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释迦牟尼的说法
    四、释迦牟尼的说法

    1、佛陀说法的目的

    佛陀悟道后的四十九年中,一直忙于弘法。有人也许会问:佛陀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往往许会随着自己的爱好,从实用的立场去看待佛法。搞艺术的人看到佛教的雕刻、绘画这么优美,及其佛教思想境界的深邃,就会把佛教奉为艺术的殿堂,认为佛陀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升华,发生灵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将来能创作出比较好的作品出来;搞哲学的人看到佛陀把宇宙人生万事万物解释得那么淋漓尽致,就把佛陀奉为一位大哲学家;搞文学的看到佛教的经典这么优美,比如《维摩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其文字的优美,情节的精采,认为佛教真可谓文学的

    宝库,佛陀简直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但对于一些充满功利色彩的人而言,认为佛菩萨这么有灵感,信佛拜佛不仅可以求平安保吉祥,更可以通过佛菩萨保佑自己而得到升官发财。这些是不是佛陀出世说的真正目的呢?

    打开佛学宝藏,佛教的内容的确丰富多彩。佛教的经典,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佛学的理论,具有哲学的思辨;佛教的修持,具有科学的实证;佛教的寺院,是艺术的殿堂,但佛陀说法并非为弘扬文学、哲学、科学、艺术等。佛教虽然也解释世界,但也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世界的好奇。佛教是以有情为本。有情无始以来,沉溺在生死苦海中,存在种种困惑,种种烦恼,种种痛苦。佛陀的出世,施设种种教法,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有情问题,希望有情开发般若智慧、断烦恼、证真实、解脱生死痛苦、成就无上菩提。

    佛法是为解决人生的大事,相反与解决人生痛苦无关的问题,都不是佛陀所关心的。当时印度人非常好思维,对世界充满着迷茫和好奇,他们比较关心的有十四个问题,也就是佛说的“十四无记”。所谓世界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世界有常?无常?亦有常亦无常?非有常非无常?死后有灵魂到后世去?还是无灵魂到后世去?还是亦到亦不到?非到非不到?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佛陀认为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生命、生死解脱毫无意义,讨论它没有多大价值,因此,佛陀就会采取默然不语的态度。

    在《箭喻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有位弟子来请问佛陀,关于世界有边还是无边?佛陀沉默不语,那弟子不高兴,佛陀就给他作了一个比喻说:“如果一个人被箭射伤后,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先将这箭的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清楚楚,先考查箭是从何处射来的?射箭的这个人是谁?属男属女?是胖还是瘦?家住在哪里?家中有什么人?这箭是怎么制成的?用的是什么竹?哪个山上砍下来的?箭上使用的是哪一种毒?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搞清楚后才肯去找医生治病呢?还是应该先找医生看好病养好伤,然后才去察明中箭的原因呢?如果是先调查好箭的来历才肯去医治的话,那么这样还未等你将这些情况调查明白早就死了。同样的道理,这十四个问题与我们的修行,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人生苦短,生命是有限的,应将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在修行解脱上,而不应把宝贵时间拿去思维无义的问题。

    2、佛陀说法的方式

    佛陀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很出色的教育家。与佛陀同时代的伟人,如孔子、苏格拉底,虽然都是出色的教育家,但却不好与佛陀相比。佛陀是一位具备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智慧者,他的福德、威力、神通、智慧等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佛陀说法时的种种随机应化、善巧神变等更是不可思议。一般来说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要了解一个学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接触、观察,才能了解这个学生的根机、性格、爱好等一切优缺点,然后才分析该怎么去教育他,佛陀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经过生活的接触及种种分析,因为佛陀有他心通,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属于哪一类根机的众生,该用什么

    方法去教化他,在这点上佛陀是最得心应手的,也是其他教育家所不能想象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就必须精通本行知识,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他自身对宇宙人生亲证体验的结果,完全是由他本性中的真心涌现,从他的大智慧海里泊泊流出,因此佛陀对于他的本行知识真是再精通不过了。对于一个教育家,还要有渊博的世间知识及精通各国语言,然而佛陀是一切智者,宇宙人生、天上天下他无所不知、无处不晓。佛陀不仅自己有渊博的世间知识,同时还提倡弟子们要善于五种学问,即是佛教是里所讲的“五明”,这五明是医方明、内明、工巧明、因明、声明的五种知识。第一医方明:是指医学方面的学问,佛陀要求弟子们有病能自己调理。二、内明:是指佛学专业知识。三、工巧明:是指雕刻、绘画、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四、因明:是关于演讲方面的辩论知识。五、声明:是关于各种语言方面的知识。另外作为一个教育家需要有庄严的仪表,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佛陀则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他是世界上最庄严的美男子。

    佛陀说法时,不仅语言上特别殊胜,同时在形象上也含有巨大的威德,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都是法的实践。佛陀是真理的体验者,也就是真理的化身。佛陀在一些大的法会上,还会借用各种吉祥的神通变化来摄服众生的心,比如放光、动地等等,佛陀的说法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这些都不是其它教育家所能及的。佛陀因为具备了许许多多特殊的优点,他的教化无疑是成功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说法的特点:

    (1)随机布教: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终本者契理契机的精神。这里的“契”字,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说的一切法符合真理,佛陀宣扬佛法即是宣扬宇宙人生的真理;契机,是符合众生的根机,佛陀的说法很讲究契机,佛陀观察众生的根机不同,采取各种各样的不同方式,巧妙施设了无量法门,对什么类型的众生就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法门。佛陀度众生就象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佛陀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佛陀有一个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的特点就是愚笨过人,记忆力又是非常的差,他有个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团里出家,对这个愚笨的弟弟非常的嫌弃,觉得弟弟真是给僧团丢脸,因此总想把他赶出僧团外,周利般特为此觉得很苦恼。这天他正伤心地在哭着,正好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就上前安慰他,问他哭什么,他说因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弃,佛陀说不要伤心,他们不要你我要你,说着就交给他一份工作,叫他在僧团中每天帮忙扫地,并教他念四个字,“扫尘除垢”,他确实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扫尘”两个字时,他就忘记了“除垢”二字;教他念“除垢”二字时,他又忘记了“扫尘”二字,通过教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把四个字念下来了。从那以后,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扫地,他一边扫一边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由于心念的专注,经过一段时间后,妄想渐渐少了,无明渐渐少了,于是无漏智慧光明显现出来,后来周利盘特因为天天念这四个字的关系,证得了阿罗汉果。佛陀就是这样,根据不同根机的众生,施设不同的法门。在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里,就象周利般特这样的众生都可以得度,那么还有什么样的众生不可以度化呢?

    (2)方便善巧:佛陀教化弟子并不是机械性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给弟子种种教训,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佛陀在说法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生动活泼的说服弟子们的心,这样既有说服力,又能令弟子便于接受。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弟子到街上布教,走在路上,看见路上有一张纸,这是一张是包过檀香的纸,能散发出檀香的气味,佛陀叫他的弟子把这张纸捡起来,然后叫他们去嗅一嗅,问弟子这张纸有什么气味,弟子说这张纸因为包过了檀香,所以能散发出檀香的气味,真是非常的香。走着走着,过了一段路又看见路边有条绳子,佛陀又跟他弟子说,你过去把这条绳子捡起来看看,弟

    子就过去把这条绳子捡起来,佛陀问弟子这绳子的气味怎么样,弟子说因为是一条绑过鱼的绳子,所以这绳子的味道很臭。佛陀就借助这样一个事情给弟子讲述了关于选择朋友方面的学问。佛陀说:刚才我们所见到的那张纸与那条绳子,因为那张纸包了香的东西所以纸就变香了,而那条绳子因为绑过臭的东西所以那条绳子变臭了,同样的东西,因为接触不同的外境,结果香臭截然不同,作为你们也是这样,在今后的修行道路上,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及一个好的善友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一个好的朋友你会不知不觉受他的影响而变好,相反的如果你遇上一个坏朋友,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他坏习惯的影响而渐渐变坏,因此我们修行途中,一定要注重选择善友善知识。佛陀的这种说法也就近似于中国古代的成语:“近朱则红,近墨则黑”一样的道理。

    佛经中记载有个名叫亿耳的比丘,出家之后非常精进的修行,但由于过分的

    勇猛,用功反而不能相应,于是很苦恼,很灰心的来找佛陀请教修行之道。佛陀

    问他:你在家时从事什么工作?答曰:弹琴。佛陀问:琴弦太松如何?答曰:不

    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声。佛陀又问:琴弦太紧如何?答曰:会断。佛陀说:修行

    也是这样,过于放松会懈怠,过于紧张会增加掉举。应该要避免着相,以平常心,

    不缓不急,始能与道相应。

    佛陀有一次清晨到城里说法,路上见一位叫善生的青年,朝着虚空的不同方向在不停的拜着。佛陀于是就上前问曰:年轻人!你在拜什么?善生抬头看到尊敬的佛陀在询问自己,于是马上停止礼拜,回答曰:佛陀!我生在婆罗门的家庭,我父亲生前也一直都在这样拜着,临终时把我叫到床前,嘱咐我说:儿啊!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继承我们的传统,每天清晨到野外,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的六方。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为尊重父亲的遗嘱而已。佛陀说:善生啊!我的教法中也有拜六方,而且六方都有明确的内容,东方为父母,南方为师长,西方为妻子,北方为朋友,下方为仆役,上方为宗教师,于是佛陀开示了人间的伦理,说明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应该如何的处理好父子、师弟、夫妻、朋友、主仆、信徒与宗教师的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尽那些义务,以建立家庭、社会的和谐。

    (3)权教和实教:佛初成道时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直接了当的把悟到真实的道理告诉大家,这是佛陀的直畅本怀、是属于实教,佛陀的出世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这种真实之理,但作为众生对于佛陀的无上大法,并非都能直接接受,所以佛陀针对各类众生的根基,又在实教的基础上,以权巧方便开出权教,权教者即是接引各类众生的种种善巧法门。

    佛教的大乘经典《法华经》对于佛陀一生施设的教法,何为实教?何为权教?就有明确的说明,经中以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目的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基于这样的一个标准,《法华经》提出了佛陀过去所说的教法: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所谓三乘的施设乃是权巧方便,真正学佛的道路唯有一条,那就是一乘。因此,经中说:“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4)四悉檀:根据《大智度论》里讲,佛陀说法主要根据四种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是佛陀成就众生、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下面一一介绍:

    第一种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指世界上人们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房子、桌子、国家、大海等,佛陀说法时也是这么称呼的,因为如果离开了大家共同使用的概念,佛陀就没办法给我们说法了,我们也没办法听法。我们叫茶杯,佛陀也叫茶杯,这样佛陀才便于向我们解释这个茶杯是怎么回事。佛陀告诉我们茶杯,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它是因缘的和合,没有实在性。因此,佛陀说法不离世间,随顺世间。

    第二是为人悉檀,为人悉檀是指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因为人的性格、爱好、根基有别,所以佛陀教导众生的修行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佛陀会对上根利智,慈悲心强者,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厌离心切者,说解脱道,出离三界:对贪着世间福报者,说人天因果;对依赖心强者,说他力救度法门;对独立性强者,说自觉自悟之道;对国王,说治国之道;对妇女,说为妇之道;总之,佛陀根据不同根基的众生,施设不同的教法。

    第三是对治悉檀:所谓“对治”是针对众生不同的烦恼习气。开设法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烦恼习气,修行佛法过程,无非也就是在修理这些烦恼,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一旦我们的烦恼断尽,这个佛道也就成了。但众生的烦恼无边,该如何下手呢?佛陀是位大智慧家,他针对各种众生的不同烦恼,建立相应的对治法门:比如对于嗔心重的人,佛陀就教他修慈悲观;对于散乱心比较重的人,佛陀就教他修数息观,数息观即是静下心来数自己的呼吸,从一数到十,又从十倒数到一,就这样连绵不断的数下去,心就渐渐静下来了;对于贪心重的人,佛陀就教他修不净观,因为,众生一定是由于喜欢这

    些东西,而看不破放不下才会生起贪念,有贪念就一定有挂碍,比如贪爱财物、男女等,佛陀对这种众生就教他作种种不清净的观想,很自然他就不再想要这些东西了。对于愚痴重的众生,佛陀就教他修因缘观,众生由于不了解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来自于因缘的和合,所以才会愚痴颠倒、遐想连篇,一旦了解到万法的真实相便不会再愚笨了。又有的众生对一切事物都怀着一种常恒不变的想法,并以这种想法去要求人生的一切,佛对这类众生就对他们讲无常观,所谓花开花落,时时处处者想到无常,这样就可渐渐悟到世间无常的道理了。这种针对性的说法就是对治悉檀。佛陀度众生无非就是设种种方法断除众生的种种烦恼,抵达

    解脱的境界。

    第四种是第一义悉檀,这是佛法里最真实、最究竟的法门,佛陀把他悟道的情况直接说出来,令众生能了解万法的本来实质,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这就是佛陀说法的最终目的,佛陀的出世但为显示世间的真实,众生也必须从证得真实中解脱烦恼生死。

    (5)四记答:佛陀作为一代宗教家、教育家,面对这么多众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佛陀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方式总共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是一向记:即是对于一些比较果断的问题,佛陀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佛陀,人是不是都要死的,那么佛陀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个“死”关。

    第二是分别记:分别记是指在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回答内容。比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的,是不是都已经归依三宝了,对这种问题就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应该说有的人是信佛的,有的人不信佛;有的人归依三宝了,有的人尚没有归依。对不同的问题,佛陀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这就是分别记。

    第三是反洁记: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态度。这里可用一个例子作为说明。当时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这个舅舅在当时印度外道中学术、辩才、地位等都是很权威的,他得知外甥舍利弗跟佛陀出家了,就非常的不服气,一天他来到僧团找佛陀辩论。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即是“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的这样一个命题,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佛陀,然后带走外甥舍利弗,同时也可显示他的威风。这个时候佛陀就问他“是见受否?”即是说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他无言以对,后来就走了,一路上他觉得自己已经输给了佛陀,而且输得很难堪,他想“假如我

    接受了我的观点,岂非自相矛盾了吗?如果不接受那么我又怎么能说我一切观点不接受呢?”后来这个外道就跟佛出家了。

    第四是舍置记:这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佛陀对于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一些与修行或解脱无关的问题,则采取沉默的回答方式。比如前面所说的十四无记问题,对人生、修行都没什么意义的,佛陀就用舍置记。