痴哑羊”,由此可见七觉支的重要。七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能圆满。

    (一)念觉支

    于此,诸比丘!比丘有念觉支时,了知:我有念觉支;无念觉支时,了知:我无念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念觉支增长圆满。

    在此,“念”特别是指忆念四念处,即包括忆念五蕴、十二处等观禅的目标。时时对目标如理的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念觉支生起,培育已生起的念觉支增长圆满。注释书说明四种方法能令念觉支生起:

    (一)具备正知的念,念不能单独起观照的作用,必须与正知配合;

    (二)远离内心迷惑不具正念者;

    (三)亲近有正念的人;

    (四)倾向于培育正念,即持续不断的忆念禅修业处;如此念觉支就能生起。

    (二)择法觉支

    比丘有择法觉支时,了知:我有择法觉支;无择法觉支时,了知:我无择法觉支。了知未生起的择法支生起,已生起之择法觉支增长圆满。

    “择”是分析、抉择;“法”是五对善与不善法,即:善法与不善法、无可指责与当受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高尚与卑劣之法、清净与邪恶之法。择法菩提分,如何生起?它生起,因为对于善法、不善法有如理作意;若不了解善法、不善法,没有如理作意,择法菩提分就不会生起。

    注释书提到七种能令择法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提出有关蕴、处、界、缘起等问题,必须懂得法才能择法,如法地修行。

    (二)清净依处,清净身体、环境,清净的依处生起的心与心所多数是清净的。当灯蕊、灯油及容器肮脏时,灯光就晦暗;灯蕊、灯油及容器清净时,灯光就明亮。智慧也是如此,于不净的内在与外在环境中,所产生的心、心所多数是不净的;清净的环境里生起的智慧,多数是清净的。

    (三)平衡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平衡;当任何一根太强时,其余诸根便无法执行作用。念根适用于所有情况,就像所有的调味都须要盐,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使心不会因为过强的信、精进或慧而陷于掉举,也不会由于过强的定而陷于怠惰。

    (四)远离愚痴的人;远离不了解蕴、处、界、缘起等分别的人。

    (五)亲近智者;与了解蕴、处、界、缘起等分别的人相处。修行要成就需要多方面因缘配合,生活中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心境。对于初学者,亲近智者、善知识尤其重要,亲近对我们修行有帮助、能够提携指导我们修学的人,有助于觉支的培育与增长。

    (六)思惟蕴、处、界、缘起等之间的差别。

    (七)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修行者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持续不断的专注于业处,令心倾向于择法觉支。

    (三)精进觉支

    比丘有精进觉支时,了知:我有精进觉支;无精进觉支时,了知:我无精进觉支。了知未生起的精进觉支生起,已生起之精进觉支增长圆满。

    精进觉支,如何生起?时常如理的作意致力界、精勤界、不断精勤界三层次的精进,能帮助未生起的精进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精进菩提分。注释书中提到十一种培育精进菩提分的方法:

    (一)思惟恶道的危险,思惟恶道的危险与苦迫,能令人生起悚惧心而精进。

    (二)了解精进的利益,出世道果只有透过精进才能证得,佛陀是最好的榜样。

    (三)思惟所行之道,我所行道是离苦得乐出世之道,此道非是懈怠者所能走的。

    (四)恭敬钵食,享用钵食是为了履行沙门的任务与脱离生死轮回,唯有精进行道,完成目标。

    (五)思惟遗产的殊胜,佛陀留下丰富的遗产,惟有精进者能继承这些遗产。

    (六)思惟导师的伟大;

    (七)思惟传承的殊胜;

    (八)思惟同修的伟大;

    (九)远离怠惰之人;

    (十)与精进者相处;

    (十一)倾向于培育精进菩提分。

    (四)喜觉支

    比丘有喜觉支时,了知:我有喜觉支;无喜觉支时,了知:我无喜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喜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喜觉支增长圆满。

    喜觉支,它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作意关于能让我们感到法喜的法,像善报。有十一种能令喜菩提分生起的法:(一)至(七)是佛、法、僧、戒、舍、天、寂止随念19;(八)远离粗野的人;(九)与斯文的人相处;(十)省思能激发信心的经文;(十一)倾向于培育喜觉支。

    (五)轻安觉支

    比丘有轻安觉支时,了知:我有轻安觉支;无轻安觉支时,了知:我无轻安觉支。了知未生起的轻安觉支生起,已生起之轻安觉支

    增长圆满。

    轻安觉支,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的作意关于身心轻安的法。在每一个善心里都有身轻安及心轻安两个心所,但它的明显程度,与相应的定与慧有关。在禅那心里,由于定力强,轻安也变得很强;在观禅阶段,由于智慧甚强,轻安也变得很强;因此修习止观能培育轻安觉支。

    有七种能令轻安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食用适合的食物;

    (二)适宜的气候;

    (三)舒适的姿势;

    (四)中道的言论;

    (五)远离烦躁之人;

    (六)与平静的人相处;

    (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

    (六)定觉支

    比丘有定觉支时,了知:我有定觉支;无定觉支时,了知:我无定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定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定觉支增长圆满。

    定觉支,有平静、专注、不散乱的特相,它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的作意关于定的法,例如持续不断的专注于禅修业处。定有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不论何种定都须学习、实修、保持。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净依处;(二)平衡五根;(三)善于取业处之相;(四)在必要时策励心;(五)在必要时抑制心;(六)在必要时喜悦心;(七)在必要时中立地旁观心;(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十)思惟安止与解脱;(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七)舍觉支

    比丘有舍觉支时,了知:我有舍觉支;无舍觉支时,了知:我无舍觉支。了知未生起的舍觉支生起,已生起之舍觉支增长圆满。

    舍觉支,舍是对众生、对事物、对修法等不执著的态度。不执著的态度是透过思惟业力果报的自然法则及无我本质来达到;通过思惟有为法的短暂无常性、生灭的逼迫性与无有不变的拥有者,即能培养不执著的态度,生起舍菩提分。顺便提醒:不执著是放下,不是放弃;是看透,不是看破。努力的达成目标,而能有不执著的心,不断放下,不断提升。修行中,有舍菩提分、有平等心、不执著,心保持平衡状态,才能不断进步。

    要了解作意引导心朝向目标,如理作意善心出现;不如理作意,不善心出现。若无如理的作意,七觉支不能生起。因此,觉的智慧是靠如理的作意,不断的如理作意是不断的觉,有念、定、慧引导作意,可以连续不断在觉法中。所以解脱的关键在时时如理作意,连续不断在觉法中,便能解脱。

    、安止定,不论何种定都须学习、实修、保持。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净依处;(二)平衡五根;(三)善于取业处之相;(四)在必要时策励心;(五)在必要时抑制心;(六)在必要时喜悦心;(七)在必要时中立地旁观心;(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十)思惟安止与解脱;(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七)舍觉支

    比丘有舍觉支时,了知:我有舍觉支;无舍觉支时,了知:我无舍觉支。了知未生起的舍觉支生起,已生起之舍觉支增长圆满。

    舍觉支,舍是对众生、对事物、对修法等不执著的态度。不执著的态度是透过思惟业力果报的自然法则及无我本质来达到;通过思惟有为法的短暂无常性、生灭的逼迫性与无有不变的拥有者,即能培养不执著的态度,生起舍菩提分。顺便提醒:不执著是放下,不是放弃;是看透,不是看破。努力的达成目标,而能有不执著的心,不断放下,不断提升。修行中,有舍菩提分、有平等心、不执著,心保持平衡状态,才能不断进步。

    要了解作意引导心朝向目标,如理作意善心出现;不如理作意,不善心出现。若无如理的作意,七觉支不能生起。因此,觉的智慧是靠如理的作意,不断的如理作意是不断的觉,有念、定、慧引导作意,可以连续不断在觉法中。所以解脱的关键在时时如理作意,连续不断在觉法中,便能解脱。

    五、四圣谛(sacca)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中心,是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的内容。为什么称为“圣谛”呢?因为圣人才能够觉悟它们,完全了解四圣谛是如来的境界。经典以譬喻说明四圣谛甚深难解,犹如把一根头发剖裂为一百根,然后用弓箭去射那百分之一的发,很不容易射中,要彻底了解四圣谛很难。了解四圣谛,是最大的福报。不断地修习善法,克服五盖,了解五蕴,培育菩提分,当善法成熟,才能了解四圣谛。四圣谛有二种:有为四圣谛、无为四圣谛。有为四圣谛是用世间的慧去了解四圣谛;无为四圣谛要有出世间的智慧才能了解。

    《无碍解道》注释说明以四方面了解四圣谛:

    (一)“如”义,四圣谛是“如”,是平等无差别;

    (二)“谛”义,四圣谛是真理;

    (三)“无我”义,四圣谛是缘起、是无我;

    (四)“通达”义,四圣谛是完全的智慧。《清净道论》说:有苦,但没有受苦者;有作,而没有作者;有灭,没有灭者;有道,没有行道的人。

    有很多方法了解四圣谛,例如:可以用十二因缘的道理来了解。《无碍解道》说明,老死是“苦”,老死的因是生,生是“集”,若无老死与生,便是“灭”,引导我们朝向灭的境界是“道”。

    同样的,生是“苦”,有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

    然后,有是“苦”,取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这样可以继续往上溯到无明。四圣谛的内容,在讲解《转法轮经》时说明得很详细,这里不在重覆了。

    【注解】

    (1)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13。

    (2)《杂.第706经》,《大正藏》册2,页189下。

    (3)即一种有识不净相加九种无识不净相。

    (4)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是比致力界更强的精进,精进努力将懈怠抛在后头。不断精勤界(parakkamadhAtu勇猛界)比精勤界更强,不断精进,修习善法。通过数数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参阅《正念之道》,页247。

    (5)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82。

    (6)根据《南传阿毗达摩》有52心所法。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0。

    (7)参阅《转正法轮》,页101。

    (8)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2。

    (9)参阅《转正法轮》,页102。

    (10)乃释尊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度化之憍陈如、跋提迦、卫跋、摩诃那摩、阿说示五位比丘。

    (11)五蕴的譬喻见《杂.第265经》,《大正藏》册2,页69上。

    (12)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4。

    (13)参阅《清净道论》,页498。

    (14)《杂》第1172经,《大正藏》,册2,页313下。

    (15)六种动物:狗、鸟、蛇、野干、鳄、猕猴。《杂.第1171经》,《大正藏》,册2,页313上。

    (16)参阅《清净道论》,页498。

    (17)S.35.191Kotthiko.;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20。

    (18)《杂.第721、722经》,《大正藏》册2,页194上-195上。

    (19)参阅《清净道论》页19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