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明净镜,影畅表里」者,举譬申己所见,(《本书》所引作「明镜净」,与《丽本》同。)文难解,此有多释:
一净影意:表里者,犹内外。憬兴全据之,云:镜光外照名为「影表」,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显影畅在镜内名为「影里」,亦同所放光还曜佛颜,故云「表里」。(《影疏》似有错简,故举《兴疏》,望西用净影,谬解《兴疏》。)
二嘉祥:「影畅」已下三句似为合法,其文云:「『表』语其形,『里』明心悦,意谓心器清净,光影通彻,如镜清净,威容显赫,如镜明耀,故用『明(容显)净(心净)镜』为其譬也。」
三表里犹背面。《要解》云:「问:世镜表虽有光,而不通里,今何言『影畅表里』?答:如所问,唯约铜镜,(斥旧解)如珠宝镜,(天上珠宝镜如云如玻镜)岂不彻里乎!此表此经说显露彰灼离隐显。」(文)《音义》云:「旧解表里为内外者不允。」《会疏》五(四十四)引《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镜,与十方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文)今明净镜者,即是指明净发光金玻黎镜,略云「明净镜」而已。
按背面之义,《西京杂记》云:「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梁四公子记》云:「扶南人来卖碧玻黎镜,广一尺半,重四十斤,内外皎洁,向明视之,不见其质,以可证耳。」(已上)此亦逐从《要解》,而更考世亦有内外映彻镜。
按《唐经》云「如明镜」,又下愿文云「犹如明镜,睹其面像」,此等文未言宝镜,何以局此而用宝镜之为乎?
《渧记》亦从《要解》,更润色云:「异译文中,说『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好乃如是』,又说『光曜巍巍,重明乃尔』,此乃上下重重,明彻无尽之佛色相,则喻以珠宝镜影畅表里,不亦宜乎!况《庄严经》说面色圆满,宝刹庄严,则光颜巍巍中影现宝刹庄严相,其犹珠宝镜中能现森罗万象乎!映异译文法喻,可思而已云云。」
四云:佛身内外清净,身心平等,如两面明镜,万像通畅表里等。(《会疏》)两面镜者,奇说耳。若两面者,何有背面,云「影畅表里」乎?
五云:影畅表里,言镜至明清净,犹无表里云云,此未知语路。下文云「净若无形,宝砂映彻」者,与今异也。
六云:非喻为喻,如言虎有角,世镜实虽非影畅表里,假镜明净,以显佛身内外悉清彻,故云「影畅」也。
上来诸说学者更择。
「威容显曜,超绝无量」者,合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威容」谓威德容貌身色清净也。「显曜」谓光明显赫照曜,《汉译》所谓佛身体光耀巍巍,重明光明威神是也。
「超绝无量」者,容色清净,光明显赫,超于一代,不可限量也。是乃光明为主,此明住不可思议光如来别德,此中自具寿德,故下文云「能住寿命」等。
「未曾瞻睹,殊妙如今」者,净影云「怪今异昔」。《如来会》云:「从昔已来,初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文)今文「未曾」上含「从昔已来」句,从昔已来未曾见如今日者,怪今异昔。《汉译》云:「我侍佛已来,未曾见乃尔。」又云:「我未曾见,有如今日,明好不妄。」《吴译》同之。诸译映见,可知文意。
「殊妙如今」者,此中含「喜得瞻仰,生希有心」之句,即是今日始瞻仰,威容显曜,超绝无量,生希有心。《汉》、《吴》两本云「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时时更变明乃尔乎!」「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好乃如是。」此乃阿难见佛身不思议,怪之生希有心之相也。
后彰己所念中,初标:
唯然大圣.我心念言.
净影云:「『唯』是专义,彰己专念,『然』谓尔也」等。
兴破不取,云:「违世典应对之仪故,今即『唯然』者,应上之言也。」(文)
《应音》七(十六)云:弋谁切。《说文》:唯,诺也。《广雅》:唯然,应也。《礼记》:父召无诺唯而起。郑玄云:唯者,应敬之辞也,唯,恭于诺也。《琳音》一(十三)曰:惟癸反。古人云「唯」,今云「诺」,一义也。《玄赞》三曰:唯,敬诺之词,然,顺从称。(文)《会疏》三义中,初二义唯阿难自印定佛所现如是,及佛圣旨令然异耳。
今谓:「唯然」者,顺佛敕,敬诺之辞,乃是从上承佛圣旨文来,所见既承佛威力,由所见起念,所念岂不佛加威力乎!故承佛威力云「唯然」。然贯思议独依用净影者非也。
「我心念言」者,乃如口言,心中念之,故云「念言」也。启佛令知,故云「大圣」,自宣己心,故云「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